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树帅专利>正文

防摔智能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05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摔智能手机,其包括手机主体、防摔边框、防摔脚、电动锁定机构及感应手机主体下落状态的重力加速传感器;当防摔智能手机处于初始模式时外轮廓顺滑,且防摔边框由电动锁定机构锁定于行程始端,防摔脚收纳于安置座中且由防摔边框束缚;当电动锁定机构解除对防摔边框的锁定后,防摔智能手机将切换至防摔模式,防摔边框与手机主体呈交叉状,防摔脚延伸至手机主体的角部外侧,以阻止手机主体与地面直接接触。本防摔智能手机结构紧凑,防摔性能优良,可兼顾基本性能,其外观与现有智能手机的主流设计一致,复合大众审美,防摔功能部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施且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实施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摔智能手机
[0001]本专利技术为2019年12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1366586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智能手机。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其已不单单作为移动通讯设备使用,更是从多个方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谓当今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目前的智能手机为了提升图像视觉效果、操作性、便携性及功能拓展性等方面的性能,通常以大屏幕、轻薄化为主流设计,随之而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即现有智能手机的防摔性能很差,尤其本身较为脆弱且暴露面积较大的屏幕部分极易碎裂,碎屏险的推出也证实了这一问题的高发性,屏幕是高端智能手机中体现科技含量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造价不菲,一旦碎裂无法修复,通常需更换整套屏幕组件,于使用者是一种较大的经济损失,于社会则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通常,人们会通过贴防护膜、安装保护壳等手段,为自用的智能手机提供必要的防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手机的防摔性能,但是以牺牲图像视觉效果、触屏灵敏度、散热效果、便携性等性能为代价,显然与现有智能手机的设计初衷相悖。由此可见,在保证智能手机综合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智能手机的防摔性能是十分必要且极具意义的,是未来智能手机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0004]在文献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与智能手机防摔性相关的技术方案并不鲜见,且所采用的防摔机理不一,不可置否,有些技术方案在理论上可实现较好的防摔效果,但由于存在涉及的机动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实施难度大,或是防摔功能只能启用极为有限的次数等不足,而实用性较差且不够美观,仍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能在现有智能手机上得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摔性能,对其他基本性能不利影响小,且外形美观的防摔智能手机。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摔智能手机,其包括手机主体,手机主体内设有主处理器,前侧为屏幕,其特征在于:
[0008]手机主体外设置有一呈闭环状的防摔边框,防摔边框经两个对称设置在手机主体上的支撑轴支撑而具有一个旋转行程;防摔边框位于行程始端时,其套置在手机主体的上、下、左、右四周外侧,当防摔边框旋转至行程终端时,其与手机主体呈交叉状而伸展至手机主体的前侧与后侧;两支撑轴处各安设有用于驱使防摔边框由行程始端向行程终端旋转的弹性部件;
[0009]手机主体的四个角部各内置一安置座,安置座内各限定有一具有直线移动行程的防摔脚;当防摔脚处于行程始端时,其收纳于安置座中,当防摔脚处于行程终端时,其延伸至手机主体的角部外侧,安置座内设有驱使防摔脚由行程始端向行程终端移动的弹性部件;当防摔脚与防摔边框均处于各自行程始端时,防摔脚受防摔边框束缚而无法移动,此时防摔智能手机为初始模式且外轮廓顺滑;当防摔边框向行程终端旋转时,四个防摔脚将失去束缚而分别弹出,此后防摔智能手机将切换至防摔模式;
[0010]手机主体上设置有一电动锁定机构,电动锁定机构由主处理器控制工作状态,其可将防摔边框锁定于行程始端并可解除对防摔边框的锁定;
[0011]手机主体内部安设有一重力加速传感器,主处理器可借助重力加速传感器来监测手机主体的自由下落状态,主处理器内预设有一时间阈值T1,当主处理器监测到手机主体以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且下落持续时间T2等于T1时,将调控电动锁定机构的工作状态,以解除对防摔边框的锁定,此后防摔智能手机切换为防摔模式,防摔边框及四个防摔脚将处于行程终端,以阻止手机主体任一部位与地面直接接触。
[0012]本防摔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及防摔机理为:
[0013]防摔智能手机在正常使用时维持初始模式,即防摔边框套置在手机主体的外侧四周,防摔脚则收纳于手机主体的四个角部,此状态下防摔智能手机外形平顺圆滑,整体外观和使用方式与现有智能手机无异,此状态下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防摔边框可对手机主体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主处理器监测到防摔智能手机下落且达到一定高度后,将使防摔智能手机切换并瞬间达到防摔模式,即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将分别移动至各自行程终端,以阻止手机主体与地面直接接触,由于防摔边框呈框状且与手机主体转动连接,当其接触地面后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与旋转,防摔脚的设计使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基于防摔边框与防摔脚的上述特性,当防摔智能手机摔落着地时,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可对撞击力进行良好的缓冲,以减少手机主体的受力,由此实现良好的防摔性能,尤其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屏幕碎裂;在防摔模式下,可手动将防摔脚及防摔边框调节至行程始端,并借助电动锁定机构将防摔边框锁定,即将防摔智能手机还原至初始模式。
