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80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包括底座,灶头,以及电控单元,所述灶头包括从底座上方显露出的放电电极及变压模块,变压模块包括设于安装壳体及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变压电路单元,变压电路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及放电电极;底座内于安装壳体的外侧前后连通设置有第一散热腔道,底座内于电控单元的前后方连通设置有第二散热腔道;所述第一散热腔道的前后方依次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腔道的前后方依次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散热风扇及第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腔道双风扇使得等离子体灶的变压电路单元和电控单元产生的热分别通过独立的散热腔道流出,提升散热效果,避免相互干扰。避免相互干扰。避免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


[0001]本技术涉及灶具
,尤其涉及一种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plasma)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尺度大于德拜长度的宏观电中性电离气体,其运动主要受电磁力支配,并表现出显著的集体行为。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工艺。等离子体是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物质第四态。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当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或其他原因,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就像下课后的学生跑到操场上随意玩耍一样。电子离开原子核,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这时,物质就变成了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一团均匀的"浆糊",因此人们戏称它为离子浆,这些离子浆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它是近似电中性的,所以就叫等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灶头,以及设置于底座的电控单元,所述灶头包括多个从底座上方显露出的放电电极及设置于放电电极下方的变压模块,所述变压模块包括设于底座内的安装壳体及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变压电路单元,所述变压电路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及放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于安装壳体的外侧前后连通设置有第一散热腔道;所述底座内于电控单元的前后方连通设置有第二散热腔道;所述第一散热腔道的一端于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腔道的另一端于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腔道的一端于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及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腔道的另一端于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腔道环形设置,包括从第一进风口、第一散热风扇进入后分开设置的左散热分支腔道和右散热分支腔道环绕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并汇聚于第一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壳及与上底壳连接的下底壳,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设置于上底壳的前侧,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下底壳的前后两侧;所述上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口显露所述灶头;所述上底壳的下端面设置有腔道板嵌入所述下底壳内,所述第一散热腔道及第二散热腔道由所述腔道板围设所述安装壳体及电控单元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道双风扇等离子体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板包括于设于安装口位置围绕安装壳体四周的第一腔道板,以及围绕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辉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爱等离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