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195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7
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其包括拉索本体,上锚具防护机构,以及下锚具防护机构。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上索导管,上锚具防护罩,进气座,进气管,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拉索本体相连通以将保护气体压入所述拉索本体中。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包括防雨罩,下锚具防护罩,一泄气座,以及下锚温湿传感器。所述下锚温湿传感器用检测下锚具防护罩内的温度与湿度,并根据温度值与湿度值由所述进气管通入保护气体,然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控下使拉索本体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本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可以防止拉索的索股内的钢丝因相对湿度过高而造成氧化锈蚀,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斜拉索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桥梁的养护与运营成本。省了桥梁的养护与运营成本。省了桥梁的养护与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用缆索制造
,特别是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缆索是部分桥梁或其他建筑物的主要承力构件,缆索的寿命也决定了整个大桥的寿命。目前斜拉桥的设计年限在100年以上,而其工作环境都是跨江、跨海,因此其温湿度变化大,对拉索钢丝的腐蚀也很厉害。目前,斜拉桥用斜拉索的实际使用寿命仅仅为20年左右,原因在于其主要防护是通过钢丝镀锌防护、外层挤塑双层高密度聚乙烯以及索体内填充油脂来实现。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拉索的使用,索体内的防腐油脂、和镀锌层会逐渐损失以至失去对钢丝的保护,难以真正实现拉索5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年限100年以上的斜拉桥,至少要进行一次换索。其所产生的换索费用将超过斜拉索本身的制造费用的数倍。另外,换索施工时还将严重阻碍交通运行,并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钢丝锈蚀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其包括一个拉索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上锚具防护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下锚具防护机构。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上索导管,一个密封设置在所述上索导管上的上锚具防护罩,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锚具防护罩上的进气座,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上的进气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拉索本体相连通以将保护气体压入所述拉索本体中。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防雨罩,一个密封设置在所述防雨罩上的下锚具防护罩,一个设置在所述下锚具防护罩上的泄气座,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泄气座上的下锚温湿传感器。所述下锚温湿传感器用检测下锚具防护罩内的温度与湿度,并根据温度值与湿度值由所述进气管通入保护气体,然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控下使拉索本体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
[0005]进一步地,所述拉索本体包括一个设置在一端的上锚丝封固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另一端的下锚丝封固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还包括一个上锚导气管,该上锚导气管设置在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中且与所述上锚具防护罩相连通并穿过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下锚导气管,该下锚导气管设置在所述下锚丝封固结构中且与所述下锚具防护罩相连通并穿过所述下锚丝封固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下锚导气管。
[0009]进一步地,在使用时,在垂直方向上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位于所述下锚丝封固结构的上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锚具防护罩与进气座之间的进气快速接插组件,所述进气快速接插组件用于使所述上锚具防护罩与所述进气座快速连接与拆卸。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泄气座与所述下锚具防护罩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泄气座与所述下锚具防护罩通过一根管道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下锚温湿传感器所输出的数值开启所述进气管为所述拉索本体进行充气,并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数值关闭所述进气管以停止向所述拉索本体进行充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由于具有所述的上锚具防护机构与下锚具防护机构,且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具有所述下锚温湿传感器。该下锚温湿传感器一直对该拉索中的湿度进行检测,当湿度达到所达到的阈值时,则控制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气泵对其进行充保护气体,该保护气体可以驱使湿气从泄气座离型,从而可以防止拉索的索股内的钢丝因相对湿度过高而造成氧化锈蚀,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斜拉索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桥梁的养护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的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的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包括一个拉索本体10,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10上的上锚具防护机构20,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10上的下锚具防护机构30,以及一个与所述上、下锚具防护机构20、30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4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模块,安装组装,密封组件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0]所述拉索本体10本身应当为现有技术,其由多根钢丝组成,并在外面挤塑双层高密度聚乙烯,然后再在聚乙烯层的外面缠绕包带而形成。所述拉索本体10包括一根索股11,一个设置在所述索股11的一端的上锚丝封固结构12,以及一个设置在索股11的另一端的下锚丝封固结构13。所述索股11,以及上、下锚丝封固结构12、13也为现有技术,如专利号CN201620782756.0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在垂直方向上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12位于所述下锚丝封固结构13的上方。
[0021]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20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拉索本体10上的上索导管21,一个密封设置在所述上索导管21上的上锚具防护罩22,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上的进气座23,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23上的进气管24,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上的压力传感器25,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10中的上锚导气管26,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与进
气座23之间的进气快速接插组件27。所述上索导管21为一个管状结构,其套设在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12的外侧,并与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12相互固定。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可以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扣设在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12上,且其端部与所述上索导管21相互固定。可以想到是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与上索导管2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达到密封的目的。所述进气座23可以为一个方形框,其通过进气快速接插组件27与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连接。而所述进气快速接插组件27与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12连通,而所述进气快速接插组件27本身应当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进气快速接插组件27用于使所述上锚具防护罩22与所述进气座23快速连接与拆卸。所述进气管24设置在所述进气座23上,其可以与一个气泵(图未示)连接,当气泵开启时,便可以将气体如保护气体泵入所述拉索本体10中。所述进气管24的一端可以设置一个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包括一个拉索本体,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上锚具防护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下锚具防护机构,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上索导管,一个密封设置在所述上索导管上的上锚具防护罩,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锚具防护罩上的进气座,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上的进气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进气座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拉索本体相连通以将保护气体压入所述拉索本体中,所述下锚具防护机构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拉索本体上的防雨罩,一个密封设置在所述防雨罩上的下锚具防护罩,一个设置在所述下锚具防护罩上的泄气座,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泄气座上的下锚温湿传感器,所述下锚温湿传感器用检测下锚具防护罩内的温度与湿度,并根据温度值与湿度值由所述进气管通入保护气体,然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监控下使拉索本体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本体包括一个设置在一端的上锚丝封固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另一端的下锚丝封固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拉索防护上锚进气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具防护机构还包括一个上锚导气管,该上锚导气管设置在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中且与所述上锚具防护罩相连通并穿过所述上锚丝封固结构。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张海良俞建群顾庆华何旭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