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239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6
本申请公开了转运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包括行车,所述行车连接有转运筒,所述转运筒顶部的内侧壁同轴设有圆形的滑槽,所述转运筒的中心还竖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从上到下依次同轴转动连接有多个轴承,多个所述轴承分别连接有用于隔断转运筒内部空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运筒连接有用于固定分隔板的螺栓。通过转动分隔板将转运筒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能够灵活调整空间的大小,节省空间,分别放置不同规格的鲟鱼,达到一次性转运多种规格鲟鱼的目的。性转运多种规格鲟鱼的目的。性转运多种规格鲟鱼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鲟鱼为软骨硬鳞鱼,是远古鱼类,有活化石之称,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鲟鱼全身都是宝,利用率极高,除鲟鱼肉外,其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名菜,均为上等佳肴,餐后回味无穷,经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原因,严重破坏了鲟鱼的生态系统,致使鲟鱼濒临灭绝,为了挽救濒危物种,在我国掀起了人工养殖的新热潮,而且满足了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出口创汇方面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0003]在鲟鱼养殖的过程中会并排建造多个养殖池,鲟鱼按照不同大小进行分池饲养。人工养殖鲟鱼1~3斤后便会进行售卖,在进行销售时需要人工下到养殖池内,并按照销售的需求,按照重量的不同分别将鲟鱼取出,再通过人工转运到养殖池外,因此整个过程耗时费力,转运效率低。为此通过在养殖池的正上方建立行车,通过行车悬挂转运箱进行转运,能够提高鲟鱼的转运效率,同时还不会占用养殖池周围的使用空间。但是由于按照鲟鱼重量的不同进行分别转运,而目前使用的转运箱一次只能转运一种重量的鲟鱼,而转运箱内还留有很多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增加了转运的次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运箱一次只能转运一种重量鲟鱼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包括行车,所述行车连接有转运筒,所述转运筒顶部的内侧壁同轴设有圆形的滑槽,所述转运筒的中心还竖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从上到下依次同轴转动连接有多个轴承,多个所述轴承分别连接有用于隔断转运筒内部空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运筒连接有用于固定分隔板的螺栓。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转动活动的分隔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分隔板,使转运筒分隔成为多个独立的空间,这样转运箱一次便能转运多种规格的鲟鱼。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转动分隔板将转运筒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能够灵活调整空间的大小,节省空间,且分别放置不同规格的鲟鱼,达到一次性转运多种规格鲟鱼的目的。
[0008]进一步,所述分隔板均布有多个通气孔。当分隔板将转运筒的内部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时,通气孔能够实现多个独立空间之间的连通,不会造成鲟鱼缺氧。
[0009]进一步,所述分隔板包裹有橡胶层。行车带动转运筒移动时,为了防止行车急刹车时鲟鱼朝向一个方向拥挤造成碰伤,橡胶层能够缓冲冲击时的压力,能够有效避免碰伤的出现。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轴还连接有供氧泵。供氧泵能够在鲟鱼转运的过程实现供氧,避免鲟鱼出现缺氧。
[0011]进一步,所述转运筒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对转运筒进行移动,方便对鲟鱼进行转运。
[0012]进一步,所述转运筒的顶部连接有多根连接绳。在行车吊起转运筒时,将连接绳和行车连接,这样能够保证转运筒转运过程中保持平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沿剖面线AA

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弧形槽1、转运筒2、限位螺母3、第一分隔板4、螺杆5、第一套筒6、连接轴7、第二分隔板8、环形槽9、第二套筒10。
[0017]实施例,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包括行车,行车包括龙门起重机(行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其结构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赘述)。龙门起重机的挂钩悬挂有转运筒2,如图1和图2,转运筒2的顶部为敞口,转运筒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在转运筒2中部的内侧壁还开设有与弧形槽1连通的环形槽9,环形槽9的开口角度小于360度,两侧的弧形槽1均分别滑动连接有螺杆5,螺杆5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限位螺母3的大小大于弧形槽1的开口大小。
[0018]在转运筒2的中心还焊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从上到下依次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0,第一套筒6的右侧焊接有第一分隔板4,第一分隔板4的右侧穿过环形槽9后与右侧的螺杆5焊接,第二套筒10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分隔板8,第二分隔板8的左侧穿过环形槽9后与左侧的螺杆5焊接。
[0019]在对鲟鱼进行转运时,龙门起重机将转运筒2转运到养殖池附近,第一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8将转运筒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为2个独立空间,并且通过转动第一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8能够调整独立空间的大小,完成调整后,由于限位螺母3的大小大于弧形槽1的开口大小,此时旋紧限位螺母3,利用限位螺母3和转运筒2顶部的外壁之间的拧紧力对螺杆5进行固定,进而达到固定第一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8的目的,再将不同重量的鲟鱼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空间内,实现一次性转运。
[0020]优选的,为了保证在转运过程中鲟鱼不会出现缺氧,因此在第一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8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并且在连接轴7卡接有充气泵,蓄电池和连接轴7卡接,充气泵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充气泵卡接有充气管。利用充气泵鼓入空气,空气通过充气管向转运筒2内鼓入空气,通气孔能够实现转运筒2内水体的流通,充气泵采用松宝735M氧气泵,蓄电池采用东洋公司生产6-QAW-54a蓄电池。
[0021]优选的,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鲟鱼不会出现撞伤,第一分隔板4和第二分隔板8均包裹有橡胶层,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另外在挂钩和转运筒2的边缘之间栓有连接绳,以保证转运筒2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
[0022]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包括行车,所述行车连接有转运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筒顶部的内侧壁同轴设有圆形的滑槽,所述转运筒的中心还竖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从上到下依次同轴转动连接有多个轴承,多个所述轴承分别连接有用于隔断转运筒内部空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运筒连接有用于固定分隔板的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张涛涛周萍舒铵娜杨定祥邱远高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溪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