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勃专利>正文

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7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包括眼镜框和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眼镜腿包括第一、第二镜腿,所述第二镜腿连接在所述眼镜框和所述第一镜腿之间,所述第二镜腿可以相对所述第一镜腿伸缩移动,使所述眼镜框相对眼球从原发位置移动到拉伸后的继发位置之间的关系为:P2=P1/(1-d2P1),其中,P1为所述原发位置下实际的镜片度数,P2为所述继发位置下有效的镜片度数,d2为所述原发位置和所述继发位置的间距,且满足:0<d2<60mm。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便捷的可伸缩方式,在一套眼镜上实现了近视度数的舒适安全性调节,使用简便并成本低。使用简便并成本低。使用简便并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是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

技术介绍

[0002]当眼睛内部负责对焦调节的睫状肌处于生理最放松水平,而远方景物都是聚焦于中央视网膜之前,这就定义为近视。远方影像变得模糊不只造成视觉障碍,它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及黄斑退化,继而造成失明的后果。近视愈加深失明的几率越大。近视的出现是因为阅读过多和阅读距离太近,引起了眼睛对焦调节痉挛和持续外部内旋肌收缩从而造成眼轴过度伸展(形成真性近视和度数持续快速增加),所以控制阅读的过程对于防止近视发生及加深显得特别重要。
[0003]在阅读的时候,眼睛内部的睫状肌会收缩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便对焦(调节),而眼睛外部内旋肌收缩(主要靠内旋肌、次要靠上和下直肌)以取得双眼性单一影像。
[0004]近视度数发展的本质是眼轴增加引起的,抑制眼轴增加可以防止近视度数发展。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周边视网膜进行近视性离焦抑制眼轴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近视度数发展的作用。
[0005]当患者佩戴了近视眼镜(矫正远方视力)来进行阅读时,眼睛内部睫状肌对焦调节和外部内旋肌收缩于持续工作中对眼球造成极大压力。这种巨大压力导致对焦调节痉挛和眼球被外部内旋肌收缩的牵扯造成眼轴过度伸展,从而引发或加重近视。如果这个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近视会不断加深恶化。
[0006]通常,对于传统佩戴近视眼镜的患者而言,在阅读时由于读物接近了眼睛,近视患者当然可以摘下眼镜进行阅读,但如果他这样做,会有以下不方便及缺点:
[0007](a)在有散光时(很常见),没有镜片就缺乏了对散光的屈光改正,所以影像会模糊。
[0008](b)若近视度数深,比如超过400度。他便要弯腰俯前,造成疲劳,极不舒服感。阅读距离很近,亦造成巨大的外部内旋肌工作压力,同时因三联动生理机制而引起调节的增加,反倒容易使近视加深。
[0009](c)若近视度数不太深,虽然阅读距离比较(a)没有那么近,但是因为不戴眼镜,所以不能享受本专利技术来抑制近视加深的效果。
[0010](d)若近视患者需要再看远方,那么他又需要戴上近视眼镜,眼睛需要重新调整对焦调节和外部内旋肌工作来适应。需要看近时,要再摘下眼镜,再次调整对焦调节和外部内旋肌工作来适应。这样戴上摘下,调来调去,绝对不方便及眼睛更易疲劳。
[0011](e)没有戴上防蓝光眼镜,在阅读电子产品(比如电脑,手机等)或发射蓝光的LED以及太阳光照明下,过度有害的蓝光便无从阻挡,长此以往会危害眼睛和生理健康。
[0012]此外,不同矫正近视的方法,含有不抑制近视加深效果的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0013]第一,简单的近视镜片矫正,这种矫正没有起到抑制近视加深的作用,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近视度数会增加。
[0014]第二,角膜塑形手术,这种手术没有抑制近视加深,且手术会引起眩光、角膜干燥和感染、术后几年近视度数反弹,增加视网膜破洞和脱落的风险等。
[0015]第三,采用两套眼镜交替使用方式,一套看远一套看近,其中,看近的眼镜减少眼睛的对焦调节,减慢近视加深。缺点是不方便、成本高、服从性低、叠加了棱镜的看近眼镜阅读时适应性差。
[0016]第四,双光镜片,看近部分是用于放松对焦调节以达到防止近视加深,缺点是外观不容易被接受,观看台式电脑时不方便,运动时候佩戴或看近部分叠加了棱镜适应性差。
[0017]第五,侧旁离焦镜片,当近视患者佩戴了普通的处方近视眼镜,远方只有视线中间景象是聚焦于中央视网膜,周边景象其实是聚焦于视网膜后面(远视离焦现象)。侧旁离焦镜片两旁的近视度数比中央部分小,所以配戴后周边景象就会聚焦于旁边视网膜之前,这样就可以抵消眼睛先天侧旁远视离焦的缺陷,从而达到防止眼轴过度伸展,抑制近视加深。缺点是没有控制阅读过程,防近视加深效果不显著。
[0018]第六,渐进镜片,看近部分是用于放松对焦调节以达到防止近视加深,缺点是年轻的近视患者在佩戴时可能找错看近部分,影响效果。镜片两旁光学上变形会引起不适,并且不能在镜片看近部位独立叠加棱镜。
