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57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其中,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预设电源,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的数据接收端,其中,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与第一芯片的输出电压相等;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用以连接第二芯片的数据发送端,其中,第二芯片采用第二预设电源供电,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的数据发送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二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该电平转换模块,可以实现在低功耗场景下进行电平转换,且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稳定性高。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串口电平转换方案参照图1、图2,是三极管转换电路方案的电路图,该方案均存在着成本高、需要的元器件多的问题。现有技术还有分压电阻方案,但是分压电阻方案一方面不适合串口两遍压差相差比较大的场景,另一方面不适合低功耗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平转换电路,该电平转换电路可以实现在低功耗场景下进行电平转换,且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000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器设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预设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的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出电压相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用以连接第二芯片的数据发送端,其中,所述第二芯片采用第二预设电源供电,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数据发送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信号接收端。
[0006]根据本技术的电平转换电路,可以实现在低功耗场景下进行电平转换,且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0007]另外,本技术上述的电平转换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芯片数据接收端的最大允许低电平电压。
[000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小于或等于3.6V,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20KΩ。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RBS520S30。
[00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最大允许低电平电压的取值范围为0.5V~0.7V。
[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上述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出电压相等,所述第二芯片采用第二预设电源供电,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
[0013]本技术的电器设备,通过上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可以实现在低功耗场景下进行电平转换,且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0014]另外,本技术上述的电器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芯片为NBIOT无线通信模块。
[001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BC28。
[00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芯片预留有测试点端口,其中,所述电器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以通过所述测试点端口建立所述第一芯片与外部升级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所述外部设备对所述第一芯片的固件升级。
[001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测试点端口包括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接地端、复位端和供电端。
[00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三极管转换电路方案的电路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的拓扑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二极管正向电压-正向电流-温度关系曲线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参考附图3-5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0027]如图3所示,电平转换电路20包括:第一电阻R1、二极管D、第二电阻R2。
[0028]具体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预设电源VDD_EXT,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400的数据接收端;二极管D的阳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用以连接第二芯片500的数据发送端,其中,第二芯片500采用第二预设电源VCC供电;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400的数据发送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二芯片500的信号接收端。由此,该电平转换电路20适于低功耗应用场景。
[0029]作为一个示例,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芯片400的数据发送端为端口BC28_RXD,第一芯片400的数据接收端为端口BC28_TXD,第二芯片500的数据发送端为端口MCU_TXD,第二芯片500的信号接收端为端口MCU_RXD。
[00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电源VDD_EXT的电压与第一芯片400的输出电压相等;上述二极管D的正向导通电压小于第一芯片400数据接收端的最大允许低电平电压;上述第一芯片400的数据发送端、第一芯片400的数据接收端优选为工作于3V电压域;上述第一预设电压VDD_EXT优选输出电压为3V。
[0031]其中,若上述第二预设电源VCC的电压小于或等于3.6V,且上述第二预设电源VCC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源VDD_EXT的电压,则第一电阻R1的阻值优选为20KΩ,且二极管D优选为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RBS520S30。若上述第二预设电源VCC的电压大于3.6V或上述第
二预设电源VCC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源VDD_EXT的电压,则可将本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与现有的串口电平转换方案如图1、图2所示的方案配合使用。例如,可将本申请的电平转换电路20与图1、图2所示的方案对应并联,且每个通路均可串接可控开关,进而可通过可控开关根据电器设备的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电平转换电路。若第二预设电源VCC的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源VDD_EXT的电压,为了减少电路在低功耗模式下的漏电情况,可将第二芯片500的信号接收端优选配置为浮空输入模式。
[00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3,若第二芯片500的数据发送端为高电平,则二极管D截止,第一芯片400的数据接收端被上拉到高电平,其中,高电平的电压等于第一预设电压VDD_EXT的电压;若第二芯片500的数据发送端为低电平,由于二极管D的导通电压低于第一芯片400的数据发送端的最大低电平电压,二极管D会导通,从而导致第一芯片400的数据发送端的电压被拉低到低电平。由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平转换设备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第一预设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第一芯片的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与所述第一芯片的输出电压相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用以连接第二芯片的数据发送端,其中,所述第二芯片采用第二预设电源供电,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数据发送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信号接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小于所述第一芯片数据接收端的最大允许低电平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小于或等于3.6V,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20K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型号为RBS520S3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团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