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95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得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利用该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的物性关系模型生成地质构造成像数据,可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震成像效果。震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陡复杂构造区,由于地形起伏、灰岩出露或风化等问题引起地震激发接收困难、资料信噪比低,在主体构造部位地震资料广泛存在反射空白区或无反射;由于地层推覆、断层众多,构造纵横向变异,速度场纵横向变化大,速度建模困难,造成构造成像不准,深层的反射波能量弱、连续性差。因此,如何在高陡构造区对地下复杂地质结构进行准确成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地震在高陡构造区的成像效果。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000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反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模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000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
[000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案,该方案首先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之后,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再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最后,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得到速度电
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利用该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的物性关系模型生成地质构造成像数据,以便利用该地质构造成像数据进行成像,从而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流程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构造成像测点反演的电阻率拟合速度与测井速度拟合对比效果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模块结构框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地表构造复杂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陡构造、盐下等复杂区勘探,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可以改善复杂区成像效果,这些数据表征了不同但互补的岩石特性,如速度、电阻率和密度。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数据组合获得的地下模型有望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一些模糊性和单方法固有的反演非唯一性。电磁勘探在高陡复杂构造区受地表和岩性的影响因素小,采集的数据信噪比高,能够恢复高陡构造的电性特征,可以通过与地震的联合反演,进行构造建模,提高地震在高陡构造区的成像效果。
[0021]目前电磁与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交叉梯度法。基于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明确联合反演参数间的关系,但当反演空间物性参数无明显的方向性变化时,交叉梯度联合的效果不好。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岩石物理方法,使用从经验或岩心分析中得出的各种岩石物性之间的关系,当各物性参数间的关系假设准确时,采用岩石物理法的反演结果比交叉梯度法的反演结果更理想。
[002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在高
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从而改善高陡构造区地震深度成像效果。
[0023]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S102,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
[002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目标测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0027]步骤S104,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002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0029]步骤S106,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003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具体的反演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进行反演得到电阻率数据。
[0031]步骤S108,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包括: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包括: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电磁自由反演,得到自由反演结果;利用所述自由反演结果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进行电磁约束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包括:生成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中包括经验参数;利用目标测点的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根据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其中,a0和a
i
为经验参数,n为正整数,V
p
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log
10
V
p
=a(log
10
R)
b
;其中,a和b为经验参数,V
p
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根据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二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二相关系数;根据所述第一相关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关系数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初步成像结果;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将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作为地质构造成像结果;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不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8.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志刘雪军杨利根孙卫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