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宽部分操作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4411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小区的带宽部分(BWP)操作的适用于第一带宽部分中的用户设备(UE)的方法。方法包含:接收信令;以及根据信令决定是否从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第二带宽部分。决定是否从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第二带宽部分。决定是否从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第二带宽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带宽部分操作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用户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操作的方法及使用其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技术介绍

[0002]在LTE中,UE可被配置成具有多个服务小区,其中不同状态(例如,激活状态、去激活状态及/或休眠状态)可被配置成用于服务小区中的每一个。图1为被配置成具有多个服务小区的UE的示意图,其中服务小区包含:在激活状态下操作的初级小区(PCell)CC#0;在去激活状态下操作的次级小区(SCell)CC#1;以及在休眠状态下操作的SCell CC#2,其中服务小区受基站(例如,eNB)控制。
[0003]与旧式机制相比较,休眠状态下的SCell可迅速地激活。举例来说,与旧式机制相比较,休眠状态下的SCell的激活延迟可从34毫秒减小到8毫秒。
[0004]图2为SCell的状态转移的示意图。如果SCell(除了SCell被配置成具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以外)处于休眠状态,那么SCell可在SCell的定时器(即,dormantSCellDeactivationTimer)期满时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去激活,其中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配置的同一初始定时器值可应用于定时器的每一个实施例。
[0005]5G新无线电(NewRadio,NR)为由5G移动网络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开发的新无线电存取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在NR标准中引入BWP操作(还被称作BWP适配)的概念,所述概念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标准中并未考虑。小区可被配置成具有多个BWP,如图3中所绘示。图3为被配置成具有多个BWP的小区的示意图,其中BWP中的每一个可被配置成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带宽或副载波间隔。为了从多个BWP选择适当BWP,需要用于BWP操作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种用于服务小区的带宽部分(BWP)操作的适用于第一BWP中的用户设备(UE)的方法,包括:接收信令;以及根据信令决定是否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
[000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BWP为休眠BWP或非休眠BWP中的一个,且第二BWP为休眠BWP或非休眠BWP中的另一个。
[000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信令指示第二BWP,且第二BWP为休眠BWP或非休眠BWP中的一个。
[000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信令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其中第一BWP为休眠BWP,且信令指示第二BWP为非休眠BWP。
[00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停留在第一BWP中时,停止定时器,不监视PDCCH,执行CSI测量以及停止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传输,其中第一BWP为休眠BWP。
[001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信令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其中
第二BWP为休眠BWP;以及停止定时器,不监视PDCCH,执行CSI测量以及停止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传输。
[001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BWP为预配置BWP。
[001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信令决定是否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的步骤包括:响应于信令指示UE停留在非休眠BWP或休眠BWP中的一个中而决定不切换到第二BWP,其中第一BWP对应于非休眠BWP或休眠BWP中的一个;或响应于信令指示UE停留在非休眠BWP或休眠BWP中的一个中而决定切换到第二BWP,其中第一BWP对应于非休眠BWP或休眠BWP中的另一个。
[001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决定不切换到第二BWP而停留在第一BWP中。
[001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决定不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而停止定时器。
[0016]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切换到第二BWP。
[001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切换到第二BWP而停止定时器,其中第二BWP为休眠BWP。
[001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信令决定是否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BWP的步骤包括:响应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决定是否切换到第二BWP:进入休眠行为、定时器期满,或进入非休眠行为。
[001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从多个BWP决定第二BWP:UE的功率、第二BWP的带宽、第二BWP的副载波间隔、第二BWP的BWP标识(ID)、对应于第二BWP的CORESET ID、对应于第二BWP的搜索空间ID,或第二BWP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监视时刻。
[002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信令,其中根据所述第二信令决定第二BWP。
[002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信令包括第二BWP的BWP标识(ID),其中根据所述BWP ID决定第二BWP。
[002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信令包括对应于一或多个BWP的BWP跳变模式,其中根据所述BWP跳变模式决定第二BWP。
[002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传输包括休眠BWP的BWP标识(ID)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002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停留在休眠BWP中期间通过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参考信号或执行CSI测量来产生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002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运行BWP不活动定时器;以及响应于BWP不活动定时器期满而决定不切换到第二BWP。
[0026]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切换所述第二BWP之后接收第二信令;以及响应于第二信令开始运行定时器。
[0027]一种在第一带宽部分(BWP)中的用户设备(UE),包括处理器及收发器。处理器耦合到收发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信令;以及根据信令决定是否从第一BWP切换到第二
BWP。
[0028]为了使得本公开内容的前述特征和优点便于理解,下文详细描述附有图式的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前文总体描述以及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说明。
[0029]然而,应理解,这一概述可能不含有本公开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且因此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为限制性或限定性的。此外,本公开将包含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改。
附图说明
[0030]包含随附图式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务小区的带宽部分(BWP)操作的适用于第一带宽部分中的用户设备(UE)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信令;以及根据所述信令决定是否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第二带宽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为休眠带宽部分或非休眠带宽部分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为所述休眠带宽部分或所述非休眠带宽部分中的另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指示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且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为休眠带宽部分或非休眠带宽部分中的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信令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为休眠带宽部分,且所述信令指示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为非休眠带宽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停留在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中时,停止定时器,不监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执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以及停止所述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传输,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为休眠带宽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信令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为休眠带宽部分;以及停止定时器,不监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执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以及停止所述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传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为预配置带宽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信令决定是否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停留在非休眠带宽部分或休眠带宽部分中的一个而决定不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对应于所述非休眠带宽部分或所述休眠带宽部分中的所述一个;或响应于所述信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停留在所述非休眠带宽部分或所述休眠带宽部分中的所述一个中而决定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对应于所述非休眠带宽部分或所述休眠带宽部分中的另一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决定不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而停留在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中。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决定不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切换到所述第二带宽部分而停止定时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伟丞李建民陈仁贤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