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50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包括:保温层,铺设于墙体的外表面,防止室内的热流失;防潮层,铺设于保温层的外表面,防止墙体受潮;管网,铺设于防潮层的外表面,供冷、热水循环流通;面层,覆盖设置于管网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毛细管网安装结构的室内温度调节效果更好,节约能耗。节约能耗。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毛细管网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供暖方面,我国的采暖方式由采用灶炉土炕取暖逐渐转变成采用暖气片散热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是改变成用地暖取暖。
[0003]随着建设节能社会的理念的提出,为了方便夏天制冷、冬天供暖,毛细管网供暖系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毛细管网供暖系统的保温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效果更好,节约能耗的毛细管网安装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包括保温层、防潮层、管网及面层;其中,
[0006]所述保温层,铺设于墙体的外表面,防止室内的热流失;
[0007]所述防潮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防止所述墙体受潮;
[0008]所述管网,铺设于所述防潮层的外表面,供冷、热水循环流通;
[0009]所述面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管网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管网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毛细管及卡条;其中,
[0011]所述进水管,竖直的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至供水装置的输出端,另一端为封闭的;
[0012]所述回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平行的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同一侧,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供水装置的输入端,另一端为封闭的;
[0013]所述毛细管,包括多根,由所述墙体的顶端至底端逐一排布设置,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侧壁连通设置,另一端水平的延伸至所述墙体的另一侧弯折180度后返回与所述回水管的侧壁连通设置;
[0014]所述卡条,包括多条,等间距的竖直设置于所述防潮层的外表面,所述卡条通过螺钉与防潮层固定连接,所述卡条靠近防潮层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毛细管的对应部位嵌入所述卡槽内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卡条远离所述防潮层的壁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一体的设置有加强肋。
[0016]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保温隔热板。
[0017]优选的,所述防潮层为纸面石膏板。
[0018]优选的,所述面层为粉刷石膏。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的毛细管网安装结构设置有管网,管网的进水管与回水管分别连通至
供水装置,供水装置能够对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并将加热或冷却处理后的水送入管网内,形成循环水。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在室内的四面墙体上全部设置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对室内进行温度调节,全包围式的温度调节系统可快速改变室内的温度,形成舒适的居住环境,温度调节效果极佳。
[0021]还设置有保温层,能有效防止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夏季防止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影响管网的制冷效果,冬季防止室内的热量通过墙体流失到室外或隔壁房间。使供水装置在较小的功率下即可维持室内的温度,达到了更好的节能保温效果。
[0022]还设置有防潮层,可有效防止墙体受潮而影响结构强度。
[0023]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毛细管网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管网铺设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1、墙体;12、保温层;13、防潮层;14、管网;15、面层;
[0028]41、进水管;42、回水管;43、毛细管;44、卡条;45、螺钉;46、卡槽;47、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请参考图1~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包括保温层12、防潮层13、管网14及面层15;其中,
[0032]保温层12,铺设于墙体11的外表面,防止室内的热流失;
[0033]防潮层13,铺设于保温层12的外表面,防止墙体11受潮;
[0034]管网14,铺设于防潮层13的外表面,供冷、热水循环流通;
[0035]面层15,覆盖设置于管网14的外表面。
[0036]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网安装结构设置在墙体11上,无论是混凝土墙体、砌体墙体,还是其他墙体均可应用该结构,达到调节室内的温度的目的,给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0037]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分别设置到室内四周的墙体11上,可使室内形成全包围式的温度调节系统。能够快速的改变室内的温度,温度调节效率高,效果佳。
[0038]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管网14包括进水管41、回水管42、毛细管43及卡条44;其中,
[0039]进水管41,竖直的设置于墙体11的一侧,进水管41的一端连通至供水装置的输出端,另一端为封闭的;
[0040]回水管42,与进水管41平行的设置于墙体11的同一侧,回水管42的一端连通至供水装置的输入端,另一端为封闭的;
[0041]毛细管43,包括多根,由墙体11的顶端至底端逐一排布设置,毛细管43的一端与进水管41的侧壁连通设置,另一端水平的延伸至墙体11的另一侧弯折180度后返回与回水管42的侧壁连通设置;
[0042]卡条44,包括多条,等间距的竖直设置于防潮层13的外表面,卡条44通过螺钉45与防潮层13固定连接,卡条44靠近防潮层的壁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46,毛细管43的对应部位嵌入卡槽46内设置。
[0043]在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作为温度调节系统的核心,包含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和制冷处理,并通过水泵送入进水管41,经毛细管43流入回水管42后,再返回供水装置,形成水循环体系。
[0044]进水管41和回水管42设置在墙体11一侧靠近角落处,在墙体11的角落处安装造型,将进水管41和回水管42埋入造型内,不影响室内的美观。进水管41优选底端与供水装置连通,顶端通过端帽密封;回水管42优选顶端与供水装置连通,底端通过端帽密封;毛细管43从上至下逐一排布,形成毛细管网。同一根毛细管43与进水管41的连接部位低于与回水管42的连接部位。使管内的空气能够有效的被排出,提高管网14的调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防潮层、管网及面层;其中,所述保温层,铺设于墙体的外表面,防止室内的热流失;所述防潮层,铺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防止所述墙体受潮;所述管网,铺设于所述防潮层的外表面,供冷、热水循环流通;所述面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管网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毛细管及卡条;其中,所述进水管,竖直的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至供水装置的输出端,另一端为封闭的;所述回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平行的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同一侧,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供水装置的输入端,另一端为封闭的;所述毛细管,包括多根,由所述墙体的顶端至底端逐一排布设置,所述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圣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