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242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包括连杆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上述本体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本体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中,其中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的连接孔处。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稳定性高。电池电源系统稳定性高。电池电源系统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将若干电池串联在一起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
[0003]现有的电源系统通常是将若干电池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由于支架空间有限导致电池连接数量比较少,适用性比较差。
[0004]另外,集中安装在支架上的若干电池还会导致电源系统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性高且结构紧凑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上述本体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本体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中,其中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的连接孔处。
[0008]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创造性的采用连杆穿设在每个本体上,相邻两本体通过扣合部一与扣合部二连接连接,并使相邻两本体稳定连接在一起。
[0009]可以看出,本体与本体之间稳定连接,若干本体通过连杆再次连接,最终能使若干本体稳定的串联在一起。
[0010]由于每个本体上部均具有凹入的定位部,锂电池电源下部与定位部相匹配,锂电池电源下部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两者稳定连接。这样的结构最终使若干锂电池电源有序的稳定连接在一起,并且相邻两锂电池电源互不影响,还保证了其稳定性。
[0011]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扣合部一为凸出本体的挡沿,所述扣合部二为本体侧部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挡沿与定位凹口相匹配且挡沿嵌于定位凹口处。
[0012]挡沿与定位凹口相匹配,挡沿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相邻两本体稳定连接在一起。
[0013]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挡沿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0014]这样能适当提高本体的结构紧凑性。
[0015]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挡沿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当挡沿嵌于定位凹口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具有抵靠在定位凹口上侧处的趋势。
[0016]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抵靠在定位凹口上侧,这样的结构能保证挡沿与定位凹口稳定连接。
[0017]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定位凹口的上侧处具有凹入的锁定口,
上述圆珠嵌于锁定口处。
[0018]圆珠嵌于锁定口后能使挡沿与定位凹口更加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0019]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锁定口与圆珠外侧相匹配。
[0020]这样的结构能提高锁定口与圆珠之间的接触面积,最终提高连接稳定性。
[0021]在上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所述连杆穿设在本体连接孔处且两者螺纹连接。
[0022]这样的结构能使连杆与本体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中相邻两本体通过其上的扣合部一和扣合部二稳定连接,同时,连杆穿设在每个本体处,这样的结构能使所有的本体有序稳定的串联在一起,由于锂电池电源连接在本体上部,最终使若干锂电池电源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其稳定性比较高。
[002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体的数量,还能提高整个系统的适用性。
[0025]另外,相邻两个本体稳定连接后,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连杆;2、本体;2a、定位部;2b、挡沿;2b1、定位孔;2c、定位凹口;2c1、锁定口;3、弹簧;4、圆珠;5、锂电池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括连杆1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2,上述本体2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2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2a,上述本体2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2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2中,其中一个本体2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2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1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2的连接孔处。
[0029]所述扣合部一为凸出本体2的挡沿2b,所述扣合部二为本体2侧部凹入的定位凹口2c,上述挡沿2b与定位凹口2c相匹配且挡沿2b嵌于定位凹口2c处。
[0030]所述挡沿2b与本体2为一体式结构。
[0031]所述挡沿2b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孔2b1,所述定位孔2b1内具有弹簧3和圆珠4,当挡沿2b嵌于定位凹口2c时,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圆珠4具有抵靠在定位凹口2c上侧处的趋势。
[0032]所述定位凹口2c的上侧处具有凹入的锁定口2c1,上述圆珠4嵌于锁定口2c1处。
[0033]所述锁定口2c1与圆珠4外侧相匹配。
[0034]所述连杆1穿设在本体2连接孔处且两者螺纹连接。
[0035]本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创造性的采用连杆穿设在每个本体上,相邻两本体通过扣合部一与扣合部二连接连接,并使相邻两本体稳定连接在一起。
[0036]可以看出,本体与本体之间稳定连接,若干本体通过连杆再次连接,最终能使若干本体稳定的串联在一起。
[0037]由于每个本体上部均具有凹入的定位部,锂电池电源下部与定位部相匹配,锂电池电源下部嵌于定位凹口后能使两者稳定连接。这样的结构最终使若干锂电池电源有序的
稳定连接在一起,并且相邻两锂电池电源互不影响,还保证了其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和若干呈块状的本体,上述本体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孔,本体上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本体左侧部具有扣合部一,本体右侧具有扣合部二,相邻两本体中,其中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一与另外一个本体的扣合部二扣合连接,上述连杆依次穿设在每个本体的连接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一为凸出本体的挡沿,所述扣合部二为本体侧部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挡沿与定位凹口相匹配且挡沿嵌于定位凹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锂电池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与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福周伟潘家祥夏杰吕晓豪郭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