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8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地下室的下方或周边设有抗浮盲沟,所述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包括水压观测管、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压力表组件和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压观测管;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抗浮盲沟内,所述压力表组件连接在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水压观测管、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及压力表组件,可实时监测抗浮盲沟内的地下水压力大小,当压力表组件所显示的水压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打开主动排水设备将地下水抽排出来,即可降低建筑物所受浮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建筑工程的
,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下空间也快速发展起来,带有多层地下室的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向下延伸地越来越深,若在地下水丰富地区,这样的建筑会受到很大的浮力,上部结构层数如果较少,则结构自重难以抵抗浮力,会危及建筑物安全性,此时需要进行抗浮设计,传统的抗浮设计一般是打抗浮锚杆,通过增加建筑物与地层之间的结合力以抵抗浮力,然而这种方法需要非常多的抗浮锚杆,而如果结合抗浮盲沟进行地下水的疏导与排出,则会大大减少抗浮锚杆的数量,降低成本。然而,包括抗浮锚杆和抗浮盲沟这些措施都是被动排水,当雨季来临时,地下水骤然增多,这些被动措施很可能不足以及时排出建筑物周围的地下水,导致浮力越来越大,危及建筑物安全,因此,在降雨较多地区,常设计主动排水措施,例如设置水泵,在地下水较多时,将地下水抽排掉,然而,地下水在地面以下,是不可见的,何时该开启水泵是一个难以直观评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专门用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评估何时开启水泵进行主动排水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地下室的下方或周边设有抗浮盲沟,所述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包括水压观测管、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压力表组件和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压观测管;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抗浮盲沟内,所述压力表组件连接在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一端设于地下室内,所述水压观测管依次穿过地下室外墙、基坑肥槽、地下室底板及其他构造层,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抗浮盲沟一定深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开有多个花眼,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外侧包裹有土工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连接有水压输出端,用于输出地下水的水压数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内,用于检测水压,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水压数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压输出端包括数据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A/D转换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用于采集、传输所述压力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数据,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
括放大器模块和滤波器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用于将水压数据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表组件的量程为137kPa,精度为0.1kPa。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其他构造层包括素混凝土垫层、聚乙烯保护膜、导水网格层和/或土工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压输出端连接至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实时采集所述水压数据,用于实时掌握地下水压力情况;当地下水压力达到所设定的阈值时,所述计算机发出警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还包括数据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计算机所采集的所述水压数据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通过水压观测管、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及压力表组件,可实时监测抗浮盲沟内的地下水压力大小,当压力表组件所显示的水压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打开主动排水设备将地下水抽排出来,即可降低建筑物所受浮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剖面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的水压观测管末端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水压观测管;2、测压系统主体结构;3、压力表组件;4、水压输出端;5、开关阀;6、抗浮盲沟;7、水压观测管末端;8、土工布;9、地下室外墙;10、基坑侧壁;11、基坑肥槽;12、地下室底板;13、其他构造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3]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地下室的下方或周边设有抗浮盲沟6,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包括水压观测管1、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压力表组件3和开关阀5;开关阀5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压观测管1;水压观测管1的第一端与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连接,水压观测管1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抗浮盲沟6内,压力表组件3连接在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上,
用于检测地下水的水压。
[0024]抗浮盲沟6是由碎石组成的碎石盲沟。抗浮盲沟6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室的下方或者周边,其横截面可以是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必要时也可在抗浮盲沟6中设置一至两根排水管,使得抗浮盲沟6较大区域内的地下水顺畅地进入排水管,而后可由水泵对排水管中的地下水进行抽排,以便于更容易将抗浮盲沟6中的地下水排出。
[0025]当抗浮盲沟6中地下水的水压过高时,地下水通过水压观测管1上升至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压力表组件3可检测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中地下水的水压。监测人员看到压力表组件3上显示的水压数据时,可作相应处理,当水压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打开主动排水设备将抗浮盲沟6中的地下水抽排出来,使得水压下降;当水压数据未达到一定阈值时,表示水压较小,处于安全范围内,则不需打开主动排水设备抽排地下水,节省成本。
[0026]开关阀5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压观测管1,防止异常情况下地下水通过水压观测管1倒灌入地下室内,例如,当压力表组件3有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时需要先关闭水压观测管1等。开关阀5可采用球墨铸铁软密封闸阀,启闭时较省力,与截止阀相比而言,因为无论是开启或关闭,闸板运动方向均与介质流动方向垂直。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通过水压观测管1、测压系统主体结构2及压力表组件3,可实时监测抗浮盲沟6内的地下水压力大小,当压力表组件3所显示的水压数据超过一定的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地下室的下方或周边设有抗浮盲沟,所述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包括水压观测管、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压力表组件和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压观测管;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抗浮盲沟内,所述压力表组件连接在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一端设于地下室内,所述水压观测管依次穿过地下室外墙、基坑肥槽、地下室底板及其他构造层,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抗浮盲沟一定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开有多个花眼,所述水压观测管的第二端外侧包裹有土工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上连接有水压输出端,用于输出地下水的水压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抗浮预警的智能化水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测压系统主体结构内,用于检测水压,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测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钢宋扬罗贤伟杨小礼王素堂汪洋李有志李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