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18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具体涉及细菌菌群培养溶液的制备领域,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艾草10克、蒲公英8克、鱼腥草5克、大青叶4克、艾叶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2克、蒲公英8克、大青叶4克、牛黄5克、鱼腥草5克、射干4克、白头翁5克、板蓝根5克、青黛5克、土茯苓5克、山豆根5克、白花蛇舌草2克、紫花地丁8克、穿心莲10克、马齿苋11克、白鲜皮13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来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能够为100多种微生物菌群提供各类营养物质,有利于各类菌群共同生存,达到了中草药细菌最佳的生存环境,更加有利于中草药细菌菌群繁殖。更加有利于中草药细菌菌群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菌菌群培养溶液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堆填埋场除臭方法,大多数使用自动喷淋系统和喷洒车祛除垃圾散发恶臭物质。通过覆盖喷洒植物液和生物菌两种除臭剂。目前大多数还是使用植物液。垃圾填埋场夏天时,容易产生渗滤液外漏,渗滤液对环境又有害,所以一般都会进行回收处理,但是渗滤液会散发很臭的气体。一般的除臭剂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0003]微生物除臭能快速解决渗滤液外漏的情况,由于产品复合了很多菌种,所以针对渗滤液这个高复合恶臭物质气体,具有显著的祛除效果,但是现有的技术很难将多种细菌菌群在同一个培养溶液中进行培养,一培养溶液中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由于多种细菌菌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可能会造成有的菌群贫营养,所以对培养溶液的制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要满足多种细菌菌群共同生存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的技术很难将多种细菌菌群在同一个培养溶液中进行培养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制备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原料准备,艾草10克、蒲公英8克、鱼腥草5克、大青叶4克、艾叶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2克、蒲公英8克、大青叶4克、牛黄5克、鱼腥草5克、射干4克、白头翁5克、板蓝根5克、青黛5克、土茯苓5克、山豆根5克、白花蛇舌草2克、紫花地丁8克、穿心莲10克、马齿苋11克、白鲜皮13克;
[0007]步骤二、原材料粉碎,将步骤一中所有原材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机的转速控制在1000rpm-1200rpm,粉碎时间控制在 10-14min,粉碎后的所有原材料的粒径控制在100um-180um之间,然后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和摇匀,得到混合原材料的粉末;
[0008]步骤三、加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放入蒸汽中进行加热,蒸汽的温度控制在60℃-100℃,加热时间控制在10-14分钟;
[0009]步骤四、高温高压加热,将步骤三中加热后的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放置通风处自然冷却,然后将其放置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高压加热,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00℃-340℃,压强控制在200KPa-240KPa,使中草药细胞壁破裂,使液泡的单层膜破裂,从而使得细胞液汽化;
[0010]步骤五、降温降压,对步骤四中密闭容器进行降温降压,温度控制在20℃
ꢀ-
60℃,压强控制在20KPa-60KPa,使得汽化的细胞液液化,细胞液不断液化形成液滴,将液滴用容
器进行收集;
[0011]步骤六、过滤,将步骤五中收集得到的液滴进行过滤,将液滴中的含碳杂质、细胞器和细胞壁进行分离;
[0012]步骤七、离心提纯,将步骤六中的过滤后的液滴倒入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放置离心机中进行分离提纯,将多余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化后的细胞液;
[0013]步骤八、称取混合,将步骤七中纯化后的细胞液称取20克,然后加入樟木粉5克、竹炭粉8克、蒸馏水100克、氯化钠2克、蛋白胨5克、葡萄糖6克、无机盐5克,核酸5克、酶3克、氨基酸5克,加入后充分混合,最终得到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
[0014]步骤九、灭菌,将步骤八中得到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无菌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
[0015]步骤十、储存,将步骤九中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利用冰柜作冷冻处理,使用时提前取出经处理后与微生物进行配比。
[00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六中使用过滤网的网径控制在 2um-6um之间。
[00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七中控制将离心机的转速控制在 8000-12000r/min,时间控制在20-24min。
