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吸附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49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吸附单元,包括半壳体4,半壳体4的两侧面均为多孔板,其两侧面之间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固厚螺母9,两侧面分别通过沉头螺钉14穿过预留孔与相应固厚螺母9两端螺纹连接;半壳体4两侧面内侧分别粘贴或者焊接金属丝网7;半壳体4顶面开口、且口部焊接口部装药条8,口部装药条8规则设有一排装药口13;半壳体4内通过装药口13装满吸附材料5后每个装药口13内压入压药胶垫3,半壳体4的顶面开口处依次配合装入压药胶条2和压药板1,压药板1通过沉头螺钉14与口部装药条8上的预留螺孔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吸附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吸附净化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设备的新型板式吸附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吸附单元是空气净化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传统的军用板式吸附单元由金属壳体内部装填吸附材料组成,壳体由多孔板与框体焊接成型。
[0003]传统的军用板式吸附单元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框体边宽度占用一定的开孔面积,减小迎风面积,导致吸附单元阻力增大;
[0005]2)框体与多孔板点焊后容易扭曲变形、外形不美观;
[0006]3)装填吸附材料后多孔板容易鼓肚变形,吸附层厚薄不均匀,影响吸附性能;
[0007]4)吸附材料容易从框体与多孔板之间的缝隙漏出;
[0008]5)该结构适用于大型设备的吸附单元,应用于中小型设备时空间利用率较低,吸附材料装填层厚度较薄,吸附材料装填量少,降低净化能力;
[0009]6)扣盖用铆钉联接固定,铆钉头凸出,影响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吸附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设备的新型板式吸附单元结构。
[0011]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2]一种板式吸附单元,包括半壳体,所述半壳体的两侧面均为多孔板,其两侧面之间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固厚螺母,两侧面分别通过沉头螺钉穿过预留孔与相应固厚螺母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半壳体两侧面内侧分别粘贴或者焊接金属丝网;所述半壳体顶面开口、且口部焊接口部装药条,所述口部装药条规则设有一排装药口;所述半壳体内通过装药口装满吸附材料后每个装药口内压入压药胶垫,所述半壳体的顶面开口处依次配合装入压药胶条和压药板,所述压药板通过沉头螺钉与口部装药条上的预留螺孔紧固连接。
[0013]吸附单元装配时,从半壳体上端装药口中装入吸附材料,振动密实;将压药胶垫嵌入每个半壳体上端的装药口中,防止吸附材料漏出;压药胶垫上表面与半壳体的口部装药条上平面平齐;在压药胶垫的上平面粘贴一层压药胶条,盖上压药板,用沉头螺钉紧固。
[0014]该新型吸附单元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增加开孔面积,提高开孔率,增大迎风面积。
[0016]2、减少零件数量,减少焊接操作,避免焊接变形。
[0017]3、对吸附层装填厚度进行控制,保证吸附层厚度均匀。
[0018]4、不漏吸附材料。
[0019]5、空间利用率高,同等尺寸下增加吸附材料装填厚度,提高吸附性能。
[0020]6、装配没有凸出物,不影响装配精度。
[0021]本技术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2]图1表示板式吸附单元的整体装配后示意图。
[0023]图2表示板式吸附单元的分体示意图。
[0024]图3表示板式吸附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4表示压药板示意图。
[0026]图5表示半壳体装配后示意图。
[0027]图6表示半壳体装配分体示意图。
