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及井网布局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509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及井网布局优化方法。该判断方法包括:各产出井在进行分段储层改造时加入示踪剂;其中,每口井加入的示踪剂的种类不同;在压后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分别监测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即加入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基于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值,确定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基于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井网布局优化方法基于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得到的结论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适用于页岩油气藏水平井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能够实现立体井网布局的合理性判断,便于实时调整井网布置。便于实时调整井网布置。便于实时调整井网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及井网布局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及井网布局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页岩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美国页岩技术革命不仅打破了传统油气行业的盈利模式,而且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中国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情况下,2020年页岩气产量可以确保达到200亿方,2030年产量可以力争达到800-1000亿方,占全国总产量30%以上。页岩油在2030年能够达到500-1000万吨。作为具有“人工油气藏”特点的非常规资源,需要通过在完钻的水平井中进行分段压裂,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最大限度达到提高地质储量可动用程度的目的。通常,开发页岩油气藏需要在平面和垂直方向平行布置多口水平井(如图1所示)。根据压裂工艺和规模的不同,水力裂缝的半长范围为10-300米,因此在多口水平井进行压裂时可能出现裂缝沟通即井间沟通的情况,对产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合适的井距设置应为压裂实现临井间的水力裂缝有接触,但是在生产时油气不沟通,保证最合理的井控油气储量。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本井压裂时,临井井口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发生井间沟通,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判断沟通程度,也无法判断油气是否发生沟通。因此,合理井距的判断和井网布置是目前页岩油藏开发面临的重要难题。
[0004]CN102930345B提供了一种基于梯度算法的自适应井网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油藏资料,建立三维数字化油藏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然后建立自适应规则井网单元,生成井距和井网布置。该方法依赖于油藏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在开发中后期地质资料充足和数值模拟训练精度提高以后,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但是在开发前期其准确性值得商榷。另外,此方法虽然消除了常规产能评价方法中地层压力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但未考虑其他地质、工程因素的影响。
[0005]CN201687455U提供了一种水平井立体交错井网结构,仅适用于注水开发的常规油井井网布置优化,且需要长期的经济效益评价才能完善井网布置,不适用于非常规油田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页岩油气藏水平井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立体井网布局的合理性判断,便于实时调整井网布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008]各产出井在进行分段储层改造时加入示踪剂;其中,每口井加入的示踪剂的种类不同;
[0009]在压后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分别监测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即加入井和邻井产出
的浓度;
[0010]基于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值,确定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
[0011]基于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即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是否合理)。
[0012]在上述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中,在压后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分别监测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即加入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基于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值,确定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0013]在压后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分别监测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即加入井和邻井产出的气、油、水中的浓度,基于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气、油、水中的浓度值,确定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气、油、水中的量,进而确定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
[0014]在上述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中,优选地,当产出井为气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气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当产出井为油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油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当产出井为油气同出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油溶性示踪剂、气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
[0015]在上述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中,每口井中,可以在每一段加入不同的示踪剂,也可以每几段加入一种示踪剂、另几段加入其他种类示踪剂,也可以全井段加入相同的示踪剂。优选地,每口井每一段加入的示踪剂的种类均不同。
[0016]在上述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包括各示踪剂在邻井的产率;示踪剂在某井的产率为示踪剂在该井的产出量占其总产出量(包括其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之和)的百分比;更优选地,基于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包括:
[0017]基于各示踪剂在邻井的产率,确定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
[0018]基于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确定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其中,
[0019]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零,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大;
[0020]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零且不超过第一阀值,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合理;
[0021]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第一阀值,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小。
[0022]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本井加入的各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所述第一阀值为5%;即:
[0023]当本井加入的各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零,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大;
[0024]当本井加入的各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零且不超过5%,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合理;
[0025]当本井加入的各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5%,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小;
[0026]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本井加入的各油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所述第一阀值为5%;即:
[0027]当本井加入的各油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零,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大;
[0028]当本井加入的各油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零且不超过5%,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合理;
[0029]当本井加入的各油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5%,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小;
[0030]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本井加入的各水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所述第一阀值为10%;即:
[0031]当本井加入的各水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零,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大;
[0032]当本井加入的各水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零且不超过10%,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合理;
[0033]当本井加入的各水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10%,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小;
[0034]其中,基于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确定本井与该临井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网布局合理性判断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各产出井在进行分段储层改造时加入示踪剂;其中,每口井加入的示踪剂的种类不同;在压后排采和生产过程中分别监测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即加入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基于不同种类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产出的浓度值,确定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基于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当产出井为气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气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当产出井为油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油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当产出井为油气同出井时,该井加入的示踪剂包括油溶性示踪剂、气溶性示踪剂和可选择的水溶性示踪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每口井每一段加入的示踪剂的种类均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包括各示踪剂在邻井的产率;示踪剂在某井的产率为示踪剂在该井的产出量占其总产出量的百分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基于各示踪剂在本井和邻井的产出量对比值,确定本井与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包括:基于各示踪剂在邻井的产率,确定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基于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确定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其中,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零,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大;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零且不超过第一阀值,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合理;当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大于第一阀值,则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过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基于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确定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为:基于本井加入的油溶性示踪剂和/或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确定本井与该临井间的井距的合理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本井加入的各气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所述第一阀值为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本井加入的各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为本井加入的各油溶性示踪剂在某临井的产率的平均值,所述第一阀值为5%。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本井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有王萌陈志勇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