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机镜头架与片门光栏联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7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影放映机镜头架与片门光栏转换动作联锁机构。放映机在放映普通、遮幅、变形宽银幕影片时,须采用不同放映物镜和不同尺寸的片门光栏,两者须匹配。通常转换是分别进行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转塔镜头架通过连杆与独特的幕帘式片门光栏控制凸轮联锁,使转换动作一次完成。(*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固定式电影放映机光学放映系统的镜头架与光栏联锁机构。在已有技术中,放映场所用的固定式电影放映机为了能兼容放映普通银幕电影、遮幅宽银幕和变形宽银幕等三种幅面的电影(或者其中的两种),通常采用每放映一种幅面的电影更换一种相应物镜(也称镜头),同时更换相应的放映机片门光栏的方法。技术进步一点的,采用三位或二位转塔式(简称三或二转塔)镜头架,同时采用三孔或二孔式片门光栏,手动或单独电机驱动转换相应光栏。例如,美国的“世纪”(Century)牌电影放映机等等,即采用上述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亦可手动)转换物镜和片门光栏的转换形式。因为此类放映机的转塔镜头架突出在机头工作面以外,备用镜头在最外侧,所以不但影响放映员装片操作,而且只能采用这种分别驱动的物镜与片门的转换形式。这种形式的缺点是用两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故障率要高一些。转换操作也复杂一些,易出现人为的不同步转换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使电影放映机物镜与片门光栏同步联锁转换的机构,提高放映自动化水平。本技术的方案是,整个机构由三位转塔式镜头架(简称三转塔镜头架)机构与幕帘式片门光栏装置及凸轮组成。三转塔镜头架机构由驱动电机、减速箱、摩擦轮、三转塔镜头架等组成。驱动电机、减速箱用螺钉固定在放映机头上。驱动电机主轴经顶丝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摩擦轮的轴经顶丝与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摩擦轮外缘与三转塔镜头架外缘摩擦相接。三转塔镜头架的转塔回转轴经机械臂及臂端轴承固定在放映机头上。转塔回转轴套在转塔回转轴连杆上用螺钉固定。三转塔镜头架的外缘上设有三个电磁定位锁槽。每一个电磁定位锁槽转至一定位置定位时,都有一支物镜对准放映光轴,其他两支物镜即为备用物镜。转塔回转轴连杆的另一端经联轴器与凸轮驱动连杆相接。凸轮驱动连杆的另一端,用螺钉固定有光栏高度控制凸轮和光栏宽度控制凸轮并经滑动轴承固定在片门基板上。两凸轮成为三转塔镜头架机构与幕帘式片门光栏装置的中介联锁件。光栏宽度控制凸轮的下缘被宽度幕帘弹簧托起。该弹簧的下端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上。左、右幕帘板为四连杆机构。即在左、右两宽度幕帘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经上、下各两个幕帘拔销与上、下两支平衡连接板的两端动配合相连。上、下两支平衡连接板的中心孔,分别与上、下两支轴位固定螺钉的轴部动配合。上、下两支轴位固定螺钉均固定在片门基板上。下高度幕帘板的左端用螺钉固定有下高度幕帘杆。下高度幕帘杆的上侧和下端分别穿入上、下两轴套内。上、下两轴套分别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上。下高度幕帘杆的上端为T形。T形的上缘顶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的下缘。T形的下缘与上轴套的上缘之间,装有上弹簧。该弹簧将T形的下高度幕帘杆顶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的下缘,使其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下高度幕帘杆上、下运动。上高度幕帘板的左侧用螺钉固定有幕帘板轴套。该轴套穿在下高度幕帘杆上。上高度幕帘板的左端,用螺钉固定有倒L形上高度幕帘杆。倒L形的横杆下缘,紧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的上缘。幕帘板轴套的上缘至上轴套的下缘之间,有下弹簧穿在杆上。该弹簧向下顶,使倒L形上高度幕帘杆紧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的上缘,使该杆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上高度幕帘板上下运动。上、下高度幕帘板的右侧,以一定间隙盖在右宽度幕帘板上。其上又以一定间隙盖有限制档板。限制档板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上。