[0028]图7a表示半壳体装配后截面示意图。
[0029]图7b表示半壳体装配后俯视图。
[0030]图7c表示半壳体装配后侧视图。
[0031]图8表示C型多孔板示意图。
[0032]图9表示L型多孔板示意图。
[0033]图10表示口部装药条示意图。
[0034]图11表示固厚螺母示意图。
[0035]图12表示平板式多孔板和侧边条装配分体示意图。
[0036]图中:1-压药板,2-压药胶条,3-压药胶垫,4-半壳体,5-吸附材料,6-C型多孔板,7-金属丝网,8-口部装药条,9-固厚螺母,10-L型多孔板,11-平板式多孔板,12-侧边条,13-装药口,14-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8]一种板式吸附单元,如图1所示。
[0039]如图2所示,该板式吸附单元由压药板1、压药胶条2、压药胶垫3、半壳体4等组成。半壳体4的两侧面均为多孔板,其两侧面之间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固厚螺母9,两侧面分别通过预留孔采用沉头螺钉14与相应固厚螺母9两端螺纹连接;半壳体4内两侧面分别粘贴或者焊接金属丝网7;半壳体4顶面开口、且焊接口部装药条8,所述口部装药条8规则设有一排装药口13;半壳体4内通过装药口13装满吸附材料5后每个装药口13内压入压药胶垫3,半壳体4的顶面开口处依次配合装入压药胶条2和压药板1,压药板1通过沉头螺钉14与口部装药条8上的预留螺孔紧固连接。
[0040]具体实施时,如图5、6所示,半壳体4由C型多孔板6、金属丝网7、口部装药条8、固厚螺母9、L型多孔板10组成。如图7a、7b、7c所示,半壳体4装配时,先在C型多孔板6、L型多孔板10内侧分别粘贴或焊接金属丝网7,将沉头螺钉14从C型多孔板6(或L型多孔板10)外侧中心孔穿过,内侧拧固厚螺母9的一端,L型多孔板10(或C型多孔板6)的中心孔与固厚螺母9的螺纹安装孔同心对齐后从外侧拧沉头螺钉14固定,调整好C型多孔板6与L型多孔板10的位置符合图纸要求,焊接成型。固厚螺母9的数量根据吸附单元的大小确定,并非只设图示的一个。然后在半壳体4的顶面开口端焊接口部装药条8。
[0041]如图8所示C型多孔板6,如图9所示L型多孔板10。中心圆孔周围(以圆孔为中心半径5cm范围)留出空白区不打孔,防止有害气体从固厚螺母9与沉头螺钉14的四周泄漏,也防止吸附材料漏出。
[0042]如图10所示口部装药条8,中间的方形孔作为装药口13,是吸附材料5进入半壳体4的入口,也是压药胶垫3的嵌入孔。口部装药条8同时起到固定半壳体4开口端尺寸的作用,防止半壳体4口部变形。
[0043]如图11所示固厚螺母9,两端具有螺纹孔。
[0044]如图3所示,板式吸附单元装配前,将压药板1、压药胶条2放置在半壳体4开口端,口部装药条8上配钻螺钉安装孔。将压药板1的螺钉安装孔锪成沉头孔(如图4所示);方便沉头螺钉14嵌入。吸附单元装配时,从半壳体4上端装药口13中装入吸附材料5,振动密实;将压药胶垫3嵌入半壳体4上端装药口13中,防止吸附材料漏出;压药胶垫3上表面与半壳体4的口部装药条8上平面平齐;在压药胶垫3的上平面粘贴一层压药胶条2,盖上压药板1,用沉头螺钉14紧固。
[0045]实际应用时,C型多孔板6和 L型多孔板10的组合也可通过平板式多孔板11和侧边条12组合的形式实现,如图12所示,也可以整个板面打孔,不留沉头螺钉14周围的不打孔空白区。
[0046]固定压药板1的沉头螺钉可以被抽芯铆钉,螺钉等具有连接功能的标准件代替。
[0047]如果吸附材料颗粒较大,压药胶条2、压药胶垫3可以只用一种,防止吸附材料漏出,本方案则是采用两种,防止吸附材料特别微小时漏出。
[0048]固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吸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壳体(4),所述半壳体(4)的两侧面均为多孔板,其两侧面之间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固厚螺母(9),两侧面分别通过沉头螺钉(14)穿过预留孔与相应固厚螺母(9)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半壳体(4)两侧面内侧分别粘贴或者焊接金属丝网(7);所述半壳体(4)顶面开口、且口部焊接口部装药条(8),所述口部装药条(8)规则设有一排装药口(13);所述半壳体(4)内通过装药口(13)装满吸附材料(5)后每个装药口(13)内压入压药胶垫(3),所述半壳体(4)的顶面开口处依次配合装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少悦王文敏刘冬郭春生段春燕刘喜平张春杰张云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