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9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包括车斗,所述车斗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分布的三个支撑杆用于拱形大棚支架进行支撑,该大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同步向前推动大棚支架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前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夹持部,用于将大棚支架逐个的插接到土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个支撑杆对圆拱形的大棚支架进行简单的支撑限位,同时通过螺纹杆推动所有的大棚支架进行等间隔的前移,使得每次均进行一个大棚支架进入到夹持部被限位以及夹持,最后被升降板完成插接的工作,整个过程均对大棚支架两端的间距进行限位,保证每个大棚支架插接时间距相同,且无需人工插接,全自动一次性完成一个大棚支架的插接。个大棚支架的插接。个大棚支架的插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棚
,具体的说是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

技术介绍

[0002]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0003]现在的拱形大棚的支架通过由人工进行插接在土壤中进行组建,但是由于大棚的支架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人工无法完成一次进行一个支架两端同时的插接固定,只能进行左右两端分别的插入,导致插接的速度以及整齐度均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大棚支架两端同时插接,且所有大棚支架两端的间距相同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包括车斗,所述车斗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分布的三个支撑杆用于拱形大棚支架进行支撑,该大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同步向前推动大棚支架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前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夹持部,用于将大棚支架逐个的插接到土壤中,其中: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升降的液压缸活塞杆的外壁设置有一段螺纹,该螺纹在所述液压缸升降时带动外壁套设的螺套转动,所述螺套通过锥齿轮组带动十字交错的旋叶转动,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大棚支架交替分隔开。
[0007]三个所述支撑杆分为上杆、左侧杆和右侧杆,所述左侧杆和所述右侧杆对拱形大棚支架从内向外进行支撑,用于将大棚支架的下端贴靠在所述车斗的内侧壁。
[0008]所述上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该移动槽中设置左右收缩弹簧,该收缩弹簧的前端设置有推挤板用于将大棚支架向所述夹持部的一端推动。
[0009]大棚支架贴靠的所述车斗内侧壁处开设有收容槽,该收容槽中转动设置有所述螺旋杆,且左右两个所述螺旋杆通过皮带与电机相传动连接,用于两个所述螺旋杆的同步运转。
[0010]所述螺旋杆的螺牙侧面突出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螺牙相邻的间隔处对应收容有一个大棚支架。
[0011]所述车斗内侧壁开设有竖直槽,该竖直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板的滑脚,该升降板的中点处与倒置设置在所述车斗上的所述液压缸相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内部横向开设有滑槽,该滑槽的内部设置双头丝杠,且在所述双头丝杠的两端分别螺接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脚对大棚支架进行夹持的滑动脚。
[0012]所述螺套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车斗上,所述锥齿轮组中相互啮合的输出锥齿轮和
输入锥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螺套的上端以及与所述旋叶同轴设置,所述旋叶的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车斗上。
[0013]所述活塞杆的螺纹长度只够所述螺套转动九十度,且两个所述旋叶之间间隔分布,且间隔的距离与大棚支架的宽度相同。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三个支撑杆对圆拱形的大棚支架进行简单的支撑限位,同时通过螺纹杆推动所有的大棚支架进行等间隔的前移,使得每次均进行一个大棚支架进入到夹持部被限位以及夹持,最后被升降板完成插接的工作,整个过程均对大棚支架两端的间距进行限位,保证每个大棚支架插接时间距相同,且无需人工插接,全自动一次性完成一个大棚支架的插接,避免了人工工作的劳累以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大棚的框架的整齐度,避免了人工插接时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时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二;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的A-A向剖切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切后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5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8是图5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车斗;11、收容槽;12、竖直槽;2、支撑杆;21、上杆;211、移动槽;212、收缩弹簧;213、推挤板;22、左侧杆;23、右侧杆;3、螺旋杆;31、螺牙;4、夹持部;41、升降板;42、滑脚;43、滑槽;44、双头丝杠;45、滑动脚;51、液压缸;511、活塞杆;52、螺套;53、锥齿轮组;531、输出锥齿轮;532、输入锥齿轮;54、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7]如图1至图8所示,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包括车斗1,车斗1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分布的三个支撑杆2用于拱形大棚支架进行支撑,该大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同步向前推动大棚支架的螺旋杆3,螺旋杆3的前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夹持部4,用于将大棚支架逐个的插接到土壤中,其中:用于控制夹持部4升降的液压缸51活塞杆511的外壁设置有一段螺纹,该螺纹在液压缸51升降时带动外壁套设的螺套52转动,螺套52通过锥齿轮组53带动十字交错的旋叶54转动,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大棚支架交替分隔开。
[0028]三个支撑杆2分为上杆21、左侧杆22和右侧杆23,左侧杆22和右侧杆23对拱形大棚
支架从内向外进行支撑,用于将大棚支架的下端贴靠在车斗1的内侧壁。上杆21对拱形大棚支架的上端进行支撑,保证大棚支架的高度,左侧杆22和右侧杆23对大棚支架下端的两侧进行支撑,且配合车斗1内壁左右两侧对大棚支架的拱形进行限定,之后在被滑脚42以及滑动脚45相互夹持,保证大棚支架的拱形角度不变,从而保证整个大棚的框架大小保持不变。
[0029]上杆21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211,该移动槽211中设置左右收缩弹簧212,该收缩弹簧212的前端设置有推挤板213用于将大棚支架向夹持部4的一端推动。推挤板213在收缩弹簧212的作用下将后方码放的若干个大棚支架向前方挤压,保证被螺旋杆3接触到,从而被侧面的螺旋杆3带动进行移动。
[0030]大棚支架贴靠的车斗1内侧壁处开设有收容槽11,该收容槽11中转动设置有螺旋杆3,且左右两个螺旋杆3通过皮带与电机相传动连接,用于两个螺旋杆3的同步运转。螺旋杆3的螺牙31侧面突出与收容槽11,且螺牙31相邻的间隔处对应收容有一个大棚支架。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左右两侧的两个螺旋杆3转动,螺旋杆3通过突出收容槽11的螺牙31带动所有的大棚支架进行前进,从而对各个大棚支架等距的控制前进,方便相邻大棚支架的分开。
[0031]车斗1内侧壁开设有竖直槽12,该竖直槽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板41的滑脚42,该升降板41的中点处与倒置设置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1),所述车斗(1)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分布的三个支撑杆(2)用于拱形大棚支架进行支撑,该大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同步向前推动大棚支架的螺旋杆(3),所述螺旋杆(3)的前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夹持部(4),用于将大棚支架逐个的插接到土壤中,其中: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4)升降的液压缸(51)活塞杆(511)的外壁设置有一段螺纹,该螺纹在所述液压缸(51)升降时带动外壁套设的螺套(52)转动,所述螺套(52)通过锥齿轮组(53)带动十字交错的旋叶(54)转动,用于将最前端相邻的两个大棚支架交替分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杆(2)分为上杆(21)、左侧杆(22)和右侧杆(23),所述左侧杆(22)和所述右侧杆(23)对拱形大棚支架从内向外进行支撑,用于将大棚支架的下端贴靠在所述车斗(1)的内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21)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211),该移动槽(211)中设置左右收缩弹簧(212),该收缩弹簧(212)的前端设置有推挤板(213)用于将大棚支架向所述夹持部(4)的一端推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大棚支架用的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大棚支架贴靠的所述车斗(1)内侧壁处开设有收容槽(11),该收容槽(11)中转动设置有所述螺旋杆(3),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东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