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5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包括金属框架、金属网和填料球,金属网固定在金属框架上,填料球填充在金属框架上,填料球为笼状结构,内部填充生物填料;且填料球表面包覆金属丝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膨化SiO2生物笼,将生物填料填入笼中,解决了常规工艺中生物填料的分散放置产生的部分填料曝气不均匀的问题,避免生物填料在运行过程中的流失,提高了生物填料的利用率和氧转移率。且在笼状结构的填料球表面覆盖金属丝网,可在金属丝网上负载生物膜,达到生物膜法处理水处理和生物填料水处理相结合的目的,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修复的系统,提高水处理效率,节省水处理能耗。节省水处理能耗。节省水处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污染治理
,具体为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多,我国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自然环境的质量。但是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沟渠、池塘等水质发黑发臭,蚊虫孳生,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并引发饮用水水源污染及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生活污水具有流量大、浓度高、成分复杂、分布分散等特点,因此,生活污水处理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根据目前国家对环境质量要求,对污水处理的氮、磷等因子的出水要求越来越高。膨化SiO2生物笼,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膨化SiO2生物笼的填料较为分散,且填料种类单一,并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的膨化SiO2生物笼,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包括金属框架、金属网和填料球,金属网固定在金属框架上,填料球填充在金属网内,填料球为笼状结构,内部填膨化SiO2;且填料球表面包覆金属丝网。
[0007]进一步的,填料球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半球和中心轴,两个半球的端点分别固定在中心轴的两端,且两个半球合拢形成填料球。
[0008]进一步的,半球上沿纵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一端固定在半球的端点上,另一端固定在半球的底面边缘,且金属丝网固定在加强筋上。
[0009]进一步的,相邻的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填料口和填料盖,填料盖一端与加强筋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加强筋通过螺栓固定。
[0010]进一步的,半球底边设置有连接部;两个半球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填料球还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有一个平面与两个连接部贴合,且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部上。
[0012]进一步的,连接件为环形,且环形的内平面或外平面与连接部的内平面或外平面贴合。
[0013]进一步的,中心轴上设置有过水孔,过水孔贯穿中心轴的横截面。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膨化SiO2生物笼,将生物填料填入笼中,解决了常规工艺中生
物填料的分散放置产生的部分填料曝气不均匀的问题,避免生物填料在运行过程中的流失,提高了生物填料的利用率和氧转移率。且在笼状结构的填料球表面覆盖金属丝网,可在金属丝网上负载生物膜,达到生物膜法处理水处理和生物填料水处理相结合的目的,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修复的系统,提高水处理效率,节省水处理能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填料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填料盖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连接件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过水孔的示意图;
[0021]图中:1.金属框架,2.金属网,3.填料球,31.半球,32.中心轴,33.过水孔,34.加强筋,35.填料盖,36.连接部,4.连接件,5.金属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金属框架1、金属网2和填料球3,金属网2固定在金属框架1上,填料球3填充在金属网2内,填料球3为笼状结构,内部填充膨化SiO2;且填料球3表面包覆金属丝网5。本实施例中,将生物填料填入笼中,解决了常规工艺中生物填料的分散放置产生的部分填料曝气不均匀的问题,避免生物填料在运行过程中的流失,提高了生物填料的利用率和氧转移率。且在笼状结构的填料球表面覆盖金属丝网,可在金属丝网上负载生物膜,达到生物膜法处理水处理和生物填料水处理相结合的目的,提高水处理效率,节省水处理能耗,且球形笼状结构能够通过球形的表面的圆弧对水流速度和水中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缓冲,提高笼状结构的填料球3的抗压强度。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填料球3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半球31和中心轴32,两个半球31的端点分别固定在中心轴32的两端,且两个半球31合拢形成填料球3。将填料球3设置为两个半球31合拢的结构,能够便于填料球3的拆卸和清洗;设置中心轴32对两个半球31进行固定,一方面利用中心轴32对填料球3起到纵向支撑的作用,当填料球3沉入水底时,防止填料球3上下水压力的差值对填料球3造成损坏,提高了填料球3的抗压强度。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半球31上沿纵向设置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一端固定在半球31的端点上,另一端固定在半球31的底面边缘,且金属丝网5固定在加强筋34上。具体的,加强筋34与半球31的经线平行,进一步对填料球3起到支撑的作用,且对金属丝网5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水体中的碎石颗粒等硬物对金属丝网5造成损伤。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相邻的加强筋34之间设置有填料口和填料盖35,填料盖35一端与加强筋34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加强筋34通过螺栓固定。具体的,填料口位于两根加强筋34之间,且填料盖35同样具有金属丝框架和金属丝网5,金属丝框架的一个边铰接在加强筋34上,与这个边相对的另一条边上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上设置有螺栓孔,另一条加强筋34上也同样设置有突出部,两个突出部通过螺栓固定,实现了填料盖35与加强筋34之间的固定,且便于填料盖35相对于填料球3的开合,可对填料球3内的生物填料随时取放、更换。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半球31底面边缘设置有连接部36;两个半球31的连接部36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部36是金属材质,并对填料球3起到横向加强的作用,防止水流的冲击力导致填料球3变形。
[0029]具体的,如图4所示,填料球3还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有一个平面与两个连接部36贴合,且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部36,连接件4与两个连接部36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形式,便于填料球3的两个半球的拆卸和安装。更为优选的,连接件4为环形,且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1)、金属网(2)和填料球(3),所述金属网(2)固定在所述金属框架(1)上,所述填料球(3)填充在所述金属网(2)内,所述填料球(3)为笼状结构,内部填充膨化SiO2;且所述填料球(3)表面包覆金属丝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球(3)包括两个尺寸相同的半球(31)和中心轴(32),两个所述半球(31)的端点分别固定在所述中心轴(32)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半球(31)合拢形成所述填料球(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31)上沿纵向设置有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4)一端固定在所述半球(31)的端点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半球(31)的底面边缘,且所述金属丝网(5)固定在所述加强筋(3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膨化SiO2生物笼,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施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物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