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5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包括:线芯层、包覆线芯层的中被层、包覆中被层的绕包层及包覆绕包层的护套层。线芯层包括:用于传输电源电力的直流动力传输线、用于传送指令信号的控制线及用于采集和反馈信息的五类通讯信号线,且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最外层均设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挤压而成,中被层采用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绕包层采用钢带绕包而成,护套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绝缘层和护套层均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加工而成,电缆整体的耐高温和环境适应能力大大增强。温和环境适应能力大大增强。温和环境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的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光伏电缆的需求正大幅度提升,这给光伏电缆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但同时也对生产的光伏电缆提出更高的产品质量要求。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对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在有些温度高达100℃使用环境中使用时老化很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旨在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对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在高温使用环境下老化快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包括:线芯层、包覆线芯层的中被层、包覆中被层的绕包层及包覆绕包层的护套层。线芯层包括:用于传输电源电力的直流动力传输线、用于传送指令信号的控制线及用于采集和反馈信息的五类通讯信号线,且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最外层均设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挤压而成,中被层采用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绕包层采用钢带绕包而成,护套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
[0005]优选地,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导体均采用单晶体铜丝与天素丝绞合而成。
[0006]优选地,单晶体铜丝与天素丝绞合的绞距为单晶体铜丝的线径的18-25倍。
[0007]优选地,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的额定温度为150℃。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绝缘层和护套层均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加工而成,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是一种电子束交叉链接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酸耐碱、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可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经受机械冲击,使得电缆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使用于直流电压端一线最高电压为DC1.8KV的光伏设备系统中,是连接光伏设备、PLC逆变器及变电站的纽带,用于提供电源、输送指令及反馈现场情况信息,从而完成信息采集和电力输送的工作。具体可随光伏设备系统应用于通信、电力、气象、广播电视、无线选频直放站、航道坐标灯、铁路和公路的光伏电站等领域,以及水文观测站的电源系统。
[0013]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包括:线芯层、包覆线芯层的中被层200、包覆中被层200的绕包层300及包覆绕包层300的护套层400。
[0015]线芯层包括:两根用于传输电源电力的直流动力传输线110、两根用于传送指令信号的控制线120及一根用于采集和反馈信息的五类通讯信号线130。
[001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直流动力传输线110、控制线120及五类通讯信号线130的导体均为采用超精细和高纯度的单晶体铜丝与高强度的天素丝绞合而成的天素线,能够保持良好的超导能力,从而减少电力输送损耗,提高电缆输送能力。
[001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绞合而成的天素线的整体强度,单晶体铜丝与天素丝绞合的绞距控制在8-25倍单晶体铜丝的线径,且绞合时各单晶体铜丝的供线张力均匀一致。
[0018]直流动力传输线110、控制线120及五类通讯信号线130的最外层均设有绝缘层500,绝缘层500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挤压而成,且控制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的额定温度为150℃。
[0019]150℃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是一种电子束交叉链接材料,150℃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加工成的绝缘层500具有超高强度、备高抗UV、高耐腐蚀、耐高温、耐酸耐碱、抗老化、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大大增强了直流动力传输线110、控制线120及五类通讯信号线130的耐高温和环境适应能力,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0]中被层200采用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能大大提高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阻燃性能,使得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不会发生自燃情况,使用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设备事故问题的发生。
[0021]绕包层300采用钢带绕包而成,能进一步提高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
[0022]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护套层400和直流动力传输线110、控制线120及五类通讯信号线130的绝缘层500一样,也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且控制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的额定温度为150℃,能大大增强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护套层400的耐高温和环境适应能力,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3]现有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使用的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125℃,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的绝缘层500和护套层400均采用150℃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加工而成,完全能满足光伏设备在125℃环境温度中长期使用。
[0024]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整体环境适应能力强,耐高温,低烟,无卤,可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经受机械冲击。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在(60
±
2)℃放置4h后,满足GB/T 18380.12-2008、UL758VW-1及UL1424 FPLR规定的燃烧试验。
[0025]该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将动力、信息采集、指令控制等集于一体,便于连接光伏设备、PLC逆变器及变电站。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层、包覆所述线芯层的中被层、包覆所述中被层的绕包层及包覆所述绕包层的护套层;所述线芯层包括:用于传输电源电力的直流动力传输线、用于传送指令信号的控制线及用于采集和反馈信息的五类通讯信号线,且所述直流动力传输线、控制线及五类通讯信号线的最外层均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烯径材料挤压而成,所述中被层采用聚烯径材料押制而成,所述绕包层采用钢带绕包而成,所述护套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路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