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保相专利>正文

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97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字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针对现有技术中在种植初期容易将幼苗的护根土泡软化导致固持效果变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承载板本体,所述承载板本体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均插接有固定管托,所述固定管托的顶端管口处固定有外径大于安装孔直径的防滑板,所述固定管托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有环形底板,且环形底板的下表面开有呈环形结构的咬合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使用时当幼苗刚被投入到固定管托中生长的时候由于重量轻根系不发达不会将移动托板顶开,此时环形底板的上表面呈现干固状态,因此包裹在根部外围的护根土不会长期被水泡松软,有利于保持幼苗保持竖立状态。持竖立状态。持竖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520914565.0公开的一种用于室外养殖池塘水体修复的水稻浮床装置,所述的水稻浮床装置包括:浮床骨架,所述的浮床骨架上固定有浮垫,四周挂有载重物;所述的浮垫上有凹槽,凹槽底部中间有透水口;所述的浮垫底部有防鱼网;其中所述的凹槽在秧苗插入后以海绵充塞凹槽固定住秧苗。本技术通过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水稻;但是该装置中的幼苗种植坑的底部与水直接接触,容易很快将护根土泡软化降低对幼苗的固定效果,在幼苗的初期容易被风吹倒,因此就需要一种抗风效果好的新型培植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种植初期容易将幼苗的护根土泡软化导致固持效果变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所述承载板本体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均插接有固定管托,所述固定管托的顶端管口处固定有外径大于安装孔直径的防滑板,所述固定管托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有环形底板,且环形底板的下表面开有呈环形结构的咬合槽,所述固定管托的圆周外壁靠近环形底板的下方固定有弹簧挡圈,且弹簧挡圈上表面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有移动托板,移动托板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开有密封圈卡槽,且密封圈卡槽内卡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直径大于环形底板内圈的直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托板的下表面开有与压缩弹簧顶端直径相适配的柱形沉槽,且压缩弹簧顶端的直径小于底端的直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滑板的顶端固定有扩口板,扩口板的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锥形桶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扩口板处开有与安装孔同圆心的环形沉槽,且环形沉槽内放置有农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本体的下表面靠近相邻的两个固定管托之间均开有暗槽,且暗槽内固定有折叠气囊,且折叠气囊的顶端插接有通气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处设置有单向阀,且流经单向阀的
气体由下而上,且暗槽的槽底开有与通气管外径相适配的插孔,且承载板本体的上表面靠近插孔的顶端固定有保护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板本体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还固定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矩形安装孔,且矩形安装孔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有弧形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矩形安装孔另外两侧内壁靠近弧形槽的两端均开有插孔,且矩形安装孔的中间转动连接有互相咬合的橡胶板,橡胶板远离交界处的两侧均预留有与插孔相适配的凸杆。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矩形安装孔开口处靠近顶端固定有等距离互相平行的横杆。
[0014]综上所述,本方案中的有益效果为:1.该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通过设置在压缩弹簧顶端的移动托板并紧紧与环形底板的下表面抵触,可以在使用时当幼苗刚被投入到固定管托中生长的时候由于重量轻根系不发达不会将移动托板顶开,此时环形底板的上表面呈现干固状态,因此包裹在根部外围的护根土不会长期被水泡松软,有利于保持幼苗保持竖立状态;2.该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通过设置直径小于弹簧挡圈内壁经的移动托板,可以在移动托板被顶开之后让弹簧挡圈上下的空间连通在一起,避免移动托板将弹簧挡圈的中间孔堵住;3.该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通过设置的扩口板和装农药的环形沉槽,能够在使用不仅可以进行雨水收集而且能够避免一般的爬行小虫子爬入固定管托的内部对幼苗进产生伤害,有效的保护了幼苗;4.该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通过设置在矩形孔中互相咬合的橡胶板,可以在使用时当顶端的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对底部咬合的橡胶板产生挤压,此时由于互相咬合橡胶板有一定分开空间,此时两个橡胶板之间的缝隙就会被顶开,根系即可伸入到橡胶板的下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图1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出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承载板本体、2固定管托、3环形底板、301咬合槽、4弹簧挡圈、5压缩弹簧、6柱形沉槽、7移动托板、8密封圈、9幼苗护根土、10折叠气囊、11通气管、12单向阀、13保护罩、14暗槽、15安装孔、16防滑板、17扩口板、18环形沉槽、19固定盘、1901矩形安装孔、1902横杆、1903弧形槽、20橡胶板、2001连接突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1,承载板本体1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15,且安装孔15中均插接有固定管托2,固定管托2的顶端管口处固定有外径大于安装孔15直径的防滑板16,固定管托2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有环形底板3,且环形底板3的下表面开有呈环形结构的咬合槽301,固定管托2的圆周外壁靠近环形底板3的下方固定有弹簧挡圈4,且弹簧挡圈4上表面固定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的顶端固定有移动托板7,移动托板7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开有密封圈卡槽,且密封圈卡槽内卡接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直径大于环形底板3内圈的直径,从而可以在使用时当幼苗刚被投入到固定管托2中生长的时候由于重量轻根系不发达不会将移动托板7顶开,此时环形底板3的上表面呈现干固状态,因此包裹在根部外围的护根土不会长期被水泡松软,有利于保持幼苗保持竖立状态。
[0020]本专利技术中,移动托板7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1),所述承载板本体(1)的上表面中部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15),且安装孔(15)中均插接有固定管托(2),所述固定管托(2)的顶端管口处固定有外径大于安装孔(15)直径的防滑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托(2)的圆周内壁靠近底端固定有环形底板(3),且环形底板(3)的下表面开有呈环形结构的咬合槽(301),所述固定管托(2)的圆周外壁靠近环形底板(3)的下方固定有弹簧挡圈(4),且弹簧挡圈(4)上表面固定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顶端固定有移动托板(7),移动托板(7)的上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开有密封圈卡槽,且密封圈卡槽内卡接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直径大于环形底板(3)内圈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板(7)的下表面开有与压缩弹簧(5)顶端直径相适配的柱形沉槽(6),且压缩弹簧(5)顶端的直径小于底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16)的顶端固定有扩口板(17),扩口板(17)的整体呈开口向上的锥形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水稻种植用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扩口板(17)处开有与安装孔同圆心的环形沉槽(18),且环形沉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保相
申请(专利权)人:牛保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