[0014]本防摔智能手机的有益效果为:
[0015]由于作为实现防摔功能核心部件的防摔边框与防摔脚采用了精妙的设计,提高防摔性能的同时并不会对防摔智能手机的其他基本性能构成不利影响,同时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可采用低密度、高强度的材质制成并结合紧凑的结构设计,进一步降低本防摔智能手机与现有智能手机的外形差异,以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并降低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对防摔智能手机便携性及操作便捷性的影响;由于本防摔智能手机的防摔功能完全基于机械原理实现,防摔边框与防摔脚可手动复位至各自行程始端,使防摔智能手机由防摔模式还原至初始模式,使得本防摔智能手机防摔功能的使用次数并无限制。在本防摔智能手机中,重力加速传感器是实现防摔功能的核心部件之一,虽然其造价较为昂贵,但其还可兼负除防摔功能之外的其他众多功能,可物尽其用的提升防摔智能手机的性价比,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实现防摔功能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与此同时,在现有的诸多高端智能手机中,重力加速传感器实为标配元件,使得本防摔方案更容易低成本实施。综上所示,本防摔智能手机结构紧凑,防摔性能优良,可兼顾防摔智能手机的其他基本性能,且其外观与现有智能手机的主流设计一致,复合大众审美,防摔功能部件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施且稳定性强,
因此具有良好的实施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防摔智能手机在初始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中防摔智能手机在初始模式下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1中防摔智能手机在防摔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1中防摔智能手机在防摔模式下以不同情形着地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1中防摔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实施例1中防摔边框、手机主体、支撑轴及弹性部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7为实施例1中手机主体、安置座、防摔脚及弹性部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8为实施例1中电动锁定机构将防摔边框锁定于行程始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9为实施例1中电动锁定机构解除对防摔边框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10为实施例2中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摔智能手机,其包括手机主体,手机主体内设有主处理器,前侧为屏幕,其特征在于:手机主体外设置有一呈闭环状的防摔边框,防摔边框经两个对称设置在手机主体上的支撑轴支撑而具有一个旋转行程;防摔边框位于行程始端时,其套置在手机主体的上、下、左、右四周外侧,当防摔边框旋转至行程终端时,其与手机主体呈交叉状而伸展至手机主体的前侧与后侧;两支撑轴处各安设有用于驱使防摔边框由行程始端向行程终端旋转的弹性部件;手机主体的四个角部各内置一安置座,安置座内各限定有一具有直线移动行程的防摔脚;当防摔脚处于行程始端时,其收纳于安置座中,当防摔脚处于行程终端时,其延伸至手机主体的角部外侧,安置座内设有驱使防摔脚由行程始端向行程终端移动的弹性部件;当防摔脚与防摔边框均处于各自行程始端时,防摔脚受防摔边框束缚而无法移动,此时防摔智能手机为初始模式且外轮廓顺滑;当防摔边框向行程终端旋转时,四个防摔脚将失去束缚而分别弹出,此后防摔智能手机将切换至防摔模式;手机主体上设置有一电动锁定机构,电动锁定机构由主处理器控制工作状态,其可将防摔边框锁定于行程始端并可解除对防摔边框的锁定;手机主体内部安设有一重力加速传感器,主处理器可借助重力加速传感器来监测手机主体的自由下落状态,主处理器内预设有一时间阈值T1,当主处理器监测到手机主体以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且下落持续时间T2等于T1时,将调控电动锁定机构的工作状态,以解除对防摔边框的锁定,此后防摔智能手机切换为防摔模式,防摔边框及四个防摔脚将处于行程终端,以阻止手机主体任一部位与地面直接接触;所述的两支撑轴分别位于手机主体的上端中部与下端中部;防摔边框由形状对称且均呈弓形的主动边框与被动边框构成,主动边框的两端与被动边框的两端均由两支撑轴支撑而使主动边框与被动边框各具有一旋转行程,电动锁定机构及两支撑轴处的弹性部件仅作用于主动边框,主动边框与被动边框之间设有一单向同步机构;防摔智能手机处于初始模式时,主动边框与被动边框位于各自行程始端且各将两相邻的防摔脚束缚于行程始端;当电动锁定机构解除对主动边框的锁定后,主动边框将通过单向同步机构驱使被动边框与其共同旋转至各自的行程终端,此时主动边框与被动边框分别位于手机主体的前侧与后侧;在初始模式下,可手动将被动边框旋转至手机主体后侧且此过程中单向同步机构不会驱使主动边框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手机主体在相对两侧中部各设置一轴座,支撑轴与轴座配合且仅可相对旋转,防摔边框的两个边部与两支撑轴分别连接而使得防摔边框整体可绕轴座进行旋转,防摔边框与手机主体之间通过设置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树帅
申请(专利权)人:于树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