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66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口罩,包括罩体、固定结构、引电结构和贴合结构,贴合结构设置于罩体,固定结构与罩体的两端连接,引电结构嵌设于罩体和固定结构的内部,罩体包括防粘层、第一杀菌层、过滤层、吸湿层和第二杀菌层,防粘层、第一杀菌层、过滤层、吸湿层、第二杀菌层自上向下依次叠设,第一杀菌层、第二杀菌层为艾草纤维层和/或铜纤维层,第一杀菌层、第二杀菌层的厚度为200~400μm,艾草纤维层的纤维直径、铜纤维层的纤维直径为2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属于口罩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将长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对于处于流动的人群来说,阻断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口罩。
[0003]现有技术中,防病毒口罩是防止病毒通过口罩进入到口腔,起到了隔离病毒的作用,例如申请号为201610242666.7的防病毒口罩是通过在口罩中设置熔喷纤维层,熔喷纤维层对病毒进行阻隔,防止病毒进入口腔,从而达到了防病毒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病毒虽然被口罩中的熔喷纤维层阻隔,但是病毒还残留在熔喷纤维层上,且具有活性,人的手部在无意中触碰到口罩时,口罩上的病毒就会从口罩上转移到手上,人手再接触口或鼻就会造成病毒感染;且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多为一次性的,造成了大量的原料浪费,重灾区的口罩供不应求。
[0004]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护口罩,既能够防止病毒和细菌进入口腔,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够杀死病毒和细菌;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护口罩,包括罩体、固定结构、引电结构和贴合结构,所述贴合结构设置于所述罩体,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罩体的两端连接,所述引电结构嵌设于所述罩体和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所述罩体包括防粘层、第一杀菌层、过滤层、吸湿层和第二杀菌层,所述防粘层、所述第一杀菌层、所述过滤层、所述吸湿层、所述第二杀菌层自上向下依次叠设,所述第一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为艾草纤维层和/或铜纤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的厚度为200~400μm,所述艾草纤维层的纤维直径、所述铜纤维层的纤维直径为200nm-800nm。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结构用于将罩体与面部进行位置的相对固定;引电结构用于将面部上的静电引到罩体上,使得罩体的静电吸附作用增强,贴合结构用于对罩体塑形,使得罩体沿着面部轮廓进行贴合,以增强罩体的防护作用,艾草纤维和铜纤维均具有优异的杀菌和杀病毒功效;在工作中,通过固定结构将罩体固定在人的面部,盖住口和鼻,接着通过贴合结构,使得罩体的边缘沿着鼻梁进行变形,与鼻梁贴合,引电结构的一端嵌入罩体中,另一端嵌入固定结构中,固定结构与人体接触,摩擦产生的静电通过引电结构导入到罩体中,从而增强了罩体的静电吸附作用;人在呼吸时,罩体中最外层的防粘层对来自外界环境的气体中的直径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接着第一杀菌层对气体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第一次灭活处理,然后过滤层对气体剩余的细菌和病毒进行过滤拦截,接着气体穿过吸湿层到达第二杀菌层,第二杀菌层对气体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第二次灭活处理,最后被净化处理的气体被人体吸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被罩体中的吸湿层吸收了
一部分,在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中,与面部接触的口罩里层材料上会附着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是从人体呼出的),口罩用的时间长了,由于面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面部很容易滋生螨虫,产生很多细菌,造成面部出现炎症,而在本申请中,与面部直接接触的是第二杀菌层,具有杀菌和杀病毒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面部螨虫或细菌的产生,因此,本申请中的口罩适合长时间佩戴,同时,由于过滤层是位于第一杀菌层与第二杀菌层之间,人们的手部在无意中接触到口罩时,附着在过滤层上的少量细菌和病毒是无法达到手上的,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因此本申请中的口罩可以重复循环佩戴,使用寿命长。该口罩既能够防止病毒和细菌进入口腔,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够杀死病毒和细菌;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结构为耳挂绳或系带。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结构可以是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引电结构为导电塑料或导电橡胶。在实际应用中,引电结构优先选用质地柔软、能够导电的材料;除此之外,引电结构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贴合结构为鼻梁条。除此之外,贴合结构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贴合结构还包括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设置于所述罩体的边缘区域。在实际应用中,罩体的边缘通过双面胶带与面部紧密贴合在一起,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增强防护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防粘层、所述吸湿层为纺粘无纺布。除此之外,防粘层、吸湿层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层为熔喷无纺布。除此之外,防粘层、吸湿层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其它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罩体还设置有呼吸阀。在实际应用中,呼吸阀是一种单向阀,在工作中,人体在向外呼出气体时,呼吸阀打开,以便于呼出的气体快速进入到环境中,人体在吸气时,呼吸阀关闭,外界气体通过罩体净化后进入人体,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口罩在使用时的舒适性。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罩体设置有夹层,所述过滤层夹置于所述夹层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打开夹层的开口对过滤层进行更换,以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夹层的开口可以设置密封胶条或双面胶条进行密封。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口罩的一种改进,所述双面胶带设置于所述夹层开口的下方。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强口罩的防护作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够防止病毒和细菌进入口腔,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够杀死病毒和细菌;静电吸附作用强,长时间佩戴不易产生螨虫,过滤层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或改装,满足多种应用场合,还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罩体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3为图2中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5为图4中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罩体;11-防粘层;12-第一杀菌层;13-过滤层;14-吸湿层;15
-ꢀ
第二杀菌层;2-固定结构;3-引电结构;4-贴合结构;41-鼻梁条;42-双面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固定结构(2)、引电结构(3)和贴合结构(4),所述贴合结构(4)设置于所述罩体(1),所述固定结构(2)与所述罩体(1)的两端连接,所述引电结构(3)嵌设于所述罩体(1)和所述固定结构(2)的内部,所述罩体(1)包括防粘层(11)、第一杀菌层(12)、过滤层(13)、吸湿层(14)和第二杀菌层(15),所述防粘层(11)、所述第一杀菌层(12)、所述过滤层(13)、所述吸湿层(14)、所述第二杀菌层(15)自上向下依次叠设,所述第一杀菌层(12)、所述第二杀菌层(15)为艾草纤维层和/或铜纤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12)、所述第二杀菌层(15)的厚度为200~400μm,所述艾草纤维层的纤维直径、所述铜纤维层的纤维直径为200nm-80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为耳挂绳或系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福周益民梁鼎天湛中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杰盟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