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Ag-ITO复合材料近红外区吸收峰波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光吸收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科学技术是在0.1nm~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与特性的 技术学科,纳米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等应用研究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传 统材料、医疗器材、电子设备、涂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应用的 基础。随着材料粒子尺寸的减小,在其微观层面上会发生很多变化,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 员融合介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物理学原理,最终发现总结出纳米材料具有体积效应、表面 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 关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0003]纳米金属与光的相互作用的特征是其自由电子与驱动电磁场共振时的表面束缚电荷振荡。 由于这些所谓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纳米粒子表现出强烈的光吸收和散射,在太 阳能光伏发电、生物成像和激光光热治疗等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在共振时,纳米颗粒 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Ag-ITO复合材料近红外区吸收峰波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Ag-ITO复合材料的结构是结合模板法,以聚苯乙烯小球阵列为模板,Ag和ITO经磁控溅射的方法获得;磁控溅射中,将银靶和氧化铟锡靶分别装入磁控溅射腔体中的磁性靶位和非磁性靶位上,靶位偏角为15
°
,开始前背景气压需低于1.0
×
10-6
Pa,设置Ar气的气流量以控制工作气压在10-3
量级;共溅射时间为15min;Ag的溅射功率固定为10W,Ag-ITO复合材料近红外区吸收峰波长Y(nm)=1.985X+966.6,X为ITO的溅射功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Ag-ITO复合材料近红外区吸收峰波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60~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Ag-ITO复合材料近红外区吸收峰波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小球阵列模板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超,陈雷,韩冰冰,常鹤,郭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