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48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该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包括盒体和电性组件。所述盒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电性组件包括第一负极柱、第一正极柱、第一负极板、第一正极板和第一电池。当需要锂电池单元串联时,通过盒体水平对接,组成锂电池串联电池组使用,当需要锂电池单元并联时,第一负极柱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柱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水平并联电池组,第一负极板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板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上下并联电池组,锂电池空间内可自由的连接组合成各种串并联电路,适用于各种大小形状的工作场所,锂电池使用效果更好。锂电池使用效果更好。锂电池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可根据不同使用的要求,开模锂电池外壳作成各种大小形状的电池。
[0003]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锂电池外壳缺乏连接组合结构,导致锂电池不能自由的连接组合,需要专门开模制作锂电池电池舱进行连接组合,导致成本增加,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旨在改善锂电池不便自由连接组合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包括盒体和电性组件。
[0007]所述盒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柱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柱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四支撑柱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板,所述第三插板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的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第四插板,所述第四插板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所述底板底部一侧,所述电性组件包括第一负极柱、第一正极柱、第一负极板、第一正极板和第一电池,所述第一负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一负极柱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所述第一负极柱一端,所述第一正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柱上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正极柱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四支撑柱的所述第一正极柱一端,所述第一负极板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负极柱表面,所述第一负极板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负极板上端,所述第一正极板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正极柱
表面,所述第一正极板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上端,所述第一负极板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所述第一电池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负极板和所述第一正极板之间。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内。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所述第四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内。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所述第三支撑柱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三插槽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的所述底板底部一侧设置有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板插接于所述第四插槽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柱包括负极插柱和负极插套,所述负极插柱插接于另一个所述负极插套内。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柱包括正极插柱和正极插套,所述正极插柱插接于另一个所述正极插套内。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第一负极板侧壁一侧设置有负极凸起,相邻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第一正极板侧壁一侧设置有正极凸起,所述第一电池两端设置在所述负极凸起和所述正极凸起之间。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第一负极板一侧设置负极插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池的所述第一正极板一侧设置有正极插板,所述负极插板一侧插接贴合于所述正极插板一侧。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板和所述第一正极板顶部设置有电性凸起,所述第一负极板和所述第一正极板底部设置有电性插槽,所述电性凸起插接于所述电性插槽内。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使用时,将市场通用的圆柱形锂电池放入盒体内,锂电池正负极分别卡入第一负极板和第一正极板之间,组成一个个锂电池单元,当需要锂电池单元串联时,通过第三插板插接使盒体水平对接,同时第一负极板和第一正极板插接,组成锂电池串联电池组使用,当需要锂电池单元并联时,通过第一插板插接和第二插板插接使盒体水平并排连接,同时第一负极柱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柱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水平并联电池组,也可以通过第四插板插接使盒体上下并排连接,同时第一负极板相互插接,第一正极板相互插接,组成锂电池竖直方向并联电池组,锂电池空间内可自由的连接组合成各种串并联电路,适用于各种大小形状的工作场所,降低了成本,锂电池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盒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性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水平串联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水平并联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上下并联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盒体;110-底板;111-第四插板;112-第四插槽;120-第一支撑柱;121-第一插板;122-第三插板;130-第二支撑柱;131-第一插槽;140-第三支撑柱;141-第二插板;142-第三插槽;150-第四支撑柱;151-第二插槽;200-电性组件;210-第一负极柱;211-负极插柱;212-负极插套;220-第一正极柱;221-正极插柱;222-正极插套;230-第一负极板;231-负极凸起;232-负极插板;233-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自由连接组合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0),所述盒体(100)包括底板(110)、第一支撑柱(120)、第二支撑柱(130)、第三支撑柱(140)和第四支撑柱(150),所述第一支撑柱(120)设置在所述底板(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130)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120)的所述底板(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柱(140)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120)的所述底板(110)上表面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柱(150)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140)的所述底板(110)上表面一侧,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柱(130)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20)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板(121),所述第一插板(121)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120)的所述第二支撑柱(130)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柱(150)的所述第三支撑柱(140)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板(141),所述第二插板(141)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140)的所述第四支撑柱(150)侧壁一侧,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柱(140)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20)侧壁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板(122),所述第三插板(122)插接于另一个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120)的所述第三支撑柱(140)侧壁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柱(130)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50)之间的所述底板(110)顶部一侧设置有第四插板(111),所述第四插板(111)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30)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50)之间所述底板(110)底部一侧;电性组件(200),所述电性组件(200)包括第一负极柱(210)、第一正极柱(220)、第一负极板(230)、第一正极板(240)和第一电池(250),所述第一负极柱(21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20)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30)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120)的所述第一负极柱(210)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柱(130)的所述第一负极柱(210)一端,所述第一正极柱(220)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柱(140)上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50)上端之间,相邻所述第三支撑柱(140)的所述第一正极柱(220)一端插接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四支撑柱(150)的所述第一正极柱(220)一端,所述第一负极板(230)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负极柱(210)表面,所述第一负极板(230)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负极板(230)上端,所述第一正极板(240)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正极柱(220)表面,所述第一正极板(240)下端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240)上端,所述第一负极板(230)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正极板(240),所述第一电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邹正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