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居盛文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2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电缆线芯和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挤包有电缆线芯,所述填充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包覆有金属编织网,且金属编织网的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挤包有膨胀橡胶层,且膨胀橡胶层的内部以金属编织网为圆心等间距分布有膨胀孔,所述膨胀橡胶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挤包有内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套设有橡胶膨胀筒,橡胶膨胀筒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依次套设有第三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一吸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自降温效果好,使用方便,便于利用雨水对电缆外部和内部进行降温,提高自降温的效果,抗挤压力强。抗挤压力强。抗挤压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的涉及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而随着国家发出节能减排的号召,新能源发电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而新能源在发电时需要用到电缆对其元器件之间进行导电。
[0003]随着用电设备在线路中的不断增加,电缆所承受的电流也越来越大,其次电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电缆存在老化等现象,而现有的电缆其抗高温的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电缆的内部软化,进而发生联电的现象,其载流量也将不同程度的降低,一旦电流超出额定载流量,电缆将会发热,达到一定温度后电缆将会击穿、烧毁,严重时将导致火灾,同时现有的新能源发电有的电缆抗挤压能力较差,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其一方面通过热胀冷缩的作用推动堵头进行移动和复位,从而将排气腔内部的热空气排出,从而实现对电缆内部的自降温效果,使用方便,另一方面雨天通过雨水先对电缆外部进行降温,随后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三吸水层,并通过进水口进入导热腔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降温,提高降温的效果,并通过自然风力的吹拂,使得电缆上下左右的摆动下,使得堵头发生晃动,一会打开连接管的出口,一会打开出气口的出口,得热水汽排除,冷水汽进入,提高自降温的效果。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包括电缆线芯和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挤包有电缆线芯,所述电缆线芯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挤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包覆有金属编织网,且金属编织网的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挤包有膨胀橡胶层,且膨胀橡胶层的内部以金属编织网为圆心等间距分布有膨胀孔,所述膨胀橡胶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挤包有内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套设有橡胶膨胀筒,所述橡胶膨胀筒外侧的外护套层内部依次套设有第三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一吸水层,且第三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一吸水层的密度为递减分布,所述橡胶膨胀筒的内部以内护套层为圆心等间距开设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与第三吸水层之间皆均匀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等间距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外护套层的内部,且连接管另一端位置处的外护套层内部开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与连接管连通,所述排气腔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连接管对应位置处的
排气腔内部滑动连接有堵头,所述排气腔两侧的外护套层上皆均匀开设有吸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堵头中间为圆型两侧分别设置与和内壁间隙配合的圆柱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一吸水层是由亲水无纺布编织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电缆线芯的外侧设有由绝缘橡胶挤包而成的绝缘层。
[0012]优选的,所述吸水口的内部设有橡胶膨胀管。
[0013]3.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膨胀筒将热量传输到导热腔的内部,并对导热腔内部的空气进行升温膨胀,利用热胀冷缩的效果,对导热腔内部的空气进行升温的过程中,增加了导热腔内部的压强,从而加热后的空气从连接管和进水口位置处进行出气,而经过连接管位置处的热空气随着压强的增加,从而推动堵头进行移动,使得连接管与排气腔相连通,并将热空气排入排气腔的内部,降低导热腔内部的温度与压强,从而使堵头进行复位,阻断排气腔与连接管之间的连通,并打开排气腔与外部大气环境下连通的出气口,从而将排气腔内部的热空气排出,从而实现对电缆内部的自降温效果,使用方便。
[0015](2)本专利技术在下雨情况下,雨水滴落至电缆上从而对电缆进行降温,使得橡胶膨胀管进行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收缩,从而打开吸水口,使雨水的水汽进入外护套层沿吸水口进入外护套层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三吸水层密度的逐步的增加,从而使水汽依次经过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三吸水层并附着在第三吸水层上,并通过进水口进入导热腔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降温,提高降温的效果,同时在自然风力的吹拂,使得电缆上下左右的摆动下,使得堵头发生晃动,一会打开连接管的出口,一会打开出气口的出口,从而将导热腔内部降温后的水汽沿连接管和出气口进行排出,从而不断更换进入导热腔内部的水汽,使得热水汽排除,冷水汽进入,提高自降温的效果,使用方便。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膨胀橡胶层1进行升温,并对膨胀孔内部的气体进行升温,使得同样质量的气体,受热以后膨胀,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从而当电缆受到挤压的过程中,利用膨胀橡胶层内部膨胀的膨胀孔对电缆线芯进行保护,防止电缆内部电缆线芯挤压,从而造成电缆线芯内部断裂,使用方便。
[0017]综上,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热胀冷缩的作用推动堵头进行移动和复位,从而将排气腔内部的热空气排出,从而实现对电缆内部的自降温效果,使用方便,另一方面雨天通过雨水先对电缆外部进行降温,随后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和第三吸水层,并通过进水口进入导热腔的内部对其内部进行降温,提高降温的效果,并通过自然风力的吹拂,使得电缆上下左右的摆动下,使得堵头发生晃动,一会打开连接管的出口,一会打开出气口的出口,得热水汽排除,冷水汽进入,提高自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护套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导热腔;2、连接管;3、电缆线芯;4、内护套层;5、出气口;6、排气腔;7、填充层;8、第一吸水层;9、进水口;10、第二吸水层;11、第三吸水层;12、外护套层;13、橡胶膨胀管;14、堵头;15、吸水口;16、橡胶膨胀筒;17、膨胀孔;18、金属编织网;19、膨胀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包括电缆线芯3和外护套层12,外护套层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挤包有电缆线芯3,电缆线芯3的外侧设有由绝缘橡胶挤包而成的绝缘层,电缆线芯3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填充层7,填充层7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包覆有金属编织网18,且金属编织网18的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膨胀橡胶层19,且膨胀橡胶层19的内部以金属编织网18为圆心等间距分布有膨胀孔17,膨胀橡胶层19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内护套层4,内护套层4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套设有橡胶膨胀筒16,橡胶膨胀筒16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依次套设有第三吸水层11、第二吸水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用光伏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线芯(3)和外护套层(12),所述外护套层(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挤包有电缆线芯(3),所述电缆线芯(3)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填充层(7),所述填充层(7)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包覆有金属编织网(18),且金属编织网(18)的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膨胀橡胶层(19),且膨胀橡胶层(19)的内部以金属编织网(18)为圆心等间距分布有膨胀孔(17),所述膨胀橡胶层(19)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挤包有内护套层(4),所述内护套层(4)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套设有橡胶膨胀筒(16),所述橡胶膨胀筒(16)外侧的外护套层(12)内部依次套设有第三吸水层(11)、第二吸水层(10)和第一吸水层(8),且第三吸水层(11)、第二吸水层(10)和第一吸水层(8)的密度为递减分布,所述橡胶膨胀筒(16)的内部以内护套层(4)为圆心等间距开设有导热腔(1),所述导热腔(1)与第三吸水层(11)之间皆均匀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盛文
申请(专利权)人:居盛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