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74004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出参考孔模型和检验量棒,确定检验量棒塞入参考孔模型后的最小间隙δ;S2.利用高精度机床加工出高精度产品销孔和多档外径尺寸的高精度产品圆柱销;S3.进行液氮冷却试验,确定圆柱销的收缩量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保证液氮后产品圆柱销D5可以收缩到D4及以下值;S4.进行塞测试验,确定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S5.进行液氮冷套,通过设计要求的最小过盈量μ、最小间隙δ确定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最大产品圆柱销的尺寸D5;S6.确定可配选的最佳的产品圆柱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保证了圆柱销和销孔的装配精确度,尽量减小加工现场对过盈力检测的影响。工现场对过盈力检测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属于汽轮机装配中的过盈力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装配中常会用到圆柱销以及配套使用的销孔,圆柱销需要冷套入销孔内,但此装置对过盈量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关于过盈量的控制存在如下不足:1.产品由转子和叶片装配而成,在其装配基础上钻铰销孔,因其深度深,两种材料不一致,圆柱度精度无法精确保证,且受加工现场环境影响,其内孔尺寸测量不精确、不稳定;2.在装配现场,圆柱销外径尺寸在液氮后无法简易、快速、精确测量,在销孔内径和圆柱销外径测量均无法保证精确的前提下,无法控制其过盈量;3.过盈量无法快速方便检验。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制过盈量的圆柱销装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过盈量检测方法,保证过盈量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
[0005]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在试块上加工出高精度孔作为参考孔模型,同时加工出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确定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塞入参考孔模型后的最小间隙δ;
[0007]S2.利用高精度机床加工出高精度产品销孔,同时加工出多档外径尺寸的高精度产品圆柱销;
[0008]S3.针对步骤S1中制造出的检验量棒和S2中制造出的产品销孔进行塞测试验,确定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
[0009]S4.针对步骤S2中制造出的产品圆柱销和产品销孔进行液氮冷套,保证最小过盈量μ;
[0010]S5.针对步骤S2中制造出的产品圆柱销进行液氮冷却试验,确定圆柱销的收缩量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保证收缩量λ大于最小过盈量μ和最小间隙δ之和,保证液氮后产品圆柱销D5可以收缩到D4及以下值;
[0011]S6.确定可配选的最佳的产品圆柱销。
[0012]优选的,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1.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垂直加工出一个高精度孔作为参考销孔,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与产品销孔的尺寸相同,参考销孔的圆柱度高于产品销孔的圆柱度;
[0014]S12.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加工圆柱形的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
[0015]S13.在同条件的恒温实验室中测量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D2和检验量棒的外径尺寸D1;
[0016]S14.将不同尺寸的检验量棒塞进参考销孔,测量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隙δ=D2-D1。
[0017]优选的,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0018]S31.选择不同尺寸的检验量棒,记录其外径尺寸D3;
[0019]S32.将产品销孔与不同的检验量棒进行塞测试验,记录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
[0020]优选的,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0021]S41.设计给定出最小过盈量μ的数值,即0.003毫米;
[0022]S42.针对产品圆柱销和产品销孔进行液氮冷套;
[0023]S43.确定最大过盈量μ≤0.008毫米;
[0024]S44.根据设计给定80公斤的力用于检测产品圆柱销过盈力,当过盈量μ<0.003毫米时,则推出产品圆柱销,更换直径增加0.002毫米的产品圆柱销,重复步骤S42,保证最小过盈量μ≥0.003毫米。
[0025]具体的,步骤S4中采用以下步骤检测过盈力:
[0026](1)将产品圆柱销液氮冷套入产品销孔中;
[0027](2)产品圆柱销恢复常温后,将过盈力检测装置通过拉力推力计着力于产品圆柱销上,拧紧螺栓;
[0028](3)向产品圆柱销施力,观察推力拉力计的显示表直至数据达到设计给定的80公斤。
[0029]优选的,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0030]S61.记录设计要求的最小过盈量μ;
[0031]S62.记录最小间隙δ;
[0032]S63.确定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最大产品圆柱销的尺寸D5,即最佳的可配选的产品圆柱销尺寸D5=D4+μ+δ。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试块和产品的材质一样,可以保证圆柱销和销孔的装配精确度,尽量减小加工现场对过盈力检测的影响,保证过盈量的精确度。
[0035](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避免了在液氮冷却后对产品圆柱销以及产品销孔的尺寸进行测量,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还能在不进行测量的情况下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过盈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7]实施例1
[0038]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在试块上加工出高精度孔作为参考孔模型,同时加工出具有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即检验量棒沿轴向方向分为多段,每段的直径尺寸有所不同,此实施例中检验量棒具有上、中、下三档尺寸,确定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塞入参考孔模型后的最小间隙δ。
[0040]S1中具体步骤如下:
[0041]S11.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垂直加工出一个高精度孔作为参考销孔,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与产品销孔的尺寸相同,参考销孔的圆柱度高于产品销孔的圆柱度;
[0042]S12.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加工圆柱形的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
[0043]S13.在同条件的恒温实验室中测量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D2和检验量棒的外径尺寸D1,外径尺寸测量采用精度为0.0001毫米的万分尺,内径尺寸的测量采用精度为0.001毫米的千分尺;
[0044]S14.将不同尺寸的检验量棒塞进参考销孔,测量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隙δ=D2-D1。
[0045]S2.利用高精度机床加工出高精度产品销孔,同时加工出多档外径尺寸的高精度产品圆柱销。
[0046]S3.针对步骤S1中制造出的检验量棒和S2中制造出的产品销孔进行塞测试验,确定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
[0047]S3中具体步骤如下:
[0048]S31.选择不同尺寸的检验量棒,记录其外径尺寸D3;
[0049]S32.将产品销孔与不同的检验量棒进行塞测试验,记录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
[0050]S4.针对步骤S2中制造出的产品圆柱销和产品销孔进行液氮冷套,保证最小过盈量μ。
[0051]S4中具体步骤如下:
[0052]S41.设计给定出最小过盈量μ的数值,即0.003毫米;
[0053]S42.针对产品圆柱销和产品销孔进行液氮冷套;
[0054]S43.确定最大过盈量μ≤0.008毫米;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试块上加工出高精度孔作为参考孔模型,同时加工出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确定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塞入参考孔模型后的最小间隙δ;S2.利用高精度机床加工出高精度产品销孔,同时加工出多档外径尺寸的高精度产品圆柱销;S3.针对步骤S1中制造出的检验量棒和S2中制造出的产品销孔进行塞测试验,确定最大能塞入产品销孔的检验量棒D4;S4.针对步骤S2中制造出的产品圆柱销和产品销孔进行液氮冷套,保证最小过盈量μ;S5.针对步骤S2中制造出的产品圆柱销进行液氮冷却试验,确定圆柱销的收缩量λ和时间的关系,保证收缩量λ大于最小过盈量μ和最小间隙δ之和,保证液氮后产品圆柱销D5可以收缩到D4及以下值;S6.确定可配选的最佳的产品圆柱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垂直加工出一个高精度孔作为参考销孔,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与产品销孔的尺寸相同,参考销孔的圆柱度高于产品销孔的圆柱度;S12.利用高精度机床在试块上加工圆柱形的多档尺寸的检验量棒;S13.在同条件的恒温实验室中测量参考销孔的内径尺寸D2和检验量棒的外径尺寸D1;S14.将不同尺寸的检验量棒塞进参考销孔,测量二者之间的最小间隙δ=D2-D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盈量控制的圆柱销装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太宁朱培培陈金花王娇菊王东杰吴昊朱晓俊张云龙张力李海王宝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