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65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配电箱内设置有:环境采集模块和电气状态采集模块,环境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气状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气状态采集模块包括:进线电流互感器和出线电流互感器;配电箱的电源进线端设置有进线端子依次串接进线开关、进线电流互感器、出线开关、出线电流互感器、出线端子后与负载相连;进线电流互感器和出线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在出线端子后与负载之间的线路上;PLC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设备双向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较高的的有益效果。较高的的有益效果。较高的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的
,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是重中之重,临时用电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等事故,是潜在危险较多的重大危险源之一。
[0003]对于传统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一级和二级配电箱均需上锁并由专人管理,施工人员要确保超过三小时无工作时须将电源切断,且每天开工前应通过手动试验确保漏电保护器可以正常工作。当配电箱内出现温度过高、潮湿、积水等问题,将损坏设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0004]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为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采集需要监控的设备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品与网络的连接,能够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0005]目前物联网在配电箱内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环境监控,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至远程控制设备,以实现对配电箱的监控,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箱的安全性,然而这种配电箱功能单一,仅能实现监测目的,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采用PLC控制器实现配电箱安全监控的基于物联网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环境采集模块和电气状态采集模块,所述环境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气状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气状态采集模块包括:进线电流互感器和出线电流互感器;所述配电箱的电源进线端设置有进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的一端与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相连,所述进线端子的另一端依次串接进线开关、进线电流互感器、出线开关、出线电流互感器、出线端子后与负载相连;所述进线电流互感器和出线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在出线端子后与负载之间的线路上;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设备双向通信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安全锁,所述安全锁包括控制机构和机械锁机构,所述机械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闭锁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闭锁机构动作。
[0010]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均设置在配电箱的箱体上。
[0011]优选地,所述进线开关和出线开关之间设置有无功补偿模块。
[0012]优选地,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电路、湿度传感电路和AD转换电路,所述温度传感电路的输出端、湿度传感电路的输出端均与AD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串口线电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NB-LOT模块、GPRST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
[0015]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装置,包括:云存储服务器,所述云存储服务器与外部智能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云存储服务器与配电箱通信连接,所述配电箱如上任一所述的配电箱。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及装置,所述的进线电流互感器和出线电流互感器能够实时的采集电流信号,所述的环境采集模块能够实时的采集配电箱内的温湿度信号,所述PLC控制器接收电流信号值和温湿度信号值,并将电流信号值和温湿度信号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设备相连,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配电箱内的环境数据和电气状态数据,安全性高。
[0018]2、本技术使用时,当电流信号值、或温湿度信号值异常时,PLC控制器能够接收远程控制设备发出的切断指令,并通过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1的线圈的连接,使设置在出线端子后与负载之间的线路上的常闭触点打开,切断输出电压,避免事故的发生。
[0019]3、本技术使用时,当电流信号值、或温湿度信号值异常时,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闭锁信号至安全锁的控制机构,使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进而带动闭锁机构动作,关闭箱门,避免其他非工作人员对配电箱进行的非法操作,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人员触电、设备损毁,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电气状态采集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PLC控制器和环境采集模块、报警模块、继电器K1的电路连接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报警模块的电路连接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PLC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的接口连接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环境采集模块,2为电气状态采集模块,3为PLC控制器,4为无线通信模块,5为进线端子,6为进线开关,7为出线开关,8为出线端子,9为负载,10为配电变压器, 12为安全锁,13为控制机构,14为机械锁机构,15为报警模块,16为远程控制设备,17为云存储
服务器,18为外部智能终端设备,19为无功补偿模块;
[0027]101为温度传感电路,102为湿度传感电路,103为AD转换电路;201为进线电流互感器,202为出线电流互感器,1401为驱动电机,1402为闭锁机构;1501为蜂鸣器,1502为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30]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环境采集模块(1)和电气状态采集模块(2),所述环境采集模块(1)的输入端、电气状态采集模块(2)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状态采集模块(2)包括:进线电流互感器(201)和出线电流互感器(202);所述配电箱的电源进线端设置有进线端子(5),所述进线端子(5)的一端与配电变压器(10)的低压侧相连,所述进线端子(5)的另一端依次串接进线开关(6)、进线电流互感器(201)、出线开关(7)、出线电流互感器(202)、出线端子(8)后与负载(9)相连;所述进线电流互感器(201)和出线电流互感器(202)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在出线端子(8)后与负载(9)之间的线路上;所述PLC控制器(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4)与远程控制设备(16)双向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芯片的智能施工临时用电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安全锁(12),所述安全锁(12)包括控制机构(13)和机械锁机构(14),所述机械锁机构(14)包括:驱动电机(1401)和闭锁机构(1402),所述控制机构(1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01)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机构(1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01)用于驱动闭锁机构(1402)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堃支芸蔡东海徐鹏程刘磊陈剑王海俊许为誉吴永红张以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