光栏宽度、高度控制凸轮,高度、宽度幕帘板,上下高度幕帘杆,上、下幕帘拨销,上、下平衡连接板,上、下轴位固定螺钉等零件的形、位尺寸保证上、下高度和左、右宽度幕帘板两两交叉的井字形内的口字形光栏尺寸符合要求,即在三转塔镜头架的转动经电磁定位锁槽定位的三个位置时,口字形光栏的三个尺寸分别为20.9×15.2mm,20.9×12.59mm,21.2×18.1mm。 附图说明附图为放映机镜头架与片门光栏联锁机构简图。其中1左宽度幕帘板,2上幕帘拔销,3上平衡连接板,4上轴位固定螺钉,5右宽度幕帘板,6上高度幕帘板,7下高度幕帘板,8限制档板,9下平衡连接板,10下幕帘拨销,11片门基板,12下轴位固定螺钉,13宽度幕帘弹簧,14放映光轴,15下轴套,16下高度幕帘杆,17幕帘板轴套,18下弹簧,19上高度幕帘杆,20上轴套,21上弹簧,22光栏高度控制凸轮,23光栏宽度控制凸轮,24凸轮驱动连杆,25联轴器,26转塔回转连杆,27备用放映物镜,28三转塔镜头架,29转塔回转轴,30电磁定位锁槽,31放映物镜,32摩擦轮,33减速箱,34转塔驱动电机。下面是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整个机构由三转塔镜头架机构与幕帘式片门光栏装置及凸轮22、23组成。其中三转塔镜头架机构由转塔驱动电机34、减速箱33、摩擦轮32、三转塔镜头架28组成。转塔驱动电机34、减速箱33,用螺钉固定在放映机头上。转塔驱动电机34的轴经顶丝与减速箱33的输入端连接。摩擦轮32的轴经顶丝与减速箱33的输出端连接。摩擦轮32的外缘与三转塔镜头架28的外缘摩擦相接。三转塔镜头架28的转塔回转轴29,经机械臂及臂端轴承固定在放映机头上。转塔回转轴29套在转塔回转连杆26上,由螺钉紧固连接。三转塔镜头架28的外缘上,开有三个电磁定位锁槽30。每个电磁定位锁槽30转至一定位置时,都有三转塔镜头架28上的相应放映物镜31对准放映光轴14。此时三转塔镜头架28上的其他物镜为备用放映物镜27。转塔回转连杆26的另一端,经联轴器25与凸轮驱动连杆24相接。凸轮驱动连杆24的另一端,用螺钉固定有光栏高度、宽度控制凸轮22、23并经滑动轴承定位在片门基板11上。光栏宽度控制凸轮23的下缘,紧靠在左宽度幕帘板1的上缘。左宽度幕帘板1的下缘被宽度幕帘弹簧13托起。该弹簧的下端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11上。左、右幕帘板为四连杆机构,即在左、右两块宽度幕帘板1、5的上、下侧分别经上、下各两支幕帘拨销2、10与上、下两支平衡连接板3、9的两端动配合相连。上、下两支平衡连接板3、9的中心孔分别与上、下两支轴位固定螺钉4、12分别固定在片门基板n上。下高度幕帘板7的左端,用螺钉固定有下高度幕帘杆16。下高度幕帘杆16的上侧和下端分别穿入上、下两轴套20、15内。上、下两轴套20、15分别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11上。下高度幕帘杆16的上端为T形。T形的下缘与上轴套的上缘之间,装有上弹簧21,该弹簧将T形的上端顶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23的下缘,使其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下高度幕帘板7上下运动。上高度幕帘板6的左侧用螺钉固定有幕帘板轴套17。该轴套穿在下高度幕帘杆16上。上高度幕帘板6的左端,用螺钉固定有倒L形的上高度幕帘杆19。倒L形的横杆下缘,紧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22的上缘。幕帘板轴套17的上缘至上轴套20的下缘之间,有下弹簧18穿在杆上,使上高度幕帘杆19倒L形的横杆紧靠在光栏高度控制凸轮22的上缘,使该杆带动上高度幕帘板6随凸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上、下高度幕帘板6、7的右侧,以一定间隙盖在右宽度幕帘板5上,其上又以一定间隙盖有限制档板8。限制档板8用螺钉固定在片门基板11上。光栏宽度、高度控制凸轮23、22,高度、宽度幕帘板6、7、1、5,上、下高度幕帘杆19、16,上、下幕帘杆拔销2、10,上、下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影放映机镜头架与片门光栏联锁机构,由三位转塔式镜头架(简称三转塔镜头架)机构与幕帘式片门光栏装置及凸轮组成,三转塔镜头架机构由驱动电机、减速箱、摩擦轮、三转塔镜头架等组成,其特征是:转塔驱动电机、减速箱用螺钉固定在放映机头上,电机主轴经顶丝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摩擦轮的轴经顶丝与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摩擦轮外缘与三转塔镜头架外缘摩擦相接,三转塔镜头架的转塔回转轴经机械臂及臂端轴承固定在放映机头上,转塔回转轴套在转塔回转轴连杆上用螺钉固定,该杆的另一端经联轴器与凸轮驱动连杆相接,凸轮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上用螺钉固定有光栏高度控制凸轮和光栏宽度控制凸轮并经滑动轴承固定在片门基板上,两凸轮分别与左宽度幕帘板的上缘和上、下两支高度幕帘杆靠紧配合,成为三转塔镜头架与幕帘式片门光栏装置的中介联锁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影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