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28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受扭构件在其支座处于原始连接状态时承受的全部荷载及各支座的内力,内力较小的支座保持状态不变或增加约束予以加强,将内力较大的支座由原始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一连接状态,在受扭构件上施加第一荷载,将第一支座由第一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二连接状态,在受扭构件上施加第二荷载。然后基于两支座在两不同状态分别计算两支座的内力并叠加内力得到两支座的目标内力。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将内力较大的支座上的内力转移至内力较小的支座,从而实现受扭构件的内力均化,提高受扭构件的受力变形性能和经济性,以及避免对受扭构件结构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出现误判。析时出现误判。析时出现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结构中,受扭构件的支座连接一般为两端固接,即将构件截面的抗扭区域与支座连接,从而形成抗扭固支。采用传统抗扭固支连接的抗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扭矩往往分布不均,尤其在荷载分布不对称时,扭矩分布不均的情况更为明显,造成受扭构件的受力变形性能和经济性不佳,严重时可能会误判受扭构件的结构不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受扭构件的内力均化,提高受扭构件的受力变形性能和经济性,以及避免受扭构件结构可行的误判。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5]计算受扭构件在其支座处于原始连接状态时承受的全部荷载;
[0006]根据所述全部荷载,确定所述受扭构件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所述原始连接状态下的内力,且在所述全部荷载作用下,所述第一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扭构件的加载及内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受扭构件在其支座处于原始连接状态时承受的全部荷载;根据所述全部荷载,确定所述受扭构件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在所述原始连接状态下的内力,且在所述全部荷载作用下,所述第一支座的内力大于所述第二支座的内力;将所述第一支座的连接状态由所述原始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一连接状态,保持所述第二支座的所述原始连接状态不变或增加约束予以加强,在所述受扭构件上施加第一荷载;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在所述第一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将所述第一支座的连接状态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调整至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在所述受扭构件上施加第二荷载;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在所述第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将所述第一支座在所述第一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所述第一支座在所述第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叠加,得到第一支座目标内力,以及将所述第二支座在所述第一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所述第二支座在所述第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叠加,得到第二支座目标内力;其中,所述第一荷载与所述第二荷载之和等于所述全部荷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在所述原始连接状态和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的连接刚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支座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的连接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连接状态为半刚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悬臂状态,或,所述原始连接状态为刚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悬臂状态,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