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及套件,包括带环、支架、扩弓器及若干套种植钉组件,种植钉组件与支架连接,种植钉组件包括固位圈、种植钉、辅助拆卸筒及树脂充填体;固位圈与支架连接在一起,固位圈为包括有两个调整瓣的开口圈,两个调整瓣用于将其对应的种植钉围住,树脂充填体填充在种植钉外壁与调整瓣之间的空隙中,树脂充填体用于将种植钉与固位圈连接在一起而实现支架、扩弓器与种植钉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实施过程中无需使种植钉与扩弓器之间保持精准的位置关系,可根据钉子位置对支架进行个性化调整,在进行二次扩弓时,不需要拆卸种植钉,可通过辅助拆卸筒拆卸树脂充填体,非常方便。非常方便。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及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及套件。
技术介绍
[0002]上颌牙弓狭窄是常见的一种颌面畸形,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上颌扩弓技术,它不仅适合治疗青少年的上颌牙弓狭窄,而且能有效治疗年轻成人的上颌骨性牙弓狭窄。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是基于传统上颌扩弓装置的一种简单改良,其将传统的螺旋扩弓器与腭部种植钉相结合,可将矫形力直接通过种植钉传递给腭中缝、翼腭缝等上颌周围骨缝,以减少对支抗牙的直接作用力,同时使作用力点更加靠近上颌骨阻力中心,产生更加平行的上颌骨性扩开,并减少牙性副作用。
[0003]目前主流的种植钉扩弓方式主要是MSE(上颌骨性扩弓);其在腭中缝两侧植人4颗配套的、位置固定的BMK支抗钉固定,打穿上颌骨两层骨皮质固定;通过独特的小扳手对扩弓器加力来迅速打开腭中缝扩弓,螺旋扩弓器(本申请中简称扩弓器)在矢状向上的位置限定于左、右侧第一磨牙连线水平稍后方且位于软、硬腭交界处之前,扩弓器上一般设置有四个位置固定的种植钉植入孔。现有的扩弓器安置步骤一般为:在对患者口腔上颌进行模型制取之后,根据模型确定扩弓器的精确位置、支架与带环的结构,再将扩弓器通过带环与牙冠粘接而使扩弓器初步固定在患者口腔内,再经扩弓器上的种植钉植入孔将种植钉种入腭部,后续再操作扩弓器的螺旋杆进行扩弓操作。因此,现有的扩弓器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种植钉的位置便不能再改变,这样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因现有扩弓器一旦制作完成种植钉位置就被固定下来,种植钉植入时就会受到患者口内解剖结构和支架的的限制,种植钉植入时可能出现植入困难和钉子无法固位等问题,影响扩弓的实现。
[0005]2、正畸治疗中,存在一部分患者上颌牙弓前段呈尖圆形,其上颌后牙宽度是正常的,仅仅存在前部狭窄的问题,其牙弓后段宽度无需再扩大,因此,四个种植钉中的后面两个种植钉是需要取消或者做适当的位置调整的,而现有的扩弓器出厂时固定设置为带有四个种植钉植入孔,且位置也不能调整,这就使得实际使用时,不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影响矫治效果。现有的扩弓器适用部位为颚盖后不断硬腭区,当需要前部扩弓大于后部时,扩弓无法很好实现。
[0006]3、若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欠佳,种植钉位置处的上颌组织状况不佳,则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炎,使种植钉易松动移位脱落而导致扩弓失败,需要更换扩弓器进行二次种植,增加患者痛苦。
[0007]4、部分患者由于上颌牙弓过于狭窄,在完成一次扩弓之后还需进行第二次扩弓,进行第二次扩弓之前要将第一次扩弓的扩弓器和种植钉拆除才能进行第二次扩弓,第二次扩弓时要再种植一次种植钉,因此患者要承受二次痛若,而且第一次植入的部位无法再次植入种植钉,二次种植扩弓很难实现且费用也较高。
[0008]综上所述,由于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大,所需要的扩弓装置结构不尽相同,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适应性更广的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及套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0]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包括左右带环、左右支架、扩弓器及若干套种植钉组件,所述左右带环分别用于粘接固定在上颌左右两侧牙冠上,所述左右支架分别连接在左右带环与所述扩弓器之间,所述种植钉组件与支架连接,种植钉组件包括固位圈、种植钉及树脂充填体;
