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平添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84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检测杆、调节杆头、横向杆、支撑柱、监控箱,检测杆顶端杆头延伸至调节杆头的底部,并与横向杆活动连接,横向杆水平固定在支撑柱的右侧,监控箱内端导线经过支撑柱的中心与底部的检测杆内端检测接口相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盛水槽底部的检测头底部与密封板相互嵌套,将支撑底架形成的缝隙填补,形成一个密封的容器,使得检测头在检测的时候能够直接快速提取样品,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稳定性。及稳定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属于生态环境检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遏制破坏环境的问题同时进行解决问题,对生态进行修复。
[0003]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现有的河流水质检测成为生态环境检测中重要的一环,将浊度传感器置入水中,在检测的过程水流处于不断流淌的状态,因此内部悬浮的颗粒实时变化,无法检测稳定的水质数据,需要传感器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安装的角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以解决无法检测稳定的水质数据,需要传感器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安装的角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检测杆、调节杆头、横向杆、支撑柱、监控箱,所述检测杆顶端杆头延伸至调节杆头的底部,并与横向杆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水平固定在支撑柱的右侧,所述监控箱内端导线经过支撑柱的中心与底部的检测杆内端检测接口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检测杆由缓冲中轴、检测头、盛水槽、防锈套轴、滑杆组成,所述缓冲中轴安设在检测头的底部,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缓冲中轴焊接固定在盛水槽的底部,所述盛水槽上端槽体外沿与防锈套轴外沿保持平齐,所述检测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杆的底部,所述防锈套轴内沿与滑杆外沿活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缓冲中轴包括清洁套轴、贴合垫、支撑底架,所述清洁套轴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底架的中心,所述贴合垫紧密贴合在支撑底架的上沿,所述支撑底架支撑柱向外延伸至盛水槽中心孔的嵌槽内,且通过焊接固定。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检测头由密封板、伸缩杆、光电检测头、平衡上板、连接块组成,所述密封板水平固定在伸缩杆的底部,所述伸缩杆嵌套在平衡上板对角的活动孔内,所述光电检测头嵌套固定在平衡上板的底部,所述平衡上板通过顶部的连接块与滑杆相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洁套轴包括:框架、定向柱、复位杆、支撑圈、防划挂条,所述框架两侧延伸设有两个以上的定向柱,所述定向柱通过活动栓与复位杆相连接,所述支撑圈外沿凸起凹槽与防划挂条相互嵌套。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盛水槽中部设有通孔。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下沿向外延伸形成弧面。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为环形状结构。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为金属材质,且表面覆盖有防锈漆。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具有以下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盛水槽底部的检测头底部与密封板相互嵌套,将支撑底架形成的缝隙填补,形成一个密封的容器,使得检测头在检测的时候能够直接快速提取样品,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清洁套轴的支撑圈扣合光电检测头的内槽,清洁套轴内部的防滑挂条对光电检测头表面的水垢进行清洁,且行程稳定,避免刮花光电检测头的镜片,提高检测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中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检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套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盛水槽上体位移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检测杆-1、调节杆头-2、横向杆-3、支撑柱-4、监控箱-5、缓冲中轴-11、检测头-12、盛水槽-13、防锈套轴-14、滑杆-15、清洁套轴-111、贴合垫-112、支撑底架-113、密封板-121、伸缩杆-122、光电检测头-123、平衡上板-124、连接块-125、框架-1111、定向柱-1112、复位杆-1113、支撑圈-1114、防划挂条-11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请参阅图1到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检测杆1、调节杆头2、横向杆3、支撑柱4、监控箱5,所述检测杆1顶端杆头延伸至调节杆头2的底部,并与横向杆3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3水平固定在支撑柱4的右侧,所述监控箱5内端导线经过支撑柱4的中心与底部的检测杆1内端检测接口相连接,通过上述的横向杆3检测不同深度水域的水流情况。
[0028]所述检测杆1由缓冲中轴11、检测头12、盛水槽13、防锈套轴14、滑杆15组成,所述缓冲中轴11安设在检测头12的底部,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缓冲中轴11焊接固定在盛水槽13的底部,所述盛水槽13上端槽体外沿与防锈套轴14外沿保持平齐,所述检测头12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杆15的底部,所述防锈套轴14内沿与滑杆15外沿活动连接,上述的盛水槽13底部设有围板,在提升与检测头12相接触的时候形成容器,使检测头12能够精确进行测量。
[0029]所述缓冲中轴11包括清洁套轴111、贴合垫112、支撑底架113,所述清洁套轴111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底架113的中心,所述贴合垫112紧密贴合在支撑底架113的上沿,所述支
撑底架113支撑柱向外延伸至盛水槽13中心孔的嵌槽内,且通过焊接固定,上述的支撑底架113为镂空结构,在未检测的时候水流稳定通过,避免内部沉淀,造成检测异常。
[0030]所述检测头12由密封板121、伸缩杆122、光电检测头123、平衡上板124、连接块125组成,所述密封板121水平固定在伸缩杆122的底部,所述伸缩杆122嵌套在平衡上板124对角的活动孔内,所述光电检测头123嵌套固定在平衡上板124的底部,所述平衡上板124通过顶部的连接块125与滑杆15相连接。
[0031]所述清洁套轴111包括:框架1111、定向柱1112、复位杆1113、支撑圈1114、防划挂条1115,所述框架1111两侧延伸设有两个以上的定向柱1112,所述定向柱1112通过活动栓与复位杆1113相连接,所述支撑圈1114外沿凸起凹槽与防划挂条1115相互嵌套。
[0032]所述盛水槽13中部设有通孔,避免阻隔水流,导致水流不断对检测器进行冲撞。
[0033]所述密封板121下沿向外延伸形成弧面,在与盛水槽13扣合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避免底部出现缝隙。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结构包括:检测杆(1)、调节杆头(2)、横向杆(3)、支撑柱(4)、监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1)顶端杆头延伸至调节杆头(2)的底部,并与横向杆(3)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3)水平固定在支撑柱(4)的右侧,所述监控箱(5)内端导线经过支撑柱(4)的中心与底部的检测杆(1)内端检测接口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1)由缓冲中轴(11)、检测头(12)、盛水槽(13)、防锈套轴(14)、滑杆(15)组成,所述缓冲中轴(11)安设在检测头(12)的底部,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缓冲中轴(11)焊接固定在盛水槽(13)的底部,所述盛水槽(13)上端槽体外沿与防锈套轴(14)外沿保持平齐,所述检测头(12)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杆(15)的底部,所述防锈套轴(14)内沿与滑杆(15)外沿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生态环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中轴(11)包括清洁套轴(111)、贴合垫(112)、支撑底架(113),所述清洁套轴(111)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底架(113)的中心,所述贴合垫(112)紧密贴合在支撑底架(113)的上沿,所述支撑底架(113)支撑柱向外延伸至盛水槽(13)中心孔的嵌槽内,且通过焊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添
申请(专利权)人:黄平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