[00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八中无机盐为钙、磷、钾、硫、钠、氯、镁、铁、锌、硒、钼和碘元素的混合物。
[001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八中氨基酸由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组成。
[002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九中灭菌环境为0.05MPa(110℃),灭菌时间控制在20~30min。
[00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十中冷冻的温度控制在-80~-50℃的范围之内,冷冻时间为72小时。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高纯度提取中草药细胞液为基础营养物质,去除了中草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器和含碳杂质,得到纯化的中草药细胞的细胞液,使得培养溶液更加干净,防止杂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通过配备了几十种中草药的原料,有利于纯化得到的细胞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更加齐全,能够为100多种微生物菌群提供各类营养物质,避免让一些菌群因为缺乏营养物质而无法生存,通过加入了生物生存必须的20中氨基酸,有利于各类菌群直接吸收,还加入了各类微量元素,满足各类微生物的无机盐的需求;
[0024]2、通过将得到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进行灭菌处理,有利于将其他杂菌和微生物去除,防止其他杂菌影响中草药细菌的生存,通过本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更加有利于各类菌群共同生存,提供了营养更加全面,去除了各类影响中草药细菌菌群生存的杂质,达到了中草药细菌最佳的生存环境,更加有利于中草药细菌菌群繁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制备步骤如下:
[0028]步骤一、原料准备,艾草10克、蒲公英8克、鱼腥草5克、大青叶4克、艾叶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2克、蒲公英8克、大青叶4克、牛黄5克、鱼腥草5克、射干4克、白头翁5克、板蓝根5克、青黛5克、土茯苓5克、山豆根5克、白花蛇舌草2克、紫花地丁8克、穿心莲10克、马齿苋11克、白鲜皮13克;
[0029]步骤二、原材料粉碎,将步骤一中所有原材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机的转速控制在1000rpm-1200rpm,粉碎时间控制在 10-14min,粉碎后的所有原材料的粒径控制在100um之间,然后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和摇匀,得到混合原材料的粉末;
[0030]步骤三、加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放入蒸汽中进行加热,蒸汽的温度控制在60℃-100℃,加热时间控制在10-14分钟;
[0031]步骤四、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细菌菌群培养溶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准备,艾草10克、蒲公英8克、鱼腥草5克、大青叶4克、艾叶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2克、蒲公英8克、大青叶4克、牛黄5克、鱼腥草5克、射干4克、白头翁5克、板蓝根5克、青黛5克、土茯苓5克、山豆根5克、白花蛇舌草2克、紫花地丁8克、穿心莲10克、马齿苋11克、白鲜皮13克;步骤二、原材料粉碎,将步骤一中所有原材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机的转速控制在1000rpm-1200rpm,粉碎时间控制在10-14min,粉碎后的所有原材料的粒径控制在100um-180um之间,然后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和摇匀,得到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步骤三、加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放入蒸汽中进行加热,蒸汽的温度控制在60℃-100℃,加热时间控制在10-14分钟;步骤四、高温高压加热,将步骤三中加热后的混合原材料的粉末放置通风处自然冷却,然后将其放置密闭容器中进行高温高压加热,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00℃-340℃,压强控制在200KPa-240KPa,使中草药细胞壁破裂,使液泡的单层膜破裂,从而使得细胞液汽化;步骤五、降温降压,对步骤四中密闭容器进行降温降压,温度控制在20℃-60℃,压强控制在20KPa-60KPa,使得汽化的细胞液液化,细胞液不断液化形成液滴,将液滴用容器进行收集;步骤六、过滤,将步骤五中收集得到的液滴进行过滤,将液滴中的含碳杂质、细胞器和细胞壁进行分离;步骤七、离心提纯,将步骤六中的过滤后的液滴倒入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放置离心机中进行分离提纯,将多余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化后的细胞液;步骤八、称取混合,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萍卢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路易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