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495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包括认证服务器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网络信号标识模块、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用户是被服务器主体模块、服务器制备用户模块,其特征在于,用户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入端、网络信号标识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出端与认证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认证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服务主体的输入端连接,该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更加方便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可为更深层次的智能场景提供基础的识别信息作为辅助,从而拓展更多的智能场景,开拓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移动互联网智能场景,过多的依赖二维码以及其他近场通讯等识别硬件,这限制了实际的智能场景的运用,同时被动性识别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现阶段在扫码支付的环节中,用户识别商户付款的入口都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取指定参数的二维码,进行付款操作,而如果要优化体验流程需要借助例如NFC或人脸识别等智能硬件的支撑,这不利于智能场景的优化普及,同时在整个使用移动互联网场景中,都仅仅只是体现在用户去识别线下服务主体的单向过程,如果让服务主体识别用户大部分都是通过用户自主提供信息,这样传统的过程,例如用户在简单环境下购票进场的过程中,都是以出示订单中心的二维码或者订单编号进场,通过本专利技术就可以通过在用户识别出服务主体后,在反向将当前用户的信息推送给服务主体,同时核销该用户的订单详情,做到快速检票通过,减少用户端的操作流程与服务主体的核销过程。由于一般的移动互联网识别过程,依赖以服务主体提供的二维码、人脸识别或者需要双方都用对应的识别硬件设备,而且无法让服务主体在用户未主动识别的情况下,获取当前用户的信息,在操作体验上和服务过程都相对繁琐,同时基于硬件成本的限制上,无法开展更多的智能场景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系统,包括认证服务器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网络信号标识模块、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用户是被服务器主体模块、服务器制备用户模块,用户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入端、网络信号标识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出端与认证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认证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服务主体的输入端连接。
[0005]优选的,包括用户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获取服务主体发射的网络信号特征标识步骤,根据此标识通过服务器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唯一认证的主体信息,并快速精准提供该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并且在用户识别的过程中,让服务主体识别出用户信息,快速确认与提供服务。
[0006]优选的,所述服务主体网络信号标识可以是WIFI、5G、AP或者是其他可被移动端识别出的网络发射装置,其标识不仅可用网络信号的名称标识,亦可是发射设备的物理地址等其他识别标识,此标识与服务主体所注册认证的标识是独立唯一性的标识。
[0007]优选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式设备等
带有网络识别功能的智能硬件。
[0008]优选的,服务主体包括实际运营的商业主体或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线下智能服务设备、无人服务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服务设备。
[0009]优选的,服务主体在服务器预先通过主体信息认证的,并且通过服务器生成唯一性质的标识,此标识绑定了当前服务主体的服务信息,再通过设备设定对外提供网络识别标识。
[0010]优选的,用户根据特征标识获取服务主体的标识信息从而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
[0011]优选的用户端的主体信息可以是在各个应用平台中的用户所创建的个人平台信息,以其作为服务主体识别用户的主体信息其所关联的服务器亦可为第三方平台。
[0012]优选的,提供双向识别的过程可依赖网络信号强度作为服务主体的选取条件,同时此识别结果并非是最终结果亦可将此结果作为更深层次的智能场景提供基础的识别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如快捷用户确认,从而拓展更多的智能场景,开拓新的市场需求。
[0013]优选的,用户使用获得的服务主体的主体信息,并获得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入口,此服务入口可以是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服务主体所创建的具体服务内容。
[0014]优选的,在用户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信息的过程中,同时在服务器上服务主体被推送当前网络识别环境中的用户信息,并且根据当前服务主体在用户活动的对应网络平台中,获取当前用户在该平台的活动信息以提供所需的服务。
[0015]优选的,服务主体感知用户的过程不一定是在用户主动触发的前体下,亦是用户特定的服务场景中,在用户识别的过程中被推送到出用户的特定信息。
[0016]优选的,用户识别服务主体是方便用户获取唯一认证服务主体的服务内容,但用户被识别的过程,是根据用户在各个平台上的活动在具体场景中被服务主体识别出。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用户移动设备中内置的如WIFI等网络连接功能获取服务主体设定的唯一认证加密信息,并以此信息作为唯一标识,通过服务器获取服务主体信息最终达到让用户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的信息,同时通过用户识别的过程让服务主体感知当前用户,并且为当前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突破了硬件识别的成本限制跟便捷性,让识别系统通过简单方便的实施方式即大大提高识别的便捷性同时实现进一步的智能化,并且提供了反向识别的解决方案,拓展了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更加方便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可为更深层次的智能场景提供基础的识别信息作为辅助,从而拓展更多的智能场景,开拓新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的用户识别服务器主体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的服务器主体识别用户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2,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系统,包括认证服务器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网络信号标识模块、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用户是被服务器主体模块、服务器制备用户模块,用户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入端、网络信号标识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出端与认证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认证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服务主体的输入端连接。
[0021]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包括用户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获取服务主体发射的网络信号特征标识步骤,根据此标识通过服务器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唯一认证的主体信息,并快速精准提供该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并且在用户识别的过程中,让服务主体识别出用户信息,快速确认与提供服务。
[0022]所述服务主体网络信号标识可以是WIFI、5G、AP或者是其他可被移动端识别出的网络发射装置,其标识不仅可用网络信号的名称标识,亦可是发射设备的物理地址等其他识别标识,此标识与服务主体所注册认证的标识是独立唯一性的标识。
[0023]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系统,包括认证服务器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网络信号标识模块、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用户是被服务器主体模块、服务器制备用户模块,其特征在于,用户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入端、网络信号标识模块、服务主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获取唯一标识模块的输出端与认证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认证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服务主体的输入端连接。2.一种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获取服务主体发射的网络信号特征标识步骤,根据此标识通过服务器识别出当前服务主体唯一认证的主体信息,并快速精准提供该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并且在用户识别的过程中,让服务主体识别出用户信息,快速确认与提供服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主体网络信号标识可以是WIFI、5G、AP或者是其他可被移动端识别出的网络发射装置,其标识不仅可用网络信号的名称标识,亦可是发射设备的物理地址等其他识别标识,此标识与服务主体所注册认证的标识是独立唯一性的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式设备等带有网络识别功能的智能硬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主体包括实际运营的商业主体或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线下智能服务设备、无人服务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服务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标识的双向识别解决方案与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主体在服务器预先通过主体信息认证的,并且通过服务器生成唯一性质的标识,此标识绑定了当前服务主体的服务信息,再通过设备设定对外提供网络识别标识。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渡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森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