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负弯矩区的连接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负弯矩区的连接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混组合结构简支梁利用混凝土的抗压优势,用钢结构代替跨中受拉区混凝土,有效避免了下部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但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主梁处于钢梁受压、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不利受力状态。桥面板混凝土承受了较大的拉应力,易出现开裂问题,雨水有可能渗漏到剪力连接件周围而导致连接件生锈,从而引起结构刚度和耐久性下降。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常通过负弯矩区在混凝土桥面板中施加纵向预应力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负弯矩区顶板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增大了混凝土与钢梁交界处的剪应力,且由于平钢腹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混凝土弹性模量,施加在负弯矩区的预应力大部分消耗在钢腹板和钢翼缘板上,实际有效施加在顶板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十分有限,大大影响了混凝土顶板的抗裂能力。
[0003]目前常用的抗拔不抗滑剪力连接件通过在栓钉连接件周围裹一层低弹性模量的材料来实现连接件不传递剪力,但在削弱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抗拔不抗滑开孔板连接件,包括开孔板(7)、横向钢筋(9)以及泡沫填充材料(8);其中:所述的开孔板(7),下端面与负弯矩区钢梁(4)的顶板焊接固定,且开孔板(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桥梁的顺桥向平行,同时开孔板(7)沿着自身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排椭圆形孔,该排椭圆形孔包括一个以上的椭圆形孔,每个椭圆形孔的长轴方向均与开孔板(7)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的横向钢筋(9),数量与椭圆形孔的数量一致;各横向钢筋(9)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桥梁的横桥向平行,并一一对应地穿过各椭圆形孔设置;所述的泡沫填充材料(8),为中部具有完整的圆形通孔的填充块体;横向钢筋(9)的外径与圆形通孔的尺寸匹配;椭圆形孔的轮廓线,在短轴的两侧预设局部区域以满足横向钢筋(9)能够沿着桥梁的顺桥向滑移,并在负弯矩区混凝土顶板(3)通过横向钢筋(9)作顺桥向滑移时施加正应力;椭圆形孔长轴的长度能够限制负弯矩区混凝土顶板(3)通过横向钢筋(9)作顺桥向滑移的极限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填充材料(8)分体设置为两部分,并对称地布置在横向钢筋(9)的两侧;所述泡沫填充材料(8)的每一个分体,均能够填充在横向钢筋(9)的外圆与椭圆形孔的孔壁之间,且泡沫填充材料(8)的每一个分体的内侧型面为形状与横向钢筋(9)的外圆面匹配的半圆面,而内侧型面则为形状与椭圆形孔的孔壁匹配的半椭圆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孔的短轴长度比横向钢筋(9)的外径长2-3mm;长轴为横向钢筋(9)直径的2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开孔板(7)的高度不超过负弯矩区混凝土顶板(3)的一半、厚度不超过负弯矩区钢梁(4)的顶板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板(7)上相邻两个椭圆形孔之间的间距均为30c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填充材料(8)的厚度不小于开孔板(7)的厚度。7.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负弯矩区以及第一、第二正弯矩区,第一、第二正弯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清,戴金希,石中琦,王新雅,刘泓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