[0019]第七,用药物麻痹睫状肌和佩戴双光或是渐进镜片,佩戴者的瞳孔被药物放大,对焦调节能力降低,所以阅读时靠双光或渐进镜片对焦调节能力欠缺或减少,帮助减轻近视加深。缺点是容易眩光,心跳加速,发烧,眼干口干;长期使用,有害的紫外线容易进入眼球,造成视网膜和黄斑退化。更低浓度麻痹睫状肌的阿托品药物毒性依旧。最新超低浓度0.01%阿托品的毒性有待观察,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0020]第八,角膜塑形镜,晚上佩戴的角膜塑形镜会把近视患者的角膜弧度压平一些,以达到矫正和预防近视加深的作用。因为它有侵入性,所以角膜易破损并感染,圆锥角膜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0021]综上可见,传统的近视矫正方法存在不少弊端,使用起来并不安全可靠。而随着近视人群的日益增多,越来越迫切需要一种更便捷和安全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22]应当理解,本公开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002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包括眼镜框和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眼镜腿包括第一、第二镜腿,所述第二镜腿连接在所述眼镜框和所述第一镜腿之间,所述第二镜腿可以相对所述第一镜腿伸缩移动,使所述眼镜框相对眼球从原发位置移动到拉伸后的继发位置之间有效度数与镜片度数的关系为:
[0024]P2=P1/(1-d2P1)
[0025]其中,P1为所述原发位置下实际的镜片度数,P2为所述继发位置下有效的镜片度数,d2为所述原发位置和所述继发位置的间距,且满足:
[0026]0<d2<60mm。
[0027]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
[0028]所述第一镜腿包括设置于其前端的插孔,所述第二镜腿可伸缩设置于所述插孔的
第一端内。
[0029]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
[0030]所述眼镜进一步包括移动本体,所述移动本体嵌设在所述插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镜腿设在所述插孔内并连接所述移动本体。
[0031]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
[0032]所述插孔内纵向平行开设若干凹槽,所述移动本体的插入首端纵向开设若干平行凸条,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槽互相卡合。
[0033]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
[0034]所述移动本体的插入尾端设置有若干凹凸条纹和凸起横条状操作部。
[0035]比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
[0036]所述移动本体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与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包括眼镜框和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眼镜腿包括第一、第二镜腿,所述第二镜腿连接在所述眼镜框和所述第一镜腿之间,所述第二镜腿可以相对所述第一镜腿伸缩移动,使所述眼镜框相对眼球从原发位置移动到拉伸后的继发位置之间有效度数与镜片度数的关系为:P2=P1/(1-d2P1)其中,P1为所述原发位置下实际的镜片度数,P2为所述继发位置下有效的镜片度数,d2为所述原发位置和所述继发位置的间距,且满足:0<d2<6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腿包括设置于其前端的插孔,所述第二镜腿可伸缩设置于所述插孔的第一端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进一步包括移动本体,所述移动本体嵌设在所述插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镜腿设在所述插孔内并连接所述移动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内纵向平行开设若干凹槽,所述移动本体的插入首端纵向开设若干平行凸条,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槽互相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本体的插入尾端设置有若干凹凸条纹和凸起横条状操作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本体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与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镜腿侧面的一调节旋钮旋转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包含所述移动本体的所述齿条移动,伸缩调整所述第一、第二镜腿的相对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近视加深的眼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灏刘振勃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