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彩志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90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座板,座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装置主体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上,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和收卷机构,使用时,可使驱动机构的滑板在第一滑槽中滑动,使滑板通过第一齿板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齿环,驱动齿环通过第二齿板拨动人脸识别装置主体,同时驱动收卷机构的绕线管收卷连接绳,通过连接绳拉动人脸识别装置主体,使人脸识别装置主体在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调节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角度,方便采集身高较高的进出人员的面部信息,避免耽误进出人员的时间。避免耽误进出人员的时间。避免耽误进出人员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它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小区的门禁上都安装有人脸识别装置,保证小区内的安全。
[0003]目前所使用的在安装时大多是直接固定在门禁上,角度无法调节,若进出人员身高较高,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部件无法采集到进出人员的面部信息,此时身高较高的进出人员需要弯腰,将面部对准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部件,较为麻烦,且会耽误进出人员的时间,且人脸识别装置的外部大多没有设置防护结构,若人脸识别装置受到意外撞击时,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会直接作用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导致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损坏,影响之后的使用,且工作人员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操作时,若手指上有汗液的存在,操作时汗液跟随手指沾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然后形成污渍,需要工作人员利用清理工具对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进行清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在安装时大多是直接固定在门禁上,角度无法调节,若进出人员身高较高,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部件无法采集到进出人员的面部信息,此时身高较高的进出人员需要弯腰,将面部对准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部件,较为麻烦,且会耽误进出人员的时间,且人脸识别装置的外部大多没有设置防护结构,若人脸识别装置受到意外撞击时,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会直接作用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导致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损坏,影响之后的使用,且工作人员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操作时,若手指上有汗液的存在,操作时汗液跟随手指沾在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上,然后形成污渍,需要工作人员利用清理工具对人脸识别装置的显示屏进行清理,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槽一侧的部分座板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和第一滑槽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腔体的上端侧壁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腔体和第一滑槽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座板上端中部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上端之间通过安装轴共同转动连接有人脸识别装置主体,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显示屏朝向一侧,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一侧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弧形面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齿板,所述座板的上
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前后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和两个立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座板上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远离座板上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和传动机构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壳体上端侧壁开设有通槽。
[0006]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一侧,所述滑板的上端延伸至座板的上端外部,所述滑板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齿板,所述滑板的上端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前后侧之间的距离比两个立板之间的距离小,所述封板两侧的长宽均比第一滑槽的长宽大,所述封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封板通过安装槽套设且固定连接在滑板的上端周边,所述封板的下端和座板的上端抵触连接,所述滑板位于第一滑槽内部的部分贯穿且螺纹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直径比通孔的直径小,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腔体的内部,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螺杆位于通孔内部的部分圆周外壁上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驱动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槽远离腔体的一侧内壁上。
[0007]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驱动机构的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转杆,所述转杆通过第二轴承贯穿且固定连接在腔体的上端侧壁上,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和座板的上端抵触连接,所述转盘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扭盘,所述扭盘的圆周外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转板。
[0008]具体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上下端,两个所述固定板和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相连接部分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远离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侧之间均共同安装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上下端均滑动连接在同侧固定板上开设的缺口内部,两个所述防护板位于缺口内部且远离同侧固定板中部的一侧均固定连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同侧固定板上开设的第二滑槽内部,两个所述防护板均呈U形结构且开口相对,两个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透明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内部远离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一侧的上下端且靠近人脸识别装置主体一侧中部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防护板内部远离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一侧且靠近人脸识别装置主体一侧中部的部分内壁上均抵触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远离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一侧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均滑动连接在同侧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载板靠近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远离同侧载板的一侧均抵触连接在同侧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显示屏上。
[0009]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环,所述传动齿环的中部通过若干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固定轴,若干所述支撑板等间距安装在固定轴的圆周外壁和传动齿环的内壁之间,所述固定轴的前后侧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前后侧内壁上,所述传动齿环的下端和驱动机构的部分第一齿板啮合连接。
[0010]具体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绕线管,所述绕线管的前后侧圆周外壁上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绕线管的中部贯穿且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载盘,两个所述载盘远离中轴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前后侧内壁上,所述中轴的
背面圆周外壁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环,所述固定齿环和传动机构的传动齿环啮合连接,所述绕线管的圆周外壁上绕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拉伸的一端贯穿通槽且固定连接在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上端。
[0011]具体的,所述弧形块的圆心和安装轴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弧形块通过部分第二齿板和传动机构的传动齿环啮合连接。
[0012]具体的,所述座板的前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均和座板的下端持平,所述安装板上均等间距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若干安装螺栓。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装置主体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上,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和收卷机构,使用时,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第一滑槽(2)一侧的部分座板(1)内部开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和第一滑槽(2)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腔体(4)的上端侧壁上安装有旋转机构(5),所述旋转机构(5)和驱动机构(3)相连接,所述腔体(4)和第一滑槽(2)之间开设有通孔(16),所述座板(1)上端中部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9),两个所述立板(9)的上端之间通过安装轴(10)共同转动连接有人脸识别装置主体(11),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11)的显示屏朝向一侧,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11)一侧安装有防护机构(6),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11)的另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7),所述弧形块(17)的弧形面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齿板(18),所述座板(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12),所述壳体(12)前后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和两个立板(9)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壳体(12)内部靠近座板(1)上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7)和驱动机构(3)相连接,所述壳体(12)内部远离座板(1)上端中部的一侧安装有收卷机构(8),所述收卷机构(8)和传动机构(7)以及人脸识别装置主体(11)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壳体(12)上端侧壁开设有通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滑板(31),所述滑板(3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的内部一侧,所述滑板(31)的上端延伸至座板(1)的上端外部,所述滑板(31)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齿板(32),所述滑板(31)的上端安装有封板(33),所述封板(33)前后侧之间的距离比两个立板(9)之间的距离小,所述封板(33)两侧的长宽均比第一滑槽(2)的长宽大,所述封板(33)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34),所述封板(33)通过安装槽(34)套设且固定连接在滑板(31)的上端周边,所述封板(33)的下端和座板(1)的上端抵触连接,所述滑板(31)位于第一滑槽(2)内部的部分贯穿且螺纹连接有驱动螺杆(35),所述驱动螺杆(35)的直径比通孔(16)的直径小,所述驱动螺杆(35)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腔体(4)的内部,所述驱动螺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7),所述驱动螺杆(35)位于通孔(16)内部的部分圆周外壁上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6),所述第一轴承(36)的外圈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在通孔(16)的内壁上,所述驱动螺杆(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远离腔体(4)的一侧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第二锥齿轮(51),所述第二锥齿轮(51)和驱动机构(3)的第一锥齿轮(3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5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转杆(52),所述转杆(52)通过第二轴承(53)贯穿且固定连接在腔体(4)的上端侧壁上,所述转杆(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4),所述转盘(54)的下端和座板(1)的上端抵触连接,所述转盘(54)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扭盘(55),所述扭盘(55)的圆周外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转板(5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彩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彩志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