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81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包括两端匹配设置在托轮上的造粒机本体,造粒机本体中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造粒机本体内部设置有挡圈组及尾部环形挡环,尾部环形挡环设置在造粒机本体尾部位置,挡圈组设置在距离尾部环形挡环三分之一造粒机本体长度的位置,挡圈组包括挡圈固定座,及并排安装在挡圈固定座上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及第三挡圈,尾部环形挡环包括尾部挡环底座,及设置在尾部挡环底座上的至少一层环形挡环。本申请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造粒区间的料层厚度,增加造粒区的物料储存,以便于增加造粒机的台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干燥区的料层的厚度,增加干燥区物料储存,以便于提高造粒机本体的生产效率。本体的生产效率。本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肥生产过程中,需涉及到复合肥的造粒,现有技术中,复合肥生产用的造粒机由于中部挡圈及尾部挡板设计过低,造成造粒机内部物料储存少量,喷浆量无法提高,严重制约复合肥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该机构便于增加造粒机内部物料储存,有助于提升复合肥的产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方案为:
[0005]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包括两端匹配设置在托轮上的造粒机本体,所述造粒机本体中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造粒机本体内部设置有挡圈组及尾部环形挡环,所述尾部环形挡环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尾部位置,所述挡圈组设置在距离尾部环形挡环三分之一所述造粒机本体长度的位置,所述挡圈组包括挡圈固定座,及并排安装在所述挡圈固定座上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及第三挡圈,所述尾部环形挡环包括尾部挡环底座,及设置在所述尾部挡环底座上的至少一层环形挡环。
[0006]所述挡圈固定座内壁并排开设有三个环形卡槽一,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及第三挡圈外壁均设置有匹配所述环形卡槽一的环形凸挡一。
[0007]所述挡圈固定座的厚度为300mm,所述第一挡圈的厚度为200mm,所述第二挡圈的厚度为350mm,所述第三挡圈的厚度为450mm。
[0008]所述第一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一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二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二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三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三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
[0009]所述第一挡圈单元、第二挡圈单元及第三挡圈单元一端均设置有固定卡槽一,另一端均设置有匹配所述固定卡槽一的固定卡块一,所述第二挡圈中的所述第二挡圈单元的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挡圈中的第一挡圈单元的连接口及第三挡圈中的第三挡圈单元的连接口均错开安装设置。
[0010]所述尾部挡环底座内部及环形挡环内壁均开设有环形卡槽二,所述环形挡环外壁设置有匹配所述环形卡槽二的环形凸挡二。
[0011]所述尾部挡环底座厚度为200mm,所述环形挡环设置有3层,且每一层所述环形挡环的厚度为150mm。
[0012]每一层所述环形挡环由至少2块挡环单元首尾扣接而成,且相邻两层所述环形挡环中所述挡环单元的连接口之间错位设置。
[0013]所述挡环单元一端设置有固定卡槽二,另一端开设有匹配所述固定卡槽二的固定
卡块二。
[001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外壁上的环形大齿轮,及与所述环形大齿轮啮合安装的减速机,及用于驱动所述减速机的驱动电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申请中,造粒机在进行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当造粒机因造粒区的料层较薄影响生产效率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增加第二挡圈或第三挡圈,从而便于调整增加造粒区间的料层厚度,增加造粒区的物料储存,以便于增加造粒机的台产。当造粒机的干燥区料层需要调整时,可以选择增加或减少环形挡环的层数,从而调整尾部环形挡环的厚度,进而调整最适合的造粒机本体中干燥区的料层的厚度,从而增加干燥区物料储存,以便于提高造粒机本体的生产效率。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一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第二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二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第三挡圈由至少两块第三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能够便于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及第三挡圈的拆卸及安装。由于每一层环形挡环由至少块挡环单元首尾扣接而成,能够便于环形挡环的拆卸及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造粒机本体与挡圈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挡圈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挡圈单元、第二挡圈单元或第三挡圈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造粒机本体与尾部挡环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造粒机本体与尾部环形挡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造粒机本体与环形挡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挡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6]如图1-8所示,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包括两端匹配设置在托轮1上的造粒机本体2,所述造粒机本体2中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造粒机本体2内部设置有挡圈组4及尾部环形挡环5,所述尾部环形挡环5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2尾部位置,所述挡圈组4设置在距离尾部环形挡环5三分之一所述造粒机本体2长度的位置,所述挡圈组4包括挡圈固定座6,及并排安装在所述挡圈固定座6上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及第三挡圈9,所述尾部环形挡环5包括尾部挡环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尾部挡环底座10上的至少一层环形挡环11。
[0027]所述挡圈固定座6内壁并排开设有三个环形卡槽一12,所述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及第三挡圈9外壁均设置有匹配所述环形卡槽一12的环形凸挡一13。
[0028]所述挡圈固定座6的厚度为300mm,所述第一挡圈7的厚度为200mm,所述第二挡圈8
的厚度为350mm,所述第三挡圈9的厚度为450mm。
[0029]所述第一挡圈7由至少两块第一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二挡圈8由至少两块第二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三挡圈9由至少两块第三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
[0030]所述第一挡圈单元、第二挡圈单元及第三挡圈单元一端均设置有固定卡槽一17,另一端均设置有匹配所述固定卡槽一17的固定卡块一18,所述第二挡圈8中的所述第二挡圈单元的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挡圈7中的第一挡圈单元的连接口及第三挡圈9中的第三挡圈单元的连接口均错开安装设置。
[0031]固定卡槽一17及固定卡块一18的设置,主要是便于第一挡圈单元、第二挡圈单元及第三挡圈单元的对接安装;保证挡圈的整体性;同时,便于将第一挡圈单元、第二挡圈单元及第三挡圈单元的环形凸挡一13对应安装在环形卡槽一12内部,保证挡圈镶嵌在挡圈固定座6内部,从而保证挡圈组的稳定性。
[0032]挡圈固定座6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挡圈组4的嵌入安装,而第一挡圈7的厚度为200mm,第二挡圈8的厚度为350mm,第三挡圈9的厚度为450mm,主要是便于根据要求的料层厚度选择相应的挡圈厚度,从而便于造粒机本体2的高产。当需要较厚的造粒区料层时,可以将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及第三挡圈9的都安装上,从而能保证造粒区的料层厚度达到75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匹配设置在托轮(1)上的造粒机本体(2),所述造粒机本体(2)中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造粒机本体(2)内部设置有挡圈组(4)及尾部环形挡环(5),所述尾部环形挡环(5)设置在所述造粒机本体(2)尾部位置,所述挡圈组(4)设置在距离尾部环形挡环(5)三分之一所述造粒机本体(2)长度的位置,所述挡圈组(4)包括挡圈固定座(6),及并排安装在所述挡圈固定座(6)上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及第三挡圈(9),所述尾部环形挡环(5)包括尾部挡环底座(10),及设置在所述尾部挡环底座(10)上的至少一层环形挡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固定座(6)内壁并排开设有三个环形卡槽一(12),所述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及第三挡圈(9)外壁均设置有匹配所述环形卡槽一(12)的环形凸挡一(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固定座(6)的厚度为300mm,所述第一挡圈(7)的厚度为200mm,所述第二挡圈(8)的厚度为350mm,所述第三挡圈(9)的厚度为4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7)由至少两块第一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二挡圈(8)由至少两块第二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所述第三挡圈(9)由至少两块第三挡圈单元首尾扣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提升复合肥产量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李策张贤明杨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