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151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装置,包括:彩钢瓦以及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与彩钢瓦相对设置,彩钢瓦包括彩钢瓦本体以及相对于彩钢瓦本体凸出的凸楞,凸楞具有朝向光伏组件的凹槽;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层至少位于凹槽内,且光伏组件与第一粘接层相接触,通过第一粘接层固定光伏组件与彩钢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有利于简化固定彩钢瓦和光伏组件的安装工序和降低光伏装置对屋面的承重要求。装置对屋面的承重要求。装置对屋面的承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太阳能光伏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设工商业屋顶电站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夹具或者压块等辅助构件以固定安装彩钢瓦和光伏组件,辅助构件的材料成本高且安装工序繁琐,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人工成本高。此外,在屋面上设置大量的夹具或者压块等辅助构件,提高了对屋面的承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光伏装置,解决固定安装彩钢瓦和光伏组件的工序繁琐和光伏装置对屋面的承重要求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装置,包括:彩钢瓦以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彩钢瓦相对设置,所述彩钢瓦包括彩钢瓦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彩钢瓦本体凸出的凸楞,所述凸楞具有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凹槽;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至少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接触,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彩钢瓦。
[0005]另外,所述凹槽具有相对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且所述顶部开口位于所述底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彩钢瓦以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彩钢瓦相对设置,所述彩钢瓦包括彩钢瓦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彩钢瓦本体凸出的凸楞,所述凸楞具有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凹槽;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至少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接触,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彩钢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相对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且所述顶部开口位于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所述顶部开口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开口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正投影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凸楞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为15mm~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凸楞延伸方向的剖面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剖面形状为倒梯形,且所述凹槽的底部拐角的角度范围为90
°
~15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具有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面,所述凹槽连接相邻的所述顶面;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与所述顶面齐平,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顶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第一粘接层凸出于所述顶面,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顶面之间具有第一粘接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凸楞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顶面的宽度为5mm~20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顶板、底板以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以及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为所述顶面,所述第一顶板以及所述第二顶板相对的侧面为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为所述凹槽的底面;且在沿垂直于所述顶面的方向上,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顶板的厚度,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楞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楞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在沿所述凸楞延伸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总长度与所述凸楞的长度的比值大于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王娟郭志球陶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