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椎板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9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为改良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本体,所述椎板本体内包括弯钩、横臂、竖臂和通孔,所述弯钩与横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度角,所述横臂与竖臂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度角,所述竖臂的下端表面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弯钩能将横臂和竖臂的一端分别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连接,设置横臂和竖臂能在椎板本体使用之后对患者的髋骨起到前后和左右的支撑力,设置通孔便于医护人员将克氏针更好的穿过通孔将椎板本体固定患者的髋骨上,同时也能减少辅助的医师对椎板本体进行固定,同时也减少医疗人员的人手,设置第一弧度角能更好的将弯钩固定在患者的髋骨上,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整体的使用效果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椎板拉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
,具体涉及改良椎板拉钩。

技术介绍

[0002]椎板拉钩广泛应用于腰椎后路手术中,传统的椎板拉钩前端只用一个拉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钩,手术过程中椎板拉钩的横臂难免会沾到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会使摩擦力减小使椎板拉钩操作困难,目前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椎板拉钩需要四个医务人员配合,并将椎板拉钩进行替换患者的髋关节,由于用到的人员较多会对患者造成患者的精神造成紧绷,不便于更好的接受治疗,因此针对上问题,特提出改良椎板拉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改良椎板拉钩,具有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能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本体,所述椎板本体内包括弯钩、横臂、竖臂和通孔,所述弯钩与横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度角,所述横臂与竖臂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度角,所述竖臂的下端表面开设有通孔。
[0005]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孔的角度为45度,且通孔内穿设有克氏针。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度角的角度为180度,所述第二弧度角的角度在0-180度之间。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技术,通过设置椎板本体能将患者受伤的髋骨进行固定和支撑,便于后期患者髋骨的修复,设置弯钩能将横臂和竖臂的一端分别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连接,设置横臂和竖臂能在椎板本体使用之后对患者的髋骨起到前后和左右的支撑力,便于患者更好的修复髋骨,设置通孔便于医护人员将克氏针更好的穿过通孔将椎板本体固定患者的髋骨上,同时也能减少辅助的医师对椎板本体进行固定,同时也减少医疗人员的人手,设置第一弧度角能更好的将弯钩固定在患者的髋骨上,能使弯钩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贴合,设置第二弧度角能根据患者髋骨受损的情况改变竖臂的角度,同时也方便后期的医疗人员对椎板本体进行固定,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整体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0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椎板本体;11、弯钩;12、横臂;13、竖臂;14、通孔;2、第一弧度角;3、第二弧度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实施例
[001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改良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本体1,通过设置椎板本体1能将患者受伤的髋骨进行固定和支撑,便于后期患者髋骨的修复,所述椎板本体1内包括弯钩11、横臂12、竖臂13和通孔14,所述弯钩11与横臂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度角2,设置弯钩11能将横臂12和竖臂13的一端分别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连接,所述横臂12与竖臂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度角3,所述竖臂13的下端表面开设有通孔14,设置横臂12和竖臂13能在椎板本体1使用之后对患者的髋骨起到前后和左右的支撑力,便于患者更好的修复髋骨。
[0015]具体的,所述通孔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孔14的角度为45度,且通孔14内穿设有克氏针,设置通孔14便于医护人员将克氏针更好的穿过通孔14将椎板本体1固定患者的髋骨上,同时也能减少辅助的医师对椎板本体1进行固定,同时也减少医疗人员的人手。
[0016]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度角2的角度为180度,设置第一弧度角2能更好的将弯钩11固定在患者的髋骨上,能使弯钩11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贴合,所述第二弧度角3的角度在0-180度之间,设置第二弧度角3能根据患者髋骨受损的情况改变竖臂13的角度,同时也方便后期的医疗人员对椎板本体1进行固定。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椎板本体1放置在患者身体内,然后将弯钩11与患者的髋骨进行连接,同时辅助医疗人员通过用手按压椎板本体1,然后主治医师通过横臂12和竖臂13的位置固定好之后,再用克氏针从竖臂13的一端的通孔14与患者的髋骨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开始对多余的克氏针进行修剪,椎板本体1安装固定之后医疗人员再将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即可。
[00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本体(1)内包括弯钩(11)、横臂(12)、竖臂(13)和通孔(14),所述弯钩(11)与横臂(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度角(2),所述横臂(12)与竖臂(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度角(3),所述竖臂(13)的下端表面开设有通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忠黄晓蓉吴逢斌唐建军欧光林杜伟民董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