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82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4
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包括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双P板且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设置,相邻两双P板包括左双P板和右双P板,左双P板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内间隙腔,左双P板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外间隙腔,外间隙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框体,外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相邻两双P板紧密连接在一起来建造较长的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的墙体。的剪力墙的墙体。的剪力墙的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多层房屋的建造中,剪力墙的整个墙体多为现场编织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这种方式在现场需要编织较多的钢筋网、支拆较多的模板,不仅施工速度较慢,而且在建造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和噪声污染,在当前的多层房屋的建造中,往往需要建设较长的墙体,现实中已经有了使用双P板来制造装配房屋墙体的实例,如中国专利CN207314651U公开了一种双P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板,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板设置为大小、厚度均相同的两块,两预制混凝土板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板内部设置纵筋、横筋,所述两块预制混凝土板之间通过V型连接筋连接,所述的V型连接筋的两端设置弯钩,所述V型连接筋的“V型”弯头处连接一侧预制混凝土板的纵筋,所述V型连接筋的弯钩连接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板的纵筋,这种使用双P板来制造墙体的方法无法建造较长的墙体,如何将相邻两双P板紧密连接在一起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多层房屋的建造中,无法将相邻两双P板紧密连接在一起来建造较长墙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包括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双P板且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设置,相邻两双P板包括左双P板和右双P板,左双P板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内间隙腔,左双P板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外间隙腔,外间隙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框体,外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体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2.5~2.8倍。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间隙腔的宽度为180~240mm,所述内间隙腔的宽度为16.2~21.6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间隙腔的宽度为180mm,所述内间隙腔的宽度为2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左双P板的横筋延伸至外间隙腔的内部并与连接框体绑扎连接,右双P板的横筋延伸至外间隙腔的内部并与连接框体绑扎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体包括沿多个竖向平行间距设分布的矩形的框架和四根竖向设置的钢筋条,四根钢筋条呈矩形分布,多个框架通过四根钢筋条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体的左端面位于内间隙腔的左侧,连接框体的右端面位于内间隙腔的右侧,连接框体的内侧面位于左双P板内外两预制混凝土板的对称面的内侧且
与所述内间隙腔的距离大于3mm,连接框体的外侧面位于左双P板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的内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体和外间隙腔均关于内间隙腔对称设置。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建造较长墙体时,只需事先预制多块双P板,将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所述外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的宽度为左双P板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外间隙腔和内间隙腔宽度不同可以使左双P板和右双P板的端部错开,增加后续连接强度,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内间隙腔的宽度应尽可能小,同时考虑到混凝土凝固后发生的收缩,应当对内间隙腔预留一定的宽度,防止混凝土凝固后相邻两双P板的预制混凝土板受力发生挤压、变形,影响连接的紧密度,然后在外间隙腔内放入连接框体后再支上模板,浇筑混凝土,即可将相邻两双P板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建造出较长的墙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位的相邻两双P板的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墙体,1001、左双P板,1002、右双P板,1003、连接框体,10031、框架,10032、钢筋条,1004、外间隙腔,1005、内间隙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包括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的墙体1,所述墙体1包括多个双P板且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设置,相邻两双P板包括左双P板1001和右双P板1002,左双P板1001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1002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内间隙腔1005,左双P板1001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1002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外间隙腔1004,外间隙腔100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框体1003,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
[0021]本实施例中在建造较长墙体时,只需事先预制多块双P板,将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保证所述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外间隙腔1004和内间隙腔1005宽度不同可以使左双P板1001和右双P板1002的端部平面错开,增加后续连接强度,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应尽可能小,同时考虑到混凝土凝固后发生的收缩,应当对内间隙腔1005预留一定的宽度,防止混凝土凝固后相
邻两双P板的预制混凝土板端部发生挤压受力变形,影响连接的紧密度,然后在外间隙腔1004内放入连接框体1003后再支上模板,浇筑混凝土,即可将相邻两双P板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建造出较长的墙体。
[002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体1003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2.5~2.8倍,可保证连接框体1003能够对相邻双P板连接部位内浇筑的混凝土起到很好的拉伸效果。
[0023]具体地,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且混凝土可以顺畅进入到内间隙腔1005内,同时保证间隙不至于过大影响连接强度,所述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180~240mm,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16.2~21.6mm。
[0024]优选地,所述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180mm,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20mm,既能更好地防止混凝土凝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的墙体(1),所述墙体(1)包括多个双P板且相邻两双P板平齐对接设置,相邻两双P板包括左双P板(1001)和右双P板(1002),左双P板(1001)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1002)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内间隙腔(1005),左双P板(1001)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和右双P板(1002)外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有外间隙腔(1004),外间隙腔(100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框体(1003),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3~4倍,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0.27~0.36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1003)的宽度为左双P板(1001)单侧的预制混凝土板厚度的2.5~2.8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180~240mm,所述内间隙腔(1005)的宽度为16.2~21.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组装房屋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间隙腔(1004)的宽度为180mm,所述内间隙腔(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武李志强王林张芳芳贾芳芳栗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道捷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