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179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包括固定单、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固定托、枕巾和脑托,固定单连接在床垫上,头部固定枕和颈部支撑枕固连在固定单上端,头部固定枕上开设有与头部轮廓相匹配的容纳槽,容纳槽内部连接有充气式脑托,固定托通过子母粘扣可调节的粘连在颈部支撑枕上端,两个固定托之间构成可容纳患者颈部的颈部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单将头部固定枕和颈部支撑枕与床垫合为一体,防止其发生位置改变,避免了需要经常调整的问题,颈部与头部可进行独立充气,可根据医嘱随时调整头颈部要求,在达到医嘱体位要求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不仅对疾病治疗效果要求不断提高,对术后手术部位功能的重建及外观重塑的要求也越来也高。游离皮瓣移植术是指通过小血管吻合,使一块游离的带有皮下脂肪的皮肤,直接从受区获得血运。移植组织必须具有单独的动脉和静脉循环系统,游离皮瓣需要将静脉和动脉血运重新建立。使用游离皮瓣对缺损的组织进行修复,不仅可以从生理结构上恢复缺损组织的解剖形态,而且对于肢体或口腔颌面部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重建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缺损组织,在头颈部肿瘤外科手术中被广泛的应用。
[0003]而术后正确体位的摆放是保证组织瓣血液供应、促进静脉回流,确保组织瓣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为了防止吻合后的血管发生扭转,牵拉或压迫,术后要对皮瓣移植区域进行制动至少72小时。在这种强制性体位的因素下,使得术后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进而引发不良情绪,不配合护理工作,为了改善患者强制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设计此枕,希望可以改善此种情况。
[0004]目前临床采用方法:
[0005]1.采用气圈调整头颈部位置;缺点:气圈位置易改变,需要经常调整;头部下方与颈部高度难以控制,患者舒适度极差。
[0006]2.采用沙袋或布卷限制颈部活动;缺点:沙袋有重量,易随着床的坡度下滑,固定困难,需随时调整位置;棉卷易松散,固定效果不理想。
[0007]3.患者制动期间更换床垫困难,更换时易对患者体位产生影响,且至少需要两名护理人员完成,增加护士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9]一种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包括固定单、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固定托、枕巾和脑托,所述的固定单连接在床垫上,所述的头部固定枕和颈部支撑枕固连在固定单上端,所述的头部固定枕上开设有与头部轮廓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部连接有充气式脑托,所述的固定托通过子母粘扣可调节的粘连在颈部支撑枕上端,两个固定托之间构成可容纳患者颈部的颈部固定槽;
[0010]所述的头部固定枕为充气式头部固定枕,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一充气口;
[0011]所述的颈部支撑枕为充气式颈部支撑枕,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二充气口;
[0012]所述的脑托上连接有可封闭的第三充气口;
[0013]所述的枕巾盖合在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和固定托上并与固定单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枕巾上设有可供固定托调节的调节通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通过固定单将头部固定枕和颈部支撑枕与床垫合为一体,防止其发生位置改变,避免了需要经常调整的问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颈部与头部可进行独立充气,可根据医嘱要求随时调整头颈部要求,在达到医嘱体位要求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0016]2.将固定托制作为可拆卸、可更换内芯的设计,既达到了有效固定,防止其移位、变形的目的,又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随时更换内芯,满足制动需要。
[0017]3.在固定单上设置有拉链,便于随时更换枕巾,清洁卫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更换简单,对患者体位影响小,且由一名护士就可完成,节省劳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枕巾未覆盖在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固定托和脑托上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枕巾未覆盖在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固定托和脑托上时的局部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局部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4是枕巾未覆盖在头部固定枕、颈部支撑枕、固定托和脑托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固定单展开俯视图。
[0023]图6是固定单展开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包括固定单1、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固定托4、枕巾5和脑托7,所述的固定单1连接在床垫6上,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和颈部支撑枕3固连在固定单1上端,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上开设有与头部轮廓相匹配的容纳槽20,所述的容纳槽20内部连接有充气式脑托7,所述的固定托4通过子母粘扣可调节的粘连在颈部支撑枕3上端,两个固定托4之间构成可容纳患者颈部的颈部固定槽40;
[0025]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为充气式头部固定枕2,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一充气口21;
[0026]所述的颈部支撑枕3为充气式颈部支撑枕3,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二充气口30;
[0027]所述的脑托7上连接有可封闭的第三充气口70;
[0028]所述的枕巾5盖合在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和固定托4上并与固定单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枕巾5上设有可供固定托4调节的调节通槽50。
[0029]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固定单1包括主单10、左侧包裹单11、右侧包裹单12和首端包裹单13,所述的左侧包裹单11和右侧包裹单12连接在主单10两侧,所述的首端包裹单13连接在主单10上端,所述的左侧包裹单11和右侧包裹单12通过子母粘扣相连接,所述的首端包裹单13通过子母粘扣与左侧包裹单11和右侧包裹单12连接。
[0030]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上第一充气口21处连接有气门嘴。
[0031]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颈部支撑枕3上第二充气口30处连接有气门嘴。
[0032]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三充气口70上连接有气门嘴。
[0033]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枕巾5通过拉链与固定单1可拆卸的连接。
[0034]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固定托4上设有可闭合的拉链,固定托4内部填充有PP棉或沙袋等。
[0035]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和颈部支撑枕3为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的枕巾5为棉布材质,棉布材质的枕巾5具有良好的吸汗性能。
[0036]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上容纳槽20内侧底部边缘A与头部固定枕2底端面热合连接,此种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头部固定枕2的形态稳定性。
[0037]图5和图6中阴影填充代表子母粘扣。
[0038]本技术的使用过程:
[0039]1.在患者使用前,将固定单1通过子母粘扣粘接于床垫上,枕巾5盖合在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固定托4和脑托7上并与固定单1连接好;
[0040]2.将头部固定枕2与颈部支撑枕3及脑托7充气1/3左右备用;
[0041]3.将患者头颈部相对应的位置安置于本技术装置相应部位,根据医生要求将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和脑托7进行充气,达到符合医嘱要求的高度与位置;
[0042]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选择在固定托4内部填充PP棉或沙袋,然后通过子母粘扣的粘贴作用,将固定托4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1)、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固定托(4)、枕巾(5)和脑托(7),所述的固定单(1)连接在床垫(6)上,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和颈部支撑枕(3)固连在固定单(1)上端,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上开设有与头部轮廓相匹配的容纳槽(20),所述的容纳槽(20)内部连接有充气式脑托(7),所述的固定托(4)通过子母粘扣可调节的粘连在颈部支撑枕(3)上端,两个固定托(4)之间构成可容纳患者颈部的颈部固定槽(40);所述的头部固定枕(2)为充气式头部固定枕(2),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一充气口(21);所述的颈部支撑枕(3)为充气式颈部支撑枕(3),其侧面设有可封闭的第二充气口(30);所述的脑托(7)上连接有可封闭的第三充气口(70);所述的枕巾(5)盖合在头部固定枕(2)、颈部支撑枕(3)和固定托(4)上并与固定单(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枕巾(5)上设有可供固定托(4)调节的调节通槽(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强制体位用卧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单(1)包括主单(10)、左侧包裹单(11)、右侧包裹单(12)和首端包裹单(13),所述的左侧包裹单(11)和右侧包裹单(12)连接在主单(10)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