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5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涉及到建筑材料领域,包括框架,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加强板内设置有安装孔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加强板内设置有安装孔三,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连接杆,框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四,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孔四内穿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安装槽一与安装孔四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加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墙板,墙板上设置有固定槽,该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便于使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

技术介绍

[0002]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装配式大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在建筑施工时,一些高层建筑内的超重墙板预制构件,其重量往往单纯地靠人力已经无法搬运,而且这样的超重墙板目前结构上过于简单,在现场施工时若是超重墙板需要更换就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内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板内设置有安装孔三,所述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连接杆,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四,所述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孔四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一与所述安装孔四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一,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二。
[0005]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铆钉。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一和所述固定板二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0007]优选的,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内。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吸铁石。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1]1、框架内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穿设在固定槽内,从而可对墙板进行限位,当使用者需要对墙板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先将固定螺栓拧出,然后可通过固定螺栓底部的吸铁石对连接杆进行吸附,从而可使连接杆从固定槽内移出,进而可解除对墙板的限位,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墙板进行更换。
[0012]2、框架上设置有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当使用者安装该技术时,可将混凝土灌进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内,进而可增大该技术与混凝土的连接面积,从而可增大该
技术与混凝土连接时的稳定性,框架内设置有加强板,大大的增加了该技术的强度,加强板内的加强筋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连接,从而可大大的增加加强筋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框架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加强板的剖面图。
[0017]图中:1、框架;2、加强板;3、加强筋;4、固定装置;5、固定板一;6、固定板二;7、连接杆;8、固定螺栓;9、墙板;10、连接槽一;11、连接槽二;12、铆钉;13、吸铁石;1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四,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孔四内穿设有固定螺栓8,固定螺栓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安装槽一与安装孔四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加强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墙板9,墙板9上设置有固定槽,框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铆钉12,固定螺栓8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框架1内,固定螺栓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吸铁石13,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一端穿设在固定槽内,使用时,使用者可先检查该技术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善,框架1上设置有铆钉12,使用者可通过铆钉12将该技术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框架1内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一端穿设在固定槽内,从而可对墙板9进行限位,当使用者需要对墙板9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先将固定螺栓8拧出,然后可通过固定螺栓8底部的吸铁石13对连接杆7进行吸附,从而可使连接杆7从固定槽内移出,进而可解除对墙板9的限位,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墙板9进行更换。
[0020]结合图3和图4可知,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2,加强板2内设置有安装孔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3,加强板2内设置有安装孔三,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板一5、固定板二6和连接杆7,连接杆7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6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杆7的两端,框架1内设置有加强板2,大大的增加了该技术的强度,加强板2内的加强筋3通过固定装置4进行连接,从而可大大的增加加强筋3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0021]结合图1和图2可知,框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一10,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二11,当使用者安装该技术时,可将混凝土灌进连接槽一10和连接槽二11内,进而可增大该技术与混凝土的连接面积,从而可增大该技术与混凝土连接时的稳定性。
[0022]本实用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可先检查该技术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善,框架1上设置有铆钉12,使用者可通过铆钉12将该技术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框架1内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一端穿设在固定槽内,从而可对墙板9进行限位,当使用者需要对墙板9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先将固定螺栓8拧出,然后可通过固定螺栓8底部的吸铁石13对连接杆7进行吸附,从而可使连接杆7从固定槽内移出,进而可解除对墙板9的限位,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墙板9进行更换,框架1上设置有连接槽一10和连接槽二11,当使用者安装该技术时,可将混凝土灌进连接槽一10和连接槽二11内,进而可增大该技术与混凝土的连接面积,从而可增大该技术与混凝土连接时的稳定性,框架1内设置有加强板2,大大的增加了该技术的强度,加强板2内的加强筋3通过固定装置4进行连接,从而可大大的增加加强筋3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设计的超重墙板,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内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板(2)内设置有安装孔三,所述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板一(5)、固定板二(6)和连接杆(7),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安装孔四,所述安装孔四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孔四内穿设有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一与所述安装孔四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强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墙板(9),所述墙板(9)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框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一(10),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二(11)。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统谢炜钱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蛟川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