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40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包括井道、设置于井道内的轿厢、设置于井道上的若干个层门开口以及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门框、一侧边铰接于门框上另一侧边为活动边的门板以及设置于门框和门板之间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门板包括固定板以及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内部的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门框铰接,所述活动板上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顶部设有固定插接板,所述门框上对应于固定插接板的位置处设有插孔,所述固定插接板插接于插孔内,所述活动板顶端与门框顶部内侧壁之间设有滑动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少电梯层门前预留空间,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市场化的推广应用。市场化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用具,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电梯不仅应用于公共场所,私人住宅内安装电梯的越来越多,应用于公共场所电梯上的层门一般都采用平移中分两扇门和平移旁开两扇门,采用这两种层门类型对电梯井道尺寸要求比较大因此无法满足私人住宅内安装电梯的要求。对此,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私人住宅的电梯的层门一般都采用平开门设置,以减少对电梯井道尺寸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大多数的私家住宅所使用的平开门在打开时都是采用向外打开的方式,由此使得在电梯安装时需要在层门前预留较大的空间以便于平开门向外打开,由此便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少电梯层门前预留空间的无对重平开门电梯。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包括井道、设置于井道内的轿厢、设置于井道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层门开口以及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门框、一侧边铰接于门框上另一侧边为活动边的门板以及设置于门框和门板之间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门板包括固定板以及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内部的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门框铰接,所述活动板上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顶部设有固定插接板,所述门框上对应于固定插接板的位置处设有和固定插接板相适配的插孔,所述固定插接板插接于插孔内,所述活动板顶端与门框顶部内侧壁之间设有滑动驱动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门框顶部内侧壁上的丝杆传动机构、滑动设置于门框顶部内侧壁上的驱动滑块,所述丝杆传动机构与驱动滑块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滑块的底端向下延伸至与固定板对应,所述驱动滑块的延伸端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上对应于驱动滑块底端的位置处设有预留缺口,所述活动板上对应于预留缺口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和通孔结构相适配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插接于通孔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低端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卡接有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端和容纳槽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定位块的低端靠近通孔的一侧设有导入斜面,所述预留缺口内对应于定位块的位置处设有和定位块结构相适配的定位槽。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中门板采用固定板以及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内的活动
板的设置方式,在层门打开时先通过滑动驱动组件将活动板向固定板的方向滑动,从而减少整个门板的宽度,然后再通过启闭驱动电机组件打开门板,从而减少门板打开时的占地空间,再制造时便能够减少电梯层门前预留空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层门闭合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活动板插接于固定板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中A=A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0014]图5为图3中连接块脱离通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符号说明:
[0016]井道1,门框2,固定板3,活动板4,固定插接板5,丝杆传动机构6,驱动滑块7,通孔8,预留缺口9,连接块10,容纳槽11,定位块12,弹簧13,定位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包括井道1、设置于井道1内的轿厢、设置于井道1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层门开口以及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层门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井道1以及电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井道和无对重的轿厢,且本技术的改进点并未涉及井道以及轿厢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因此关于井道以及轿厢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便不再赘述;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门框2、一侧边铰接于门框2上另一侧边为活动边的门板以及设置于门框2和门板之间用于打开和闭合门板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打开和闭合门板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采用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且本技术的改进点并未涉及启闭驱动电机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因此对于启闭驱动电机组件的具体结构、连接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便不再赘述;
[0019]所述门板包括固定板3以及滑动插接于固定板3内部的活动板4,即所述固定板3上靠近活动板4的一侧设有和活动板4结构相适配的滑动通槽,所述活动板4滑动卡接于滑动通槽内,且所述活动板4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的与固定板3的上端、下端齐平,安装时,所述固定板3上远离活动板4的一侧与门框2活动铰接,所述活动板4上远离固定板3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活动板4一体成型的固定插接板5,所述门框2上对应于固定插接板5的位置处设有和固定插接板5相适配的插孔(图中未示出),使用时,当门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固定插接板5插接于插孔内,所述活动板4顶端与门框2顶部内侧壁之间设有用于推动活动板4相对于固定板3滑动的滑动驱动组件;
[002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门框2顶部内侧壁上的丝杆传动机构6、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方式滑动卡接于门框2顶部内侧壁上的驱动滑块7,所述丝杆传动机构6与驱动滑块7传动连接用于带动驱动滑块7相对于门框2滑动,具体的,所述丝杆传动机构6包括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于门框2上的丝杆、固定于
门框2上且于丝杆一端传动连接的电机以及固定于驱动滑块7上靠近丝杆一端且与丝杆通过螺纹传动连接的丝杆螺母;在安装时,所述电机与电梯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滑块7的底端向下延伸至预留固定板3对应,所述驱动滑块7的延伸端上设有通孔8,所述固定板3上对应于驱动滑块7底端的位置处设有预留缺口9,所述活动板4上对应于预留缺口9的位置处固定设有和通孔8结构相适配的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插接于通孔8内,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所述连接板10上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端部可设置有便于连接板10插接于通孔8内的倒角;
[0021]所述连接块10的底端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滑动卡接有一个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的顶端和容纳槽11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定位块12的底端靠近通孔8的一侧设有导入斜面,当所述连接块10插接于通孔8内时所述定位块12被压入容纳槽11内,所述预留缺口9内对应于定位块12的位置处设有和定位块12结构相适配的定位槽14,当所述连接块10脱离通孔8后,所述定位块12的底端在弹簧13的作用下延伸出容纳槽11外并卡接于定位槽14内,以达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在门板向外打开时活动板4滑出固定板3外部。
[0022]本技术使用过程简述如下: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包括井道(1)、设置于井道(1)内的轿厢、设置于井道(1)一侧面上的若干个层门开口以及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层门机构,所述层门机构包括固定于层门开口上的门框(2)、一侧边铰接于门框(2)上另一侧边为活动边的门板以及设置于门框(2)和门板之间的启闭驱动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包括固定板(3)以及滑动插接于固定板(3)内部的活动板(4),所述固定板(3)上远离活动板(4)的一侧与门框(2)铰接,所述活动板(4)上远离固定板(3)的一侧顶部设有固定插接板(5),所述门框(2)上对应于固定插接板(5)的位置处设有和固定插接板(5)相适配的插孔,所述固定插接板(5)插接于插孔内,所述活动板(4)顶端与门框(2)顶部内侧壁之间设有滑动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对重平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门框(2)顶部内侧壁上的丝杆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平郭勇陈鹤松唐旭辉方建峰陈禹豪吴昌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