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52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CoCO3/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尤为关键。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极大前景。比如利用光催化剂捕获太阳光来裂解水产氢,从能源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然而,对光催化剂材料的设计、制备等仍需不断提升和发展。
[0003]近年来氮化碳材料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光化学性能和表面吸附特性,已成为光催化界研究的热点。g-C3N4作为一种非金属聚合半导体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环境友好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耐酸、碱、光腐蚀以及环保的优势,同时自身具有较窄带隙值(2.7ev),能够接受可见光响应,是作为光催化产氢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单体g-C3N4的光催化活性较弱,因为它的载流子复合率较高、团聚严重,且在较长的波长上吸光能力不强,对可见光利用率不足,限制了其作为光催化剂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碳酸钴作为无机盐,一种紫红色六面体颗粒,合成步骤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带隙,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能否利用碳酸钴对g-C3N4进行表面负载,提升光生载流子的利用效率,改善光催化活性,提升光催化产氢性能,目前而言还是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的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可用于可见光催化产氢。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为3D/2D。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六水合硝酸钴溶解在丙三醇水溶液中,加入尿素搅拌溶解;放入反应釜内水热反应,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箱中烘干得到CoCO3前驱体;(2)将g-C3N4溶解在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CoCO3前驱体,搅拌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固体产物平铺于瓷舟中用锡纸包裹严实,放入马弗炉中加热煅烧,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干得到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
[0008]进一步的,步骤(1)中六水合硝酸钴、丙三醇水溶液、尿素的用量比为0.5818 g:20ml:0.5~2 g;所述丙三醇水溶液的浓度为20~30%。
[0009]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190℃ ,时间为20~26h。
[0010]步骤(2)中所述g-C3N4与乙醇溶液的用量比为0.1 g:10 ~20 ml;所述的超声分散
时间为1 ~1.5h。
[0011]步骤(2)中g-C3N4与CoCO3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 g :0.01 ~0.7g。
[0012]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 ~90℃,时间为10~14h。
[0013]步骤(2)中所述煅烧为以2~2.5 ℃ min-1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到300~400 ℃后保温1~2 h。
[001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g-C3N4为超薄2D型g-C3N4,所述g-C3N4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放在80 ℃烘箱中干燥24 h,研磨均匀装入坩埚加上盖子,在马弗炉中以2.5 ℃ min-1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至550 ℃,保温4 h;在1 mol L-1
硝酸中搅拌12 h,抽滤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放入烘箱中干燥24 h;研磨均匀细致,使其平铺于方形瓷舟中,用锡纸包裹,在马弗炉中以5 ℃ min-1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到500 ℃保温4 h,获得g-C3N4。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光催化产氢的用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一步水热的方法在CoCO3六面体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g-C3N4构建3D/2D型结构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介孔CoCO3六面体纳米材料对g-C3N4的修饰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应,使得复合材料的捕光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降低了单体g-C3N4的带隙宽度,在可见光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CoCO
3 3D材料对单体g-C3N4进行表面修饰,制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强、便于批量生产、减少能耗且材料易得成本低、无污染,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构建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型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为35.867 umol h-1
,为单体g-C3N
4 (13.227 umol h-1
)的2.7倍。介孔型CoCO3六面体3D纳米材料对g-C3N
4 2D表面修饰后明显提高对光生电子的捕获能力,极大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最终显著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与g-C3N4、CoCO3单体催化剂的XRD谱对比图;图2 实施例1制备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与g-C3N4、CoCO3单体催化剂的SEM图;图3是g-C3N4、CoCO3和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N2吸附-脱附等温线;图4是g-C3N4、CoCO3和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BJH孔径分布图;图5是g-C3N4、CoCO3和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瞬时光电流测试;图6是CoCO3不同负载比例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图;图7是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CoCO3/g-C3N4的光催化稳定性测试;图8是CoCO3负载量为3 wt%的介孔CoCO3/g-C3N4的循环前后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
于下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检测。
[0020]实施例1: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1)称取尿素,在80 ℃烘箱中干燥24 h,研磨均匀装入坩埚加上盖子,在马弗炉中以2.5 ℃ min-1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至550 ℃,保温4 h;在1 mol L-1
硝酸中搅拌12 h,进行抽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在CoCO3六面体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g-C3N4构建3D/2D型结构。2.一种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六水合硝酸钴溶解在丙三醇水溶液中,加入尿素搅拌溶解;放入反应釜内水热反应,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箱中烘干得到CoCO3前驱体;(2)将g-C3N4溶解在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CoCO3前驱体,搅拌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固体产物平铺于瓷舟中用锡纸包裹严实,放入马弗炉中加热煅烧,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烘干得到介孔CoCO3/g-C3N4复合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六水合硝酸钴、丙三醇水溶液、尿素的用量比为0.5818 g:20ml:0.5~2 g;所述丙三醇水溶液的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军肖梦雅李春梅宋宁洪士欢左延朱达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