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42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解决了降低试验成本、节省工装制作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接触件和传输体,接触件用于与连接器对插,传输体用于信号的传输,接触件与传输体通过焊接成一体,所述传输体材料密度小于接触件的材料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廉、试验方便、易于制作等优点。易于制作等优点。易于制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天线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联网应用需求,传统的互联网布网形式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了不足,而基于卫星通信的新一代互联网思路即是将原来的地面基站布局于地球低轨道上。承载于低轨卫星上的天线载荷通常采用十字交叉振子天线,该类型天线具有自相移实现圆极化、圆极化特性好、宽波束、宽频带、增益高(相比于微带天线)、馈电简单、结构可靠性高等特点。由于其特殊的应用环境,重量指标直接影响着卫星的发射成本和运营成本。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重量指标却一直未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十字交叉振子天线整体重量,实现十字交叉振子天线轻量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包括接触件和传输体,接触件用于与连接器对插,传输体用于信号的传输,接触件与传输体通过焊接成一体,所述传输体材料密度小于接触件的材料密度。
[0006]传统的十字交叉振子天线中,由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需要满足可多次拔插,故对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的材料使用一般都是选用强度高、耐磨性和弹性都比较良好的材料,但是需要拔插的部分仅仅是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尾端部分,即与连接器对插的地方,故对于其他地方也使用同种材料则显得没有必要,反而还会造成十字交叉振子天线整体重量增加。
[0007]本专利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将传统的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分为两部分并进行组装,接触件用于与外部连接器对插,所以接触件的材料需要选用强度高、耐磨性和弹性都比较良好的材料,而传输体只需对信号进行传输,故对于传输体的材料可在导电性能优良的前提下选取密度较小的材料,例采用密度约为2.75g/cm3的铝合金,相比于同等形状的铍青铜,质量仅约为铍青铜的33%,在铝合金表面进行镀银处理以增加传输体的电导率,从而大大减小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整体重量,优化重量指标,继而有效的减少其他设备的运行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材料为铍青铜或黄铜,所述传输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镁合金;铍青铜本身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特别适合制作插孔,而黄铜则更加适合制作插针,在使用黄铜或铍青铜作为接触件的材料时,可在表面镀金,保证电器性能和提高防腐能力。
[0009]优选的,所述接触件外表面镀金。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输体为一端封口的空心柱体,传输体外表面镀银,接触件与传输
体封口的一端焊接;传输体空心柱体的设置,进一步减轻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重量,同时节省材料的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传输体封口的一端端面沿自身轴线方向向外延伸出配合轴,所述接触件上一端开有与配合轴对应的配合孔;提升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焊接处的抗剪能力,提高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内导体的稳定性,保证电气导电性能。
[0012]优选的,所述接触件上沿配合孔的一个径向方向开有焊锡孔,焊锡孔与配合孔连通,所述配合轴上开有与焊锡孔对应的环形焊锡槽;进一步提高接触件和传输体的连接强度,防止传输体配合轴在接触件配合孔中发生松动而影响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信号传输性能,保证馈电稳定。
[0013]优选的,所述接触件上远离传输体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器适配的插孔或插针;根据连接器的连接端设置对应的插孔或插针。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传输体材料比接触件材料的密度更小,实现了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整体重量的降低,减少设备运行成本,特别是针对于卫星类的对于重量指标非常严格的设备,大大减少了卫星发射成本和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的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的传输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2]1-传输体,2-接触件,3-配合轴,4-焊锡槽,5-配合孔,6-焊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包括接触件2和传输体1,接触件2用于与连接器对插,传输体1用于信号的传输,接触件2与传输体1通过焊接成一体,所述传输体1为外表面镀银的铝合金柱体。
[0026]使用时,传输体1与天线的其他部分连接用于十字交叉振子中的信号的中间传输,而接触件2与连接器对插作为整个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中,传输体1所使用的材料为密度比较小的且有比较良好导电率的铝合金,再将传输体1与接触件2进行焊接,与传统的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输体1的材料替换为密度更小的铝合金,通过减小内导体的质量从而减小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总重量,实现了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
轻量化。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化,具体的,传输体1呈桶状,传输体1封口的一端端面沿自身轴线向外延伸出配合轴3,配合轴3上沿配合轴3的周向方向开有环形的焊锡槽4;接触件2沿自身轴线开有与配合轴3对应的配合孔5,接触件2沿自身径向开有焊锡孔6,焊锡孔6与配合孔5联通且与焊锡槽4对应,接触件2材料为铍青铜或黄铜;接触件2上远离传输体1一端设有与其他连接器连接端相适配的插孔或插针。
[0029]配合轴3与配合孔5的设置使传输体1和接触件2的接触面积增大,即电流导通截面增大,保证传输体1与接触件2电气连接的稳定性,焊锡槽4与焊锡孔6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传输体1和接触件2的进一步焊接,加强传输体1和接触件2的连接强度,加之配合轴3与配合孔5的设置,提高内导体的抗剪能力,由于接触件2需要拔插,故接触件2作为插孔时材料的选用为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的铍青铜,接触件2作为插针时,可选用黄铜作为接触件2的材料,铍青铜或黄铜表面进行镀金保证电器性能和提高防腐蚀能力。
[003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件(2)和传输体(1),接触件(2)用于与连接器对插,传输体(1)用于信号的传输,接触件(2)与传输体(1)通过焊接成一体,所述传输体(1)材料密度小于接触件(2)的材料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材料为铍青铜或黄铜;所述传输体(1)的材料为铝合金或镁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外表面镀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十字交叉振子天线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体(1)为一端封口的空心柱体,传输体(1)外表面镀银,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张仁敏王瀚林杜允付才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