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200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所述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包括: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将调光膜和至少两片玻璃板进行合片,得到调光玻璃;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根据所述仿真建模的计算结果,获取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并通过求导得到沿边界线分布的应变梯度;根据所述分布曲线或所述应变梯度判断所述调光玻璃的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根据分布曲线或应变梯度判断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准确、快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仿真分析
,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调光膜的应用非常广泛且重要,例如应用在汽车上形成调光玻璃。调光玻璃在制作过程中,对于调光膜与玻璃板合片压制的过程中,调光膜的局部被施加压应力,一旦外载荷施加的压应力超过临界应力,调光膜便会产生局部屈曲的现象,即褶皱。
[0003]目前,现有技术判断调光膜褶皱是否产生时容易出现误判、漏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能够解决误判、漏判调光膜是否出现褶皱和张紧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所述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包括:
[0006]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
[0007]将调光膜和至少两片玻璃板进行合片,得到调光玻璃;
[0008]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
[0009]根据所述仿真建模的计算结果,获取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并通过求导得到沿边界线分布的应变梯度;
[0010]根据所述分布曲线或所述应变梯度判断所述调光玻璃的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
[0011]通过对玻璃板、调光膜合片的过程仿真建模得到的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并求导得到沿边界线的应变梯度,根据分布曲线或应变梯度判断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准确、快捷。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对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具体包括:
[0013]对玻璃板、调光膜进行网格划分,且玻璃板采用实体单元,调光膜采用壳单元;
[0014]输入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输入调光膜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拉伸、剪切、压缩极限强度;
[0015]定义玻璃板及调光膜的接触类型,分别设置调光膜上下两片玻璃板与调光膜形成两对接触对,同时设置接触起作用的载荷步;
[0016]定义玻璃板和调光膜合片的边界条件,设置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
[0017]根据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计算调光膜的变形和应力。
[0018]进一步的,对玻璃板、调光膜进行网格划分的尺寸小于或等于5mm。
[0019]进一步的,玻璃板及调光膜区域的接触类型为切向摩擦。
[0020]进一步的,根据应变梯度判断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具体包括:当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未出现正负交替时,且应变梯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光膜产生褶皱。
[0021]进一步的,当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出现正负交替时,调光膜产生褶皱。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所述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包括:
[002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
[0024]合片模块,用于将调光膜和至少两片玻璃板进行合片,得到调光玻璃;
[0025]仿真模块,用于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
[0026]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仿真建模的计算结果,获取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并通过求导得到沿边界线分布的应变梯度;
[0027]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布曲线或所述应变梯度判断所述调光玻璃的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
[0028]进一步的,所述仿真模块还包括:
[0029]划分子模块,用于对玻璃板、调光膜进行网格划分,且玻璃板采用实体单元,调光膜采用壳单元;
[0030]输入子模块,用于输入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输入调光膜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拉伸、剪切、压缩极限强度;
[0031]定义子模块,用于定义玻璃板及调光膜的接触类型,分别设置调光膜上下两片玻璃板与调光膜形成两对接触对,同时设置接触起作用的载荷步;
[0032]所述定义子模块还用于定义玻璃板和调光膜合片的边界条件,设置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
[0033]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计算调光膜的变形和应力。
[0034]进一步的,当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出现正负交替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调光膜产生褶皱。
[0035]进一步的,当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未出现正负交替时,且应变梯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调光膜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8]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仿真建模流程示意图。
[0039]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布曲线示意图。
[004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变梯度示意图。
[0041]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0042]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模块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2、S103、S104、S105,所述步骤S101、S102、S103、S104、S105的详细描述如下。
[0045]S101,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
[0046]具体的,所述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可以通过对玻璃板进行拉伸实验或声频法获得。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则可以通过对调光膜进行拉伸实验、剪切实验、压缩实验获得。
[0047]具体的,由于不同的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拉伸、剪切、压缩极限强度不同,则不同的玻璃板、调光膜进行合片形成的调光玻璃产生褶皱的条件也可能不同,故需要在仿真建模之前,对玻璃板进行拉伸试验或声频法以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调光膜进行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包括:获取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获取调光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拉伸极限强度、剪切极限强度和压缩极限强度;将调光膜和至少两片玻璃板进行合片,得到调光玻璃;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根据所述仿真建模的计算结果,获取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并通过求导得到沿边界线分布的应变梯度;根据所述分布曲线或所述应变梯度判断所述调光玻璃的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调光玻璃的合片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具体包括:对玻璃板、调光膜进行网格划分,且玻璃板采用实体单元,调光膜采用壳单元;输入玻璃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输入调光膜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拉伸、剪切、压缩极限强度;定义玻璃板及调光膜的接触类型,分别定义调光膜上下两片玻璃板与调光膜形成两对接触对,同时定义接触起作用的载荷步;定义玻璃板和调光膜合片的边界条件,且定义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根据载荷步的时间周期、步长、最大增量步信息计算调光膜的变形和应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玻璃板、调光膜进行网格划分的尺寸小于或等于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板及调光膜的接触类型为切向摩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应变梯度判断调光膜是否产生褶皱,具体包括:当应变沿边界线的分布曲线未出现正负交替时,且应变梯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调光膜产生褶皱。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调光玻璃的调光膜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变沿边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王小蕾刘宇李亮吴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