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德修专利>正文

立体照相机的成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0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照相机的成像机构。它包括有两套反光板,其将在两个角度观看的一件物体的光轴反射;第一和第二光轴通过一个设有特别快门孔,可使第一和第二光轴曝光均匀,其中设有一可装一格胶片的夹,这格胶片有两部分。第一光轴通过一个镜头,可将影像投射在胶片的第一部分,第二光轴通过另一镜头可将影像投射在胶片的第二部分,使在一格胶片上成像一组图对,而第一、二光轴在镜头和胶片夹间交叉投射。(*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相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体照相机的成像机构。现有的立体照相机是利用一对焦距相同的镜头和快门在隔开大约70毫米的位置拍摄一对影像,然后左眼观看左边影像,右眼观看右边影像,就会产生立体效果。市售的立体照相机有两种,上述的为第一种,其拍摄的照片经冲印后要小心剪接才可以欣赏立体效果。第二种是利用一个光分支器,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拍摄后不须剪接就可以欣赏到立体效果,但不足之处是拍摄角度狭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拍摄广阔的角度,而且胶片经普通冲印不用任何处理就马上可以欣赏立体效果的立体照相机,而且本技术的快门会使每一对照片受到相同的曝光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两套反光板,两个镜头,胶片夹,其特征在于相机内设有可使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同时同通过的一个孔,并设有一个可控制光轴通过该孔的能受控开闭的快门掩。本技术还可以由如下措施来实现胶片夹是曲状的,该弯折部份为胶片上两个影像部份的接线,第一光轴和胶片的第一部份成90度角,第二光轴和胶片的第二部份成90度角。每两套反光板分别由两块反光板组成,第一镜头安装在第一套反光板和胶片夹之间,第二镜头安装在第二套反光板和胶片夹之间,本技术中的快门掩设有一弯的边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套反光板将被摄拍的景物发射的光在第一个角度上反射,第二套反光板将被拍摄的景物发射的光在第二个角度上反射,该两个光轴通过相机中所设的孔,并且该两个光轴受到同一个能开闭的快门掩的控制,使快门开的时间,两光轴的曝光率相同,胶片夹可夹住一格胶片,而胶片有两部份,在第一光轴的镜头会在第一部份的胶片投射第二个影像,第一和第二个影像并排在同一格胶片上,这种图对照片经普通冲印,不经过任何处理马上就可欣赏到立体产果。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照相机成像原理图2为本技术中长后焦距的广角镜成像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长后焦距的广角镜用在半个光源分支器上成像原理图;图4为用两个镜头的光源分支器的成像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立体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包括一垂直遮光板的立体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图7A、图7B、图7C为普通快门操作示意图;图8A、图8B、图8C和图8D分别为本技术立体照相机特别快门的操作示意图;图9为在半门情况下所设计快门遮光片的边沿的形状;图10A和图10B分别本技术用的快门掩形状。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本技术立体照相机包括一个光源分支器10,其具有两对两对反光平面板11、12和13、14。每对反光平面板的位置将会使一个影像通过一对镜头15、16的其中一个。两个镜头15、16的后面有一个简单的快门17,而胶片是装在一个曲状的胶片夹19上。光轴是用虚线来表示,并有箭头指示出经过反光板11、12反射的影像将会通过镜头15和受快门17的控制的孔投射到胶片18的20位置上。由反光板13、14反射的影像会通过镜头16投射到胶片18的21位置上,形成两个影像并排在胶片18上。胶片18呈曲状,使两个镜头15、16的光轴在位置20、21上与胶片18成90°角。利用正片或负片18经过普通冲印而毋须特别剪接或处理,便可通过一个观赏器来欣赏到立体效果。