[0011]所述种植钉包括头部与尾部,种植钉头部用于植入上颌骨腭部,种植钉尾部外露于上颌骨之外并用于连接所述支架,所述固位圈与支架连接在一起且一个固位圈对应一颗种植钉,固位圈为包括有两个调整瓣的开口圈,两个调整瓣用于将其对应的种植钉围住,所述树脂充填体填充在种植钉外壁与调整瓣之间的空隙中,树脂充填体用于将种植钉与固位圈连接在一起而实现支架、扩弓器与种植钉的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种植钉组件还包括辅助拆卸筒,所述辅助拆卸筒套在种植钉尾部外围且嵌设在所述树脂充填体中,辅助拆卸筒带有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种植钉径向尺寸的轴向内孔,种植钉尾部设置在轴向内孔内,所述树脂充填体包括第一树脂充填体及第二树脂充填体,所述第一树脂充填体为位于轴向内孔内壁与种植钉尾部外壁之间的空隙中的部分,所述第二树脂充填体为位于辅助拆卸筒外壁与调整瓣之间的空隙中的部分。所述轴向内孔可以设置成盲孔,也可以设置成贯通至辅助拆卸筒尾部的通孔,设置成盲孔可增加辅助拆卸筒的强度,便于连接拆卸工具,设置成通孔则可便于树脂充填体的充填。
[0013]进一步的,位于轴向内孔内的所述种植钉尾部外壁设置有螺纹。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拆卸筒的内壁和/或外壁设有螺纹结构,当辅助拆卸筒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纹时,辅助拆卸筒的内外壁螺纹旋向相同,且辅助拆卸筒的内外壁螺纹旋向与种植钉尾部外壁的螺纹旋向相反。
[0015]优选的,所述辅助拆卸筒的尾部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拆卸工具的连接部。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可为一字形或十字形的槽口或内六角形槽口。
[0017]优选的,所述树脂充填体由自凝树脂凝结构成。
[0018]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套件,包括所述扩弓装置及手柄,所述手柄呈L形结构,L形结构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与辅助拆卸筒尾部连接部匹配连接的连接头,L形结构手柄的另一端设置为扁平结构的抓握部,或者L形结构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与辅助拆卸筒尾部连接部匹配连接的连接头,L形结构手柄的另一端也设置为用于与辅助拆卸筒尾部连接部匹配连接的连接头,L形结构手柄两个连接头的结构不相同,以适用多种槽口的辅助拆卸筒。
[0019]根据所述扩弓装置,设置的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借助口腔CBCT影像等设备与工具对患者包括上腭骨质在内的口内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根据患者口内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种植钉的种植位置和数量;
[0021]步骤S2)确定好种植钉的种植位置,对患者上腭实施局部麻醉,在患者上腭植入种植钉,制作上颌口腔模型,根据上颌口腔模型制作扩弓装置的金属部分,金属部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带环、支架、扩弓器及固位圈;
[0022]步骤S3)将制作好的扩弓装置的左右带环分别与上颌左右后牙的牙冠粘接固定;
[0023]步骤S4)调整固位圈的两个调整瓣,使种植钉尽量位于或靠近两个调整瓣的正中心位置,将辅助拆卸筒套到种植钉尾部;
[0024]步骤S5)调整辅助拆卸筒的位置,使种植钉尽量与辅助拆卸筒轴向内孔的中心位置重合,充填自凝树脂,使种植钉外壁与辅助拆卸筒内壁之间及辅助拆卸筒外壁与调整瓣之间均充满自凝树脂,在自凝树脂还未硬化前去除多余溢出来的树脂,待自凝树脂固化后即分别构成所述第一树脂充填体与第二树脂充填体;即可开始第一个周期的扩弓操作。
[0025]进一步的,所述扩弓方法还包括在不需要第二次扩弓时实施的如下步骤S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带环(1)、右带环(2)、左支架(3)、右支架(4)、扩弓器(5)及若干套种植钉组件(6),所述左右带环分别用于粘接固定在上颌左右两侧牙冠上,所述左支架连接在左带环与所述扩弓器之间,所述右支架连接在右带环与所述扩弓器之间,所述种植钉组件与支架连接,种植钉组件包括固位圈(63)、种植钉(64)及树脂充填体(60);所述种植钉包括头部(641)与尾部(642),种植钉头部用于植入上颌骨腭部,种植钉尾部外露于上颌骨之外并用于连接所述支架,所述固位圈与支架连接在一起且一个固位圈对应一颗种植钉,固位圈为包括有两个调整瓣(631)的开口圈,两个调整瓣用于将其对应的种植钉围住,所述树脂充填体填充在种植钉外壁与调整瓣之间的空隙中,树脂充填体用于将种植钉与固位圈连接在一起而实现支架、扩弓器与种植钉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个体差异化腭部种植的扩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钉组件还包括辅助拆卸筒(65),所述辅助拆卸筒套在种植钉尾部外围且嵌设在所述树脂充填体中,辅助拆卸筒带有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种植钉径向尺寸的轴向内孔(651),种植钉尾部设置在轴向内孔内,所述树脂充填体包括第一树脂充填体(61)及第二树脂充填体(62),所述第一树脂充填体为位于轴向内孔内壁与种植钉尾部外壁之间的空隙中的部分,所述第二树脂充填体为位于辅助拆卸筒外壁与调整瓣之间的空隙中的部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烨,许钰涵,卢燕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