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054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主体,包括方舱和承载平台,可折叠天线,设置于所承载平台上,用于接收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设置于方舱内,并与可折叠天线连接,处理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其中,可折叠天线包括天线立柱、天线座架和反射体机构,反射体机构设置于天线座架上,天线座架可在X轴Y轴方向上协同转动,天线座架设置于天线立柱上,是反射体机构、天线座架的支撑结构,能够放倒和竖起所述反射体机构。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不仅接收处理系统可根据需要移动,而且天线可进行拆卸。而且天线可进行拆卸。而且天线可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气象
,更具体地说,涉及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相比风云二号系列卫星,其星载仪器无论从性能和数量上均有重大变化。风云四号A星地面系统接收的实时资料,以及业务系统加工处理得到的各级数据和产品,在天气预报、生态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交通等)都有很强的应用需求。
[0003]为加强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在部分行业的应用,中国气象局利用风云四号LRIT卫星广播链路,实时下发闪电定位仪数据及成像仪快视图数据。用于部分用户的行业应用。
[0004]为完成风云四号LRIT数据的接收及应用,需专门架设一套系统用于风云四号LRIT数据的接收及处理。原有系统以地基平台为基础,利用无法移动式0.8米抛物面天线进行数据接收,整个系统结构庞大,非常不利于系统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将庞大的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设置成可移动的方式,并且可以快速安装收缩天线,方便快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主体,包括方舱和承载平台,可折叠天线,设置于所承载平台上,用于接收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设置于所述方舱内,并与所述可折叠天线连接,处理所述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其中,所述可折叠天线包括天线立柱、天线座架和反射体机构,所述反射体设置于所述天线座架上,所述天线座架可在X轴Y轴方向上协同转动,所述天线座架设置于所述天线立柱上,是所述反射体机构、所述天线座架的支撑结构,能够放倒和竖起所述反射体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反射体机构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支架,所述主反射面是可拼装分瓣式反射面,在所述反射体机构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副反射面位于所述主反射面之上。
[0009]优选的,所述主反射面和所述副反射面为可拆卸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数据接收机、水平数据接收机、垂直接收计算机、水平接收计算机、产品生成计算机、交换机、产品展示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其中,
[0011]所述垂直数据接收机连接至所述垂直接收计算机,所述水平数据接收机连接至所述水平接收计算机,所述垂直接收计算机和所述水平接收计算机均通过交换机与所述产品生产计算机连接,所述产品生成计算机与所述产品展示计算机连接,所述产品展示计算机与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连接;
[0012]所述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包括垂直数据信号和水平数据信号,分别由所述垂直数据接收机和所述水平数据接收机接收并进行解调,解调后的数据分别由所述垂直接收计算机和所述水平接收计算机进行数据落盘及快视显示处理;
[0013]所述垂直接收计算机和所述水平接收计算机输出卫星处理数据至产品生成计算机,所述产品生成计算机根据产品算法将所述卫星处理数据生成产品文件,并将所述产品文件发送至所述产品展示计算机进行展示,所述产品展示计算机将所述产品文件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0014]优选的,所述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计算机,天线控制器,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交换机与所述天线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计算机将天线运行轨迹数据发送至所述天线控制器,所述天线控制器基于所述天线运行轨迹数据控制所述可折叠天线的运动。
[0015]优选的,所述可移动主体包括车辆。
[0016]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不仅接收处理系统可根据需要移动,而且天线可进行拆卸。在系统架设时,将天线竖起,并安装天线面板,即可进行系统数据的接收;当系统需要进行迁移时,将天线面拆卸,然后将天线放倒,即可进行迁移。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示意图;
[0018]图2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及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以下描述中提出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知道,即使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中,可进行具体的数字引用,例如“第一元件”、“第二装置”等。但是,具体数字引用不应当被理解为必须服从于其字面顺序,而是应被理解为“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不同。
[0021]本技术所提出的具体细节只是示范性的,具体细节可以变化,但仍然落入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术语“耦合”定义为表示直接连接到组件或者经由另一个组件而间接连接到组件。
[0022]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适于实现本技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虽然各实施例是针对元件的单个组合来描述,但是应理解,本技术包括所公开元件的所有可能组合。因此,如果一个实施例包括元件A、B和C,而第二实施例包括元件B和D,则本技术也应被认为包括A、B、C或D的其他剩余组合,即使没有明确公开。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主体102,包括方舱101和承载平台;可折叠天线103,设置于所承载平台上,用于接收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卫星数据处理系统104,设置于所述方舱101内,并与所述可折叠天线103连接,处理所述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具体地,所述可移动主体可以是车辆。
[0024]折叠式天线反射体结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自动化程度较高。天线收藏状态总高度较低,高度可以小于2100mm,有较好的通过能力。总长度较短,小于4500mm,载车可以设计的较短,行驶能力较高。
[0025]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折叠天线103包括天线立柱1031、天线座架1032和反射体机构1033,反射体机构设置于天线座架上,所述天线座架可在X轴Y轴方向上协同转动,所述天线座架设置于所述天线立柱上,是所述反射体机构、所述天线座架的支撑结构,能够放倒和竖起所述反射体机构。天线立柱是天线及驱动系统的支撑结构,又是天线折叠及展开的执行机构,具备放倒和竖起天线的功能。
[0026]天线座架采取X-Y座架形式,X轴是水平配置的,Y轴与X轴垂直,随X轴转动,电轴与Y轴垂直。通过X-Y轴的协同转动,将天线朝向转动至当前站址接收风云四号卫星的方位及俯仰角度。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射体机构可以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支架,所述主反射面是可拼装分瓣式反射面,在所述反射体机构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副反射面位于所述主反射面之上。主反射面可进行拆卸,在系统架设时,将天线竖起,并拼装反射面,即可进行卫星数据的接收;当系统需要迁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主体,包括方舱和承载平台;可折叠天线,设置于所承载平台上,用于接收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设置于所述方舱内,并与所述可折叠天线连接,处理所述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其中,所述可折叠天线包括天线立柱、天线座架和反射体机构,所述反射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天线座架上,所述天线座架可在X轴Y轴方向上协同转动,所述天线座架设置于所述天线立柱上,是所述反射体机构、所述天线座架的支撑结构,能够放倒和竖起所述反射体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机构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支架,所述主反射面是可拼装分瓣式反射面,在所述反射体机构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副反射面位于所述主反射面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面和所述副反射面均为可拆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方舱式风云四号接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数据接收机、水平数据接收机、垂直接收计算机、水平接收计算机、产品生成计算机、交换机、产品展示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其中,所述垂直数据接收机连接至所述垂直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茂农梁永楼鄢俊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云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