镜头15、16可以为单片或多片设计,而反光板11、12和13、14可以弯曲变成镜头作用。另外一个改进,在于产生广角效果。这可以利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长,后焦距的广角镜。这种镜头有一个聚焦镜21在后面,一个负镜22在前面(见图2),而光源分支器则装设于镜片21和22之间(见图3)或者在镜头21的后面。图4示出的是利用一个镜头和光源分支器的立体照相机。本实施例中,由反光板11、12及13、14反射的影像均通过一个镜头23而投射到胶片18上,而胶片该是平的,使胶片18为平面设置。图5示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本技术立体照相机有两套反光板30,第一套反光板32、34将影像发出的光轴反射于光轴36,第二套反光板38、40将影像发出光的充轴反射于光轴42。本技术里设有一个孔44,第一光轴36和第二光轴42通过此孔44,此孔44比较理想的位置是设于镜头和胶片之间。比较理想的安排就是光线由第一个镜头62通过孔44只会射于一格胶片的第一部份54;而光轴42由第二镜头64通过孔44只会射于一格胶片的第二部份56。由图5可以看出,第一部份胶片54和第二部份胶片56是以线条66为分界,孔44的大小和位置会安排到光线由第一镜头62大部份射于胶片的第一部份54,可能有少许的影像跨越分界66;而由光线42由第二镜头64射在胶片第二部份56上亦只有少许跨越分界66,通常两个影像的重叠在分界66两旁不会超过1.5厘米。遮光板最有效而理想是放影像聚胶的平面上,通常防止胶片曝光。在夹上的遮光板是很接近胶片的平面,这种情况下遮光板下的阴影是很清楚的。另外一个遮光板的好位置就是放在要拍摄的景物的平面上,但通常这是不实际的。图6示出采用立体遮光板的立体照相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5很相似,不同仅在于孔44由遮光板70取代了。遮光板70是装在分界66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光轴36和第二光轴42,分别经过交叉投射于第一部份胶片54和二部份胶片56之上。遮光板70会挡住应该射在第一部份胶片54和第二部胶片56上的部份光,如图示72和74部份。而图5中孔44的边沿所形成的遮光板会使第一部份胶片54和第二部份胶片56的影像有一个清楚的分界66。因此这个孔44的设置有以下的好处(1)遮光板的位置比较暗,很容易会到遮光板的边缘变成漆黑;(2)孔44可以控制到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的第一部份54和第二部份56的分界66附近有适当的重叠,效果就是该位置的曝光非常接近胶片的其它部份。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情况,首先要考虑胶片的第一部份54接受镜头62的影像。如果影像是个灰色的平面,孔44的边沿会使反射到影像54在接近分界66之前逐渐阴暗,但在超越66之后才逐渐消失。同样第二部份胶片亦都接受同样的曝光形式,但反向结果拍出来的照片会使分界66毫不明显。这种结构设置的好处是一般经过这立体相机拍出来的底片是很相似一张全格胶片,而不会使冲印站误是两个18mm×24mm的半格胶片而晒出单影像的照片。但如果分界66曝光不足,那么自动冲印的曝光系统会误认为这照片曝光不足,从而自行调整使冲晒出来的照片黯然失色。本技术立体照相机内有一个受到一个特别快门控制的孔,使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的曝光率相同。这个快门是用来控制两个镜头的光源。图7A是一个简单的快门,设有一块快门掩82,它遮住孔84。快门掩82环绕轴85旋转,孔84分两部份86、88。第一光轴36会大部份通过孔86的部份,而光轴42会大部份通过孔的88部份。在图7A、图7B和图7C中,将快门掩82环绕轴85旋转时,孔的第一部份86比第二部份88曝光较多,故此胶片50的第一部份43的曝光将会比第二部份56的曝光多。图8A、图8B、图8C和图8D所示为本技术的特别快门,其作用是使孔的第一部份86和第二部份86受到相同的曝光。快门掩90有一个弯的边沿92,其设计是当快门掩90环绕轴85旋转时,边沿92将会和孔84的中线94形成90度角,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照相机的成像机构,包括有两套反光板,两个镜头,胶片夹,其特征在于相机内设有可使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同时同通过的一个孔,并设有一个可控制光轴通过该孔的能受控开闭的快门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修
申请(专利权)人:罗德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