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聪聪专利>正文

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05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壳体;螺纹筒远离丝杆一端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与第一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螺纹筒靠近丝杆一端外壁套设有第三限位环;第三限位环与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槽。有益效果:能够利用负压将肿瘤部位吸入第一壳体内,能够定点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从而能够对肿瘤部位周边的健康组织进行防辐射防护,而且能够根据肿瘤部位的大小对吸入部位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肿瘤的放射治疗,而且操作简单,无需对肿瘤部分进行夹持从而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成疼痛感。成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妇科放射治疗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0003]当前妇科肿瘤腔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腔内放射治疗,特别是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放射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一直是严重诟病,所以为避免病变组织周围的健康组织不受到损伤,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放射治疗防护装置的防护功能,现有的防护装置通常采用对肿瘤部位进行夹持,是肿瘤部位凸出,然后手动控制施源器对肿瘤部位进行定点放射治疗,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被夹持部分会产生较大的疼痛感,造成患者不适。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呈空心筒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固定设有导向头(3);所述导向头(3)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导向头(3)一端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下设有第三壳体(5),所述第三壳体(5)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5)靠近所述通孔(4)一端开设有矩形口(6),所述矩形口(6)内滑动设有活动板(7),所述第三壳体(5)远离所述矩形口(6)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固定板(8);所述活动板(7)远离所述第三壳体(5)一端上设有导向装置,所述活动板(7)远离所述第三壳体(5)一端下设有驱动装置;
[0007]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9)和滑块(10),所述导向板(9)中部开设有滑腔(11),所述导向板(9)下端开设有穿槽(12),所述滑腔(11)内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两端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两侧内壁均固定嵌设有第一轴承(14),位于同一个所述凹槽(13)内的第一轴承(14)之间均安装有导向轮(15);所述滑块(10)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上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内均滑动设有第一钢珠(18);所述滑块(10)的四个角下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下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第二滑槽(20)内均滑动设有
第二钢珠(21);所述滑块(10)下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2)贯穿所述穿槽(12)与所述活动固定连接;
[000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23)和螺纹筒(24),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固定嵌设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固定设有丝杆(23);所述丝杆(23)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2)内且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4),所述丝杆(23)远离所述螺纹筒(24)一端固定设有旋钮(25),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固定嵌设有第一限位环(26),所述螺纹筒(24)上下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凸起(27);所述第一限位环(26)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7)相匹配的限位槽(28),所述螺纹筒(24)远离所述丝杆(23)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29)与所述活动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5)下端连接有抽气管(30),所述抽气管(30)远离所述第三壳体(5)一端连接有第一接头(31),所述第一接头(31)内插接有第二接头(32),所述第二接头(32)远离所述第一接头(31)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有微型气泵(33);所述抽气管(30)靠近所述第一接头(31)一端中部安装有阀门(34),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2)、所述第三壳体(5)、所述活动板(7)和所述固定板(8)均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壳体(2)上端内壁固定设有锂电池(35),所述第二壳体(2)下端内壁固定设有处理器(36),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内壁固定设有施源器(37)、照明灯(38)和摄像头(39),所述第三壳体(5)一侧固定嵌设有气压传感器(40);所述第二壳体(2)外壁固定设有显示屏(41)、电源开关(42)、照明开关(43)、摄像开关(44)和施源开关(45),所述锂电池(35)、所述气压传感器(40)、所述施源器(37)、所述照明灯(38)、所述摄像头(39)、所述显示屏(41)、所述电源开关(42)、所述照明开关(43),所述摄像开关(44)和所述施源开关(45)均与所述处理器(3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导向头(3)外壁固定套设有润滑防护套(46);
[0009]所述螺纹筒(24)远离所述丝杆(23)一端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环(48),所述第二限位环(48)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24)靠近所述丝杆(23)一端外壁套设有第三限位环(54);所述第三限位环(54)与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48)和所述第三限位环(54)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7)相匹配的限位槽(28)。
[0010]在本案中,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固定嵌设有USB接口(49),所述USB接口(49)与所述处理器(36)电性连接。
[0011]在本案中,所述处理器(36)上电性连接有电量检测模块(50)。
[0012]在本案中,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外壁固定套设有防滑橡胶套(51)。
[0013]在本案中,所述第三壳体(5)一侧壁开设有第一线孔(52),且所述第一线孔(52)内通过密封胶与导线密封,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开设有第二线孔(53),所述第二线孔(53)内固定设有护线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利用负压将肿瘤部位吸入第一壳体内,能够定点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从而能够对肿瘤部位周边的健康组织进行防辐射防护,而且能够根据肿瘤部位的大小对吸入部位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肿瘤的放射治疗,而且操作简单,无需对肿瘤部分进行夹持从而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妇科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肿瘤腔内放射治疗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呈空心筒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固定设有导向头(3);所述导向头(3)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导向头(3)一端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下设有第三壳体(5),所述第三壳体(5)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5)靠近所述通孔(4)一端开设有矩形口(6),所述矩形口(6)内滑动设有活动板(7),所述第三壳体(5)远离所述矩形口(6)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固定板(8);所述活动板(7)远离所述第三壳体(5)一端上设有导向装置,所述活动板(7)远离所述第三壳体(5)一端下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9)和滑块(10),所述导向板(9)中部开设有滑腔(11),所述导向板(9)下端开设有穿槽(12),所述滑腔(11)内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两端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两侧内壁均固定嵌设有第一轴承(14),位于同一个所述凹槽(13)内的第一轴承(14)之间均安装有导向轮(15);所述滑块(10)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上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一滑槽(17)内均滑动设有第一钢珠(18);所述滑块(10)的四个角下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19),所述第二固定块(19)下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第二滑槽(20)内均滑动设有第二钢珠(21);所述滑块(10)下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2)贯穿所述穿槽(12)与所述活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23)和螺纹筒(24),所述第二壳体(2)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固定嵌设有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固定设有丝杆(23);所述丝杆(23)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2)内且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4),所述丝杆(23)远离所述螺纹筒(24)一端固定设有旋钮(25),所述第一壳体(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一端固定嵌设有第一限位环(26),所述螺纹筒(24)上下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凸起(27);所述第一限位环(26)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27)相匹配的限位槽(28),所述螺纹筒(24)远离所述丝杆(23)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29)与所述活动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5)下端连接有抽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聪聪万金良郭宝照
申请(专利权)人:孙聪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