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32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定位体、覆盖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以及覆盖于定位体和金属壳体上的金属罩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舌板及向后凸伸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定位体卡扣配合,所述金属罩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延伸臂卡扣配合的卡扣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绝缘本体、定位体和金属罩体之间的卡扣配合,大大增加了彼此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和结合强度,改善了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可适应频繁插拔或插拔力过大的情况。拔或插拔力过大的情况。拔或插拔力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其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日渐轻薄化,其内部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这就要求产品内部必须要采用密集化布局,各个电子零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薄化,对制程工艺和产品连接的可靠性要求都越来越高。对于经常要插拔的连接器来说,其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USB连接器为例,其时常要面临频繁的插拔操作,为了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通常需要设计较强的插拔力,而这又会增加对连接器的伤害,例如,插拔力过大时容易使得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断裂或破损,或者使得连接器内部的绝缘本体、壳体、端子等零部件之间出现连接不紧密的问题,因此,如何增强连接器的自身强度及其内部连接结构的紧密性和可靠性,以适应频繁插拔或插拔力较大的应用需求,是当前USB连接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改善内部连接关系的紧密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定位体、覆盖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以及覆盖于定位体和金属壳体上的金属罩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舌板及向后凸伸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定位体卡扣配合,所述金属罩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延伸臂卡扣配合的卡扣片。
[0005]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臂的外壁面设有向外凸伸的突起部,所述卡扣片自所述金属罩体的两侧向下弯折而成,并与所述突起部卡扣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延伸臂配合的凹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臂包括呈水平延伸的底臂及自底臂向上垂直凸伸出的定位臂,所述底臂和定位臂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且所述定位臂收容于所述凹口内,以实现对定位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罩体的前端罩设于金属壳体表面,而后端则罩设于定位体表面;所述金属罩体的卡扣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突起部卡扣配合的开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狭槽,所述狭槽内容纳有长条形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的两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金属壳体搭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延伸臂的底臂相互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端子尾部的安装区域。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绝缘本体、定位体和金属罩体之间的卡扣配合,
大大增加了彼此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和结合强度,改善了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可适应频繁插拔或插拔力过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连接器去除金属罩体和定位体后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定位体的配合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所述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固定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20、与绝缘本体10配合的定位体30、覆盖于绝缘本体10表面的金属壳体40以及覆盖于所述金属壳体40表面的金属罩体50,所述端子20的末端延伸出绝缘本体10,用于焊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金属壳体40环绕在绝缘本体10四周,起到信号屏蔽的效果,而所述金属罩体50则从外侧罩设在金属壳体40上,并且固定至所述电路板。
[0017]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出的舌板12,其中,所述基部11的左右两端设有向后凸伸出的一对延伸臂13,用于与所述定位体30定位配合,而所述延伸臂13包括呈水平延伸的底臂131及自底臂131向上垂直凸伸出的定位臂132,所述底臂131、定位臂132及所述基部1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且所述延伸臂13的外壁面设有向外凸伸的突起部133,所述突起部133则用于与所述金属罩体50卡扣配合,所述两个延伸臂13的底臂131相互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端子尾部的安装区域134;另外,所述基部11的顶表面分布有等间距排列的分隔条14,所述分隔条14凸起于所述基部11的顶表面,而且所述基部11的顶表面还分布有位于所述分隔条14前侧的狭槽15,所述狭槽15与所述分隔条14相邻设置,且狭槽15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分隔条14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狭槽15从左到右贯通所述基部11。所述舌板12表面设有若干容纳所述端子20的端子槽16。
[0018]所述端子20设有固定臂22、自固定臂22向前延伸出的接触臂23及自固定臂22向后延伸出的安装臂24(即端子尾部),其中,所述固定臂22呈水平延伸,并且与绝缘本体10的基部11卡持配合,所述接触臂23则延伸至所述舌板12,且接触臂23的末端暴露于舌板12的表面,以便与对接端电连接器插接。所述安装臂24自所述固定臂22的后端倾斜延伸出,用于焊接至电路板上。
[0019]为了使得绝缘本体10具有更佳的强度,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卡持于所述狭槽15内的加强片60,所述加强片60呈长条形,其自狭槽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狭槽15的另一端,且加强片60的两端各自设有一向前折弯而成的折弯部61,所述折弯部61贴合于所述基部11的左右两侧,其与所述金属壳体30搭接并通过点焊方式实现固定。所述加强片60嵌入所述基部11内,可大大增加基部11的强度,防止在电连接器的插拔过程中因插拔力过大而对绝缘本体10的内部造成损坏。
[0020]所述定位体3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后端,且罩设于所述基部11的上方,并与所述基部11卡持配合,其中,所述定位体3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臂132定位配合的凹口31。
[0021]所述金属罩体50的前端安装至所述金属壳体40上,后端则安装至所述定位体30上,且金属罩体5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一对向外翻折而成的安装板51,用于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51上均开设有一固定孔52。另外,所述金属罩体50设有一主体部53,其覆盖于所述定位体30的表面,且所述主体部53的两侧设有弯折而成的卡扣片54,所述卡扣片54上开设有与所述突起部133卡扣配合的开孔55,通过该开孔55实现金属罩体50与定位体30的结合。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定位体、覆盖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以及覆盖于定位体和金属壳体上的金属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舌板及向后凸伸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定位体卡扣配合,所述金属罩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延伸臂卡扣配合的卡扣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的外壁面设有向外凸伸的突起部,所述卡扣片自所述金属罩体的两侧向下弯折而成,并与所述突起部卡扣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延伸臂配合的凹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发包金平姚宏江方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