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气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3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气提泵。所述间歇气提泵包括:提升管(1)、通气管(2)、内气囊(5)和外气囊(6),所述提升管(1)上下开放设置;所述内气囊(5)上端开口套设在提升管(1)之外,下端与其外壁密封固定配合;外气囊(6)下端开口套设在内气囊(5)之外,上端与其外壁密封固定配合,所述外气囊(6)的上端位于所述内气囊(5)的上端上方,所述外气囊(6)的下端位于所述内气囊(5)的下端上方;其中,所述提升管(1)在高于所述内气囊(5)的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气孔(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间歇气提泵通过内外气囊互套,形成缓冲气体空间,从而使得气提泵可以形成较大的气泡,从而达到提高提升效率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气提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歇气提泵。

技术介绍

[0002]气提是一个物理过程,原理为亨利定律密度差压力驱动物料循环。传统气提泵是利用气体在提升管内形成汽水混合液,与管外液体产生密度差,利用压差提升物质的设备。现有技术的气提泵通过形成汽水混合液来进行提升,因此受到诸多限制,提升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气提泵来提高提升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间歇气提泵,所述间歇气提泵包括:提升管、通气管、内气囊和外气囊,
[0005]所述提升管上下设置,且上端和下端开放;
[0006]所述内气囊套设在提升管之外,且其上端开口,下端与提升管的外壁密封固定配合;
[0007]外气囊套设在内气囊之外,且其下端开口,上端与提升管的外壁密封固定配合,所述外气囊的上端位于所述内气囊的上端上方,所述外气囊的下端位于所述内气囊的下端上方;
[0008]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外气囊的上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外气囊和所述内气囊中通入压力气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气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气提泵包括:提升管(1)、通气管(2)、内气囊(5)和外气囊(6),所述提升管(1)上下设置,且上端和下端开放;所述内气囊(5)套设在提升管(1)之外,且其上端开口,下端与提升管(1)的外壁密封固定配合;外气囊(6)套设在内气囊(5)之外,且其下端开口,上端与提升管(1)的外壁密封固定配合,所述外气囊(6)的上端位于所述内气囊(5)的上端上方,所述外气囊(6)的下端位于所述内气囊(5)的下端上方;所述通气管(2)与所述外气囊(6)的上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外气囊(6)和所述内气囊(5)中通入压力气体;其中,所述提升管(1)在高于所述内气囊(5)的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气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气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气提泵还包括套筒(3),所述套筒(3)套设在所述外气囊(6)之外,所述套筒(3)的上端与提升管(1)的外壁密封固定配合,所述套筒(3)的下端封闭,且在所述套筒(3)的下部设置有进泥孔(31),其中,所述套筒(3)的下端低于所述提升管(1)的下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气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孔(31)临近所述套筒(3)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套筒(3)的侧壁上,且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兵李清陈兴张勇田媛朱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联合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