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电热管以及储水罐,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铝合金边框内,所述太阳能板上端设置有钢化玻璃保护壳,所述太阳能板下端设置有太阳能底板,太阳能底板下表面左侧连接有供电线太阳能底板下表面固定有支架,所述蓄电池、光伏控制器以及逆变器均设置在支架的内部,所述蓄电池与光伏控制器由连接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逆变器由输出电线连接,逆变器左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热管连接线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光伏控制器、蓄电池以及逆变器,方便了太阳能的发电供热,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人们操作和使用。便于人们操作和使用。便于人们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属于太阳能发电供热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辐射能,其中约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由内部氢原子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0003]现有的,提出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来使得发电供热更加适用于人们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电热管以及储水罐,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铝合金边框内,所述太阳能板上端设置有钢化玻璃保护壳,所述太阳能板下端设置有太阳能底板,太阳能底板下表面左侧连接有供电线,太阳能底板下表面固定有支架,所述蓄电池、光伏控制器以及逆变器均设置在支架的内部,所述蓄电池与光伏控制器由连接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逆变器由输出电线连接,逆变器左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热管连接线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所述电热管分别设置有正负极、开关和加热管,所述电热管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电热管连接线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连接,所述电热管设置在储水罐的右表面下端,所述电热管的加热管设置在储水罐的内部,所述储水罐左侧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罐的下侧表面设置有出水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控制器与太阳能底板由供电线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控制器和逆变器均设置在蓄电池的左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由保温层和外壳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开关。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架之间设置有底板和挡板,所述蓄电池、光伏控制器以及逆变器分别设置在支架内部的挡板及底板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通过设置的光伏控制器、蓄电池以及逆变器,方便了太阳能的发电供热,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人们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的太阳能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的太阳能板正面示意图;
[0016]图中: 1-太阳能板、2-铝合金边框、3-钢化玻璃保护壳、4-支架、5-太阳能底板、6-供电线、7-光伏控制器、8-连接线、9-蓄电池、10-输出电线、11-逆变器、12-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3-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4-电热管、15-储水罐、16-进水管、1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蓄电池9、电热管14以及储水罐15,太阳能板1设置在铝合金边框2内,太阳能板1上端设置有钢化玻璃保护壳3,太阳能板1下端设置有太阳能底板5,太阳能底板5下表面左侧连接有供电线6,太阳能底板5下表面固定有支架4,蓄电池9、光伏控制器7以及逆变器11均设置在支架4的内部,蓄电池9与光伏控制器7由连接线8连接,蓄电池9与逆变器11由输出电线10连接,逆变器11左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2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3,电热管14分别设置有正负极、开关和加热管,电热管14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2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3连接,电热管14设置在储水罐15的右表面下端,电热管14的加热管设置在储水罐15的内部,储水罐15左侧表面设置有进水管16,储水罐15的下侧表面设置有出水管17。
[0019]光伏控制器7与太阳能底板5由供电线6连接。
[0020]光伏控制器7和逆变器11均设置在蓄电池9的左侧。
[0021]储水罐15由保温层和外壳构成。
[0022]进水管16与出水管17均设置有阀门开关。
[0023]支架4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架4之间设置有底板和挡板,蓄电池9、光伏控制器7以及逆变器11分别设置在支架4内部的挡板及底板上。
[0024]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铝合金边框2和钢化玻璃保护壳3能对太阳能板1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太阳能板1向外界吸收太阳的辐射能量,产生电能,电能从太阳能底板5以及供电线6经过光伏控制器7和连接线8,到达蓄电池9内,光伏控制器7的使用能防止电能回流,便于更好的进行蓄电,储存在蓄电池9内的直流电通过输出电线10经过逆变器11变成交流电,逆变器11能使得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更有利于其他用电元件的使用,(通过储水罐15的进水管16向储水罐15内加入冷水,当加入一定量的冷水后,停止加水),被逆变器11改
变的交流电通过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2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3到达电热管14内,使得电热管14处于有电状态,打开电热管14的开关,电热管14即可对储水罐15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当加热一定时间后,储水罐15内的水变成热水,关闭电热管14开关,打开出水管17的阀门开关,即可使用。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蓄电池(9)、电热管(14)以及储水罐(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1)设置在铝合金边框(2)内,所述太阳能板(1)上端设置有钢化玻璃保护壳(3),所述太阳能板(1)下端设置有太阳能底板(5),太阳能底板(5)下表面左侧连接有供电线(6),太阳能底板(5)下表面固定有支架(4),所述蓄电池(9)、光伏控制器(7)以及逆变器(11)均设置在支架(4)的内部,所述蓄电池(9)与光伏控制器(7)由连接线(8)连接,所述蓄电池(9)与逆变器(11)由输出电线(10)连接,逆变器(11)左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2)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3),所述电热管(14)分别设置有正负极、开关和加热管,所述电热管(14)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电热管连接线(12)和第二电热管连接线(13)连接,所述电热管(14)设置在储水罐(15)的右表面下端,所述电热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习文,曾文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顺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