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99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43
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它涉及化油设备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它包含电磁加热反应釜、内置搅笼、螺旋铰刀、搅笼内置刮片、中频线圈,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外壁上设置有中频线圈,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上设置有内置搅笼,所述的内置搅笼上设置有螺旋铰刀,所述的螺旋铰刀旁边设置有搅笼内置刮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频加热代替了传统明火加热方式,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的;加设的三行相隔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化油设备物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均是采用回转筒体,加热方式均是明火烧煤或是燃油、燃气烧火机,反应釜筒体只有下部受到火焰加热,经过回转筒体才能达到筒体加热均匀的目的,而采用明火加热反应釜,对于化油设备来说,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现有的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均采用回转筒体用明火烧煤或燃油、燃气烧火机等进行加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技术采用中频加热代替了传统明火加热方式,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的;加设的三行相隔120
°
刮片,可保证反应物与反应釜釜壁充分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反应釜周边涡流热,加快了物料反应速度;采用了电磁加热方式,电热效率在85%以上,较之传统加热效率提高了30%至45%,节能效果明显。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磁加热反应釜1、内置搅笼2、螺旋铰刀3、搅笼内置刮片4、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外壁上设置有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上设置有内置搅笼2,所述的内置搅笼2上设置有螺旋铰刀3,所述的螺旋铰刀3旁边设置有搅笼内置刮片4。
[0005]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顺着搅笼铰刀外圆轴向排布三行相隔120
°

[0006]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的刮片规格为40mm
×
40mm
×
4mm。
[0007]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与中频线圈5之间设置有一层20mm厚的保温材料。
[0008]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采用中频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使用明火,不但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的。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将预先制造好的具有刮片搅笼的反应釜安装在机座上,然后反应釜筒体包上20mm厚的保温棉,在保温棉上绕上若干线圈,线圈两端接在电磁加热器的输出端上,开动搅笼驱动电机,调好一定的喂料速度,接着开启电磁加热器,当反应釜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开始投料,整个系统就会按照设定程序安全运行。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以该技术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均采用回转筒体用明火烧煤或燃油、燃气烧火机等进行加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技术采用中频加热代替了传统明火加热方式,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的;加设的三行相隔120
°
刮片,可保证反应物与反应釜釜壁充分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反应
釜周边涡流热,加快了物料反应速度;采用了电磁加热方式,电热效率在85%以上,较之传统加热效率提高了30%至45%,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左侧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电磁加热反应釜1、内置搅笼2、螺旋铰刀3、搅笼内置刮片4、中频线圈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磁加热反应釜1、内置搅笼2、螺旋铰刀3、搅笼内置刮片4、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外壁上设置有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上设置有内置搅笼2,所述的内置搅笼2上设置有螺旋铰刀3,所述的螺旋铰刀3旁边设置有搅笼内置刮片4,所述的内置搅笼2在外置电动机的驱动下产生旋转,所述的螺旋铰刀3使得反应物顺着轴向往前推进,同时螺旋铰刀3不断搅拌反应物,使得反应物无法粘结在反应釜釜壁,防止釜壁结焦,。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顺着搅笼铰刀外圆轴向排布三行相隔120
°
,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每转一圈,刮三次釜壁,这样反应物料可以随着螺旋铰刀3向着轴向推进,又可以将物料分三次刮向反应釜壁,以利于反应物与釜壁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反应速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的刮片规格为40mm
×
40mm
×
4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与中频线圈5之间设置有一层20mm厚的保温材料,中频线圈5所绕圈数使得电磁加热器上显示频率为15KHz左右即为电磁加热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中频电流流经中频线圈5,即在反应釜釜壁产生涡流热,整个反应釜筒体釜壁取得反应所需温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采用中频电磁加热方式,避免使用明火,不但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的。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将预先制造好的具有刮片搅笼的反应釜安装在机座上,然后反应釜筒体包上20mm厚的保温棉,在保温棉上绕上若干线圈,线圈两端接在电磁加热器的输出端上,开动搅笼驱动电机,调好一定的喂料速度,接着开启电磁加热器,当反应釜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开始投料,整个系统就会按照设定程序安全运行。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以该技术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均采用回转筒体用明火烧煤或燃油、燃气烧火机等进行加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技术采用中频加热代替了传统明火加热方式,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实现筒体周边均匀加热的目
的;加设的三行相隔120
°
刮片,可保证反应物与反应釜釜壁充分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反应釜周边涡流热,加快了物料反应速度;采用了电磁加热方式,电热效率在85%以上,较之传统加热效率提高了30%至45%,节能效果明显。
[0022]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磁加热反应釜(1)、内置搅笼(2)、螺旋铰刀(3)、搅笼内置刮片(4)、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外壁上设置有中频线圈(5),所述的电磁加热反应釜(1)上设置有内置搅笼(2),所述的内置搅笼(2)上设置有螺旋铰刀(3),所述的螺旋铰刀(3)旁边设置有搅笼内置刮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废塑料化油反应釜及其内部搅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笼内置刮片(4)顺着搅笼铰刀外圆轴向排布三行相隔12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鹏陈军欧卓木黄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锟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