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06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压力条件下粘度测定的操作简单、测量精确、易于自动清洗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包括密封层和恒温夹套,恒温夹套和为恒温夹套提供恒温水浴的精密恒温器设置在密封层内;在所述的恒温夹套内装有测量管、缓冲球、向下的抽液管、计时球、毛细管、液柱球、放空管和进样管,溢流缓冲球内含溢流管,液柱球包含球形罩,在计时球的上测量位和下测量位分别熔接上安装管和下安装管。所述测量管和放空管分别连接三向阀,并通过三向阀连通大气环境或密封层。并通过三向阀连通大气环境或密封层。并通过三向阀连通大气环境或密封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压力条件下内燃机机油粘度指数测定的夹套式Z型乌氏粘度计。

技术介绍

[0002]乌氏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液体的运动粘度,是一种重力型的毛细管粘 度计,它依据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驱动下从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来测量液体的运动粘度,与其它U形重力型粘度计相比,测试精度比其它重力型粘度计高而获得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乌氏粘度计三个管口全部向上,需从上部加样,上部排液。废液难以排净不易清洗干净,消耗大量的清洗溶剂。每次提升液体需提升到上储液球的一半 ,不易控制一致的提升液位。实现自动加样和自动清洗很困难,而且不能测试易产生气泡的样品。
[0003]此外,传统的粘度计多着眼于某一恒定温度下的的油品粘度测试,剪切稳定性(SSI)测试也多是在常压下进行的;但随着内燃机机油使用条件压力环境复杂,尤其是机油向高档化和多级化发展,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发展,有必要提供一种测试机油粘度随压力变化的测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压力条件下粘度测定的操作简单、测量精确、易于自动清洗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包括密封层和恒温夹套,恒温夹套和为恒温夹套提供恒温水浴的精密恒温器设置在密封层内;在所述的恒温夹套内装有测量管、缓冲球、向下的抽液管、计时球、毛细管、液柱球、放空管和进样管,溢流缓冲球内含溢流管,液柱球包含球形罩,在计时球的上测量位和下测量位分别熔接上安装管和下安装管。所述测量管和放空管分别连接三向阀,并通过三向阀连通大气环境或密封层。
[0007]进一步,所述进样管和抽液管设有电磁阀。
[0008]优选地,所述上安装管和下安装管内设光栏传感器。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方便地实现压力条件下的油品粘度测试,且由于压力作用,更有利于装置清洁。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密封层;11、密封层加压口;2、恒温夹套;21、进液口;22、出液口;3、进样管;31、悬挂球;32、球形帽;33、毛细管;34、测量球;35、溢流管;36、进样电磁阀;4、抽液管;41、缓冲球;42、抽液电磁阀;5、测量管;51、测量管三向阀;6、放空管;61、放空管三向阀;7、上安装管;8、下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包括密封层1和恒温夹套2,恒温夹套和为恒温夹套提供恒温水浴的精密恒温器设置在密封层内;在所述的恒温夹套内装有测量管5、缓冲球41、向下的抽液管4、计时球34、毛细管33、悬挂球31、放空管6和进样管3,缓冲球41内含溢流管35,悬挂球31包含球形罩32,在计时球的上测量位和下测量位分别接有作为光栏传感器的上安装管7和下安装管8。所述测量管5和放空管6分别连接测量管三向阀51和放空管三向阀61,并通过三向阀连通大气环境或密封层。所述进样管3和抽液管4设有进样管电磁阀36和抽液管电磁阀42。
[001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恒温夹套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精密恒温器的出口和进口上,实现恒温水浴液体的循环;温度稳定到预定温度时。闭合放空管和测量管的三向阀,打开进样管和抽液管的电磁阀,将进样管插入待测样品中,并启动连接抽液管的抽真空设备,使待测液体从进样管进入毛细管,经计时球,到达溢流口,经溢流缓冲球,从抽液管排出;当适量液体到达溢流口时,关闭排放阀。悬液恒温后,打开测量管和放空管三向阀,溢流口以下的液体开始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毛细管向下流动,记录液面经过上安装管和下安装管的测量位时间。
[0015]测量油品在压力条件下的粘度时,只需将测量管和放空管的三向阀切换至与密封层连接,使用压力装置对密封层加压即可。
[0016]测量结束后,将油品更换为清洗剂,按以上操作进行清洗干燥,加压将清洗剂快速排出,可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
[001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包括密封层和恒温夹套,恒温夹套和为恒温夹套提供恒温水浴的精密恒温器设置在密封层内;在所述的恒温夹套内装有测量管、缓冲球、向下的抽液管、计时球、毛细管、液柱球、放空管和进样管,溢流缓冲球内含溢流管,液柱球包含球形罩,在计时球的上测量位和下测量位分别熔接上安装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