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种3D打印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种牙过程中,通常采用骨粉填充牙槽缺损部位,而传统的骨粉填充具有如下缺陷:1.成本高;2.骨粉的形态保持差,不容易控制新生牙槽骨的形成区域,而且由于骨粉的不定型特性,后续缝合后骨粉在受到不期望的挤压时可能有缝合部位溢出而造成骨粉流失,最终导致填充效果降低;3.形成新牙槽骨高度不足,基于骨粉本身的形态保持性不佳、支撑力不足,以及缝合面术后的萎缩等不稳定性,导致最终形成的填充区往往不能达到所期望的高度,最终影响种牙的稳固性和美观性;4.对病人特定的牙槽骨缺损不具有针对性,很难针对特定个体进行有针对的缺损面修复,达到的整形美容效果不佳。
[0003]针对上述不足,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3D打印增值材料作为牙槽缺损部补块的技术改进方式,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牙槽骨补块,能够针对不同病人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补块。而现有的3D量补块往往通过从材料的优化来改善补块的修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如下结构:增量支架主体,填充于牙槽骨缺损部位,并具有由复合高分子材料通过3D打印形成的三维多孔结构;力学挡板,包裹于所述增量支架主体外,并具有复原牙槽骨缺损面的仿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支架主体具有靠近牙髓的第一区域,远离牙髓的第二区域,以及围绕包覆于第二区域外侧的第三区域,其中,上述三个区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孔直径分别为R1,R2以及R3,且满足R1≥R2>R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孔直径R1不小于0.4mm,所述第二区域的孔直径R2为0.2mm-0.5mm,所述第三区域的孔直径R3不大于0.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孔道呈三角形孔,孔直径为三角形内切圆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纵向延伸长度L1与所述第二区域纵向延伸长度L2的比例优选L1:L2=1:3-1:8,所述第三区域厚度不大于1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牙槽骨增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分子材料为PCL(聚己内酯)-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TC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